2024-10-17 14:33:07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自元旦前夕与华子认识迄今半年来,她就像一枚月光,照耀和伴随在我的坎坷追梦之路上,引领一个诗歌小白向前迈步。她远离浮躁,甘于寂寞,静心写作,不图名利,充分显示了一个正直诗人的可贵品格和高尚情怀。
华子原名赖玉华,自幼便有一个文学梦,参加工作后,在企业里工作繁忙,生活压力较大,她曾一度想放弃这个梦。但为了那个诗与远方,她还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到中年后,很多女性忙碌于工作、家庭,应付着平凡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即便有闲,也多把时间放在镜子里,有点余钱也多花在保健和休闲娱乐上,与文学创作就不会再发生新的联系了。但华子有一颗诗心。她在烟火生活中且吟且歌,为自己精心构筑起一个诗歌的精神王国,并沉溺其中,其乐融融。退休后,相对闲适了,她在寻梦之旅中激情燃烧放飞自我,以少有的热情、忘我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冰心在诗集《繁星·春水》中有一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华子在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后,终于开出这朵美丽的花。到2023年,她的诗先后在《作家报》《记者报》《山东诗歌》杂志和中国诗歌网等都发表过。一首首小诗的字里行间有家乡的月光、一草一木、亲情、同学情、友情……包罗万象。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梳理自己一路走过的历程,既有写作时的泪水与辛酸,也伴有喜悦与甘甜。经过几个月的删改整理成集。华子说:《一枚月光》只是对自己写作生涯一个时期的总结,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不断进步。
读罢《一枚月光》,最大的感受是:这是一本来自生活的诗集。华子善于将身边的事物入诗,写景写情无不感受真切,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平实隽永,追求的是真物境、真情境。华子用诗性语言营造的深远意境,常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如同神秘的精灵,或让人瞬间入诗一时忘我,或值得反复咂摸、余味悠长。
华子经常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学写诗歌后,且不说写作中的许多困难,就是写出了诗稿都不知往哪里投,是她引导我向中国诗稿网投稿。她不厌其烦,打开手机视频教我一步步操作注册。注册成功后,她又传授怎么投稿,其耐心细致不亚于小学老师在教育帮助学生。我因病住院,有一段时间没联系和发表稿子,她就猜想可能有什么事,便发微信和打电话询问,坚持要来看望我,我委婉谢绝后,她劝我要劳逸结合,注重保养身体。几天内,她经常发微信问寒问暖,并劝我把写作当成快乐的事做,而不是当任务去完成。拳拳之心,让人动容。
当前,一些文人和文学爱好者,不是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写作,却热衷于入这个会那个会,弄个会员证书,华子不为所动,到如今,她连个县级作协会员都不是。今年四月,市作协下发入会通知,我把消息告诉她。她说自己的诗歌作品还比较稚嫩,诗歌主题表现手法上还有待于提升,就不入了。闻之,我有些茫然。我知道,与很多诗歌作者比较,无论是写作的阅历,还是作品质量,她都是比较优秀的。今年七月,省作协也下发入会通知,我又告知了她。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又拒绝了。她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诗作质量也是一般般,散文也没有多少作品,与省级作家标准有不少距离,我不想做一个名不副实的作家,再说,能不能加入作协与个人写作水平有必然的关系么?作家水平不是靠头衔来装饰的,要靠作品数量和质量来证明。其言辞之恳切,口气之坚定,真的让人肃然起敬。
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中开篇就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我在与华子的交往中,这种通病没有在她身上体现出来。每当我发表了作品,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发个表情点赞并点评给予鼓励。这并不是我作为她的文友她才站出来支持鼓励,文友群内其他人发表作品晒到群里,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她都以积极姿态发个点赞表情。她就像一枚月光,在文学群内闪闪发亮,映照和温暖着群内的微友。
华子正在诗歌创作这条路上艰难跋涉,这枚月光眼前还只是一束微光,但我有理由相信,华子会越走越好,能为社会和读者奉献更多的精品佳作,一枚月光会嬗变成为一个圆月,在文学的星空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
冯宝新,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