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2 14:12:58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在莱州市东部丘陵地区,有一个不大的村庄——袍峱村,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胶东区委机关报《大众报》报社曾经驻扎在这个村,为宣传抗日编印发行报纸,并为北海银行代印北海币,是《大众报》和北海币的发源地,在一个村子里既发行报纸又印制票币,这是极为罕见的,袍峱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21年初夏的一天上午,我驱车前往袍峱村,探寻革命志士当年辛勤工作、艰苦奋斗的足迹。沿306省道一直向东,过了驿道镇前行不远向南拐,进入村间公路,不是很宽、但很平坦的水泥路在丘陵和沟壑之间蜿蜒曲折望不到尽头。绕过一个小水库,一座高大的村碑赫然出现在眼前,正面是魏碑体“袍峱”两个红色大字,另一面则记录了一段传说:“峱,古书上说的一种形同于貔貅的祥瑞之兽。据传,后周大将赵匡胤东巡至村南山顶,俯瞰远景,幸见峱现,心中大悦。时逢山风骤起,将其长袍吹起挂于蒺针。赵匡胤责其无理,金口玉言之后山顶蒺藜不见长钩针。众官献媚,此为换庄(装)住顶之意,峱显瑞兆乃上天对其善政的肯定。于公元960年陈桥兵变,成就320年宋朝帝国伟业,御赐村名‘袍峱’……”这段传说的真实性无从查考,但给该村平添了神秘与传奇色彩。过村碑前行不远,就进了村庄。全村100多户人家,居于袍峱山北麓,北依丘陵高坡,一条天然河沟由西向东穿村而过,红瓦灰墙的民房沿河而建,空气当中散发着树木、青草的淡香,沁人心脾,给人一种静谧、寂然的感觉。很难想象80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悲壮、感人的故事。
《大众报》于1938年8月13日创刊于黄县(今龙口市),是中共胶东特委(1938年12月改称胶东区委)的机关报,战争年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区党委在胶东根据地辗转迁移,1948年12月1日改称《胶东日报》,1950年4月20日终刊。12年间,她经受了硝烟的洗礼、战火的考验,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
莱州东南部地处山区,山脉相连,丘陵绵延,安全隐蔽,转移灵活,周围村民淳朴善良,群众基础好。抗日战争初期,胶东区委、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在这一带与敌伪进行过游击战争。1939年10月份,区党委迁至皂户村,五支队司令部住夫子石村,区委党校住上庄村,《大众报》报社由莱阳东馆村(今莱西市)转移到袍峱村,报社所属的7个部门、300余人分散在群众家里居住和办公。社长阮志刚和电台的同志住村西南的一座四合院里,编辑部在村西北的五间平房里,印刷厂在村东南的四间平房里,排版室五间平房与印刷厂紧靠着,其他部室也都做了合理的安排。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往往七八个人住在一家,拥挤在一个炕上,甚至地下也睡人。晚上铺上麦秸草就睡觉,白天收拾起来就办公。
74岁的前村委书记李好俭告诉笔者:“听母亲说,当时报社社长阮志刚就住在俺家,还有其他人员,正房东间、西厢、南厢的炕上、地下都住满了人,电台也设在这里,白黑都有人值班。”
报社工作人员生活上实行军事共产主义供给制,每人每月津贴只有两元,一天一钱油一钱盐,平时主食地瓜、玉米饼子、咸菜,可以勉强吃饱,遇到特殊情况就要靠野菜充饥。当年的印刷工人周广善在回忆录里叙述了当时的情景:“1940年春天大旱,饥饿问题威胁着广大军民。我们吃的是高粱面加糠壳做成的梆硬的红饼子,大家取名有叫“红色大补丸”,也有叫“猪肝”的,很难吃,吃了以后排便非常困难。甚至有的时候用野菜、地瓜叶、柳树叶掺着杂粮面吃。”衣服供应更是紧缺,每年1到2套单衣、三年一套棉衣。到了冬天,没有棉被,晚上睡觉时,将棉大衣倒过来两条腿伸进两只袖子里当被盖。他们还编了有趣的顺口溜“三九难御寒,大衣倒着穿,两手抱膝盖,身子缩成团”。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物资匮乏,电台收报用手摇马达,印报要脚蹬,照明靠油灯。战争年代,情况多变,工作生活没有规律,经常需要晚上加班,照明不用说电灯,就是煤油灯和蜡烛也很少用,大多都是自制的油灯。在一个大碗内放上些食盐,中间用棉花做个灯芯,然后倒进去花生油,点燃后用于照明。这种灯油烟较多,特别是冬天,石印油墨天冷凝固,需要用木炭烧火烤化之后才能使用,油烟加上木炭烟把同志们的脸上、鼻孔都熏得黑乎乎的,像小丑一样。
