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09:40:47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作者/孙明浩 董春 曲婷
朱志良,男,1950年生人,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曾任栖霞市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市政协常委,2010年退休。曾任栖霞市老年体协太极拳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山东省老年太极拳高级教练员。现任市老干部太极拳协会主席、市老年大学太极拳教练员职务。
清晨,丹霞流宕照耀栖霞山城。在晨晖的映照下,星罗棋布的群众体育活动场地上,有着一群群太极拳健身活动者的身影。尽管有许多人年逾古稀,但他们时而行云流水,时而稳如泰山;时而扇声铿锵,时而刀光剑影,矫健的身姿让人丝毫看不出这些老者的呆板和木讷。有人说这是山城栖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总会情不自禁地推崇和称赞为栖霞太极拳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朱志良。
一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国家提倡推广的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内容。它要求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形神兼备、轻松灵活。没有惊人的恒心和意志,要想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片天地、有一番作为是艰难的。曾任栖霞市统计局局长的朱志良酷爱太极拳健身运动,自1990年开始学练太极拳一练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他购买了《太极内功