当时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工作热情很高、干劲十足。为了缓解沉闷的工作气氛,他们还经常进行一些歌咏比赛、故事会、学习班、劳动竞赛等活动。有一次印刷股组织叠书页竞赛活动,看谁叠的书页既快又整齐,谁先完成任务便喊“胜利属于我们!”有一次一个年龄最小的同志手脚慢,最后一个完成任务,他幽默地喊了一句“最后胜利属于我的!”引得大家捧腹大笑。
报社的同志们和房东及村里的群众相处得非常融洽,亲如一家。96岁的老党员李好增老人回忆说:“我当时十四五岁,我们家西间住了6个报社的女同志,和我们家人关系非常好,经常帮忙干一些零活,有时还给我们送吃的。我负责把印好的报纸送出去,附近村2到3天送一次,背着背包,步行去。远的地方,黄县、莱阳、招远等地方,4到5天送一次,用牲口驮着去。我们村就我一个人负责送报纸,虽然很辛苦,但从没出过差错。受他们革命思想影响,报社转移走了以后,我响应号召参了军。掖县粉子山战役、孟良崮战役我都参加过。23岁那年,负了伤,拿着部队开的证明信回来了。后来虽然证明信丢了,没有享受到任何待遇,但我还是积极表现,当过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林业队长、乡子弟兵团长……”
报社不但工作环境异常艰苦,还要时刻面临敌人的扫荡、袭扰,处境十分险恶。其间发生的河南战役,就是非常惨烈的一次遭遇战。1939年12月9日上午,日寇突然对根据地进行“扫荡”,敌机已对附近村庄进行轰炸,区委通知要求迅速转移。报社的同志们立即组织人员拆卸印刷机器,化整为零到山沟里进行掩埋,当时正值冬天,地已经冻实,同志们费了很大的劲才埋好,傍晚与胶东区委党校的人员一起向外转移,第二天拂晓被敌人包围在附近的河南村。河南村处在丘陵地带,村子东南是座小山,北面有条小河,当时正下着雪,这部分人员是非战斗部队,装备简陋,每人只有2到4颗手榴弹,配备土造的七九步枪,甚至还有大刀长矛,也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敌人则是正规作战部队,山炮、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都有,装备精良。相差悬殊的对决,惨烈情况可想而知。报社社长阮志刚、党校校长李辰之组织大家分散突围,在突围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员壮烈牺牲,大多数人员冲出包围圈。有十几个同志被包围在村中民房里,他们用简陋的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敌人浴血奋战,敌人几次冲锋都被击退,凶残的敌人用机枪扫射、用大炮轰炸,最后施放了毒气弹,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后才结束,场面惨不忍睹。这次遭遇战损失很大,包括阮志刚、李辰之在内共牺牲70人、负伤三四十人。战斗结束后,突围出去的同志都陆续返回驻地,一起到河南村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大家化悲痛为力量,冒着严寒,挖出埋藏的机器装配好,一人顶几人用,继续出版报纸、印制票币。在他们心中,每印一张报纸、一张票币,都是一颗射向敌人的复仇子弹。
报社想在袍峱村长期驻扎,和群众一起在村南的袍峱山脊上建起了石头围子,在山坡上开凿山洞。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顽固派赵保原经常骚扰,1940年秋天,报社奉命离开此村,向莱州北部分散转移,编辑部住前后邓家、尹家,铅印股、装订股住在仓上村,石印股住在小兰埠村,电台住在单山村。报社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不停地搬迁转移……
漫步村中,宽敞平整的大街直通村外,石块砌成的河岸小桥相连,岸边绿树成行、玫瑰泛香,河床里流水潺潺、睡莲绽放,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我顺着山路,登上袍峱山顶,放眼远望,袍峱村尽收眼底。红瓦掩映在绿树中间,村庄西、南面青山环绕,东、北面碧水相伴,绿色、褐色的梯田像一张张地毯向四周梯次铺开,村民们在各自的田地里劳作着,革命志士的故事在他们中间一代代传颂;周边山梁上矗立着密集的风力发电机,风叶不停地转动着,仿佛在述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作者简介:
卢金盛,男,1965年生于莱州。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支行行长、烟台分行总经理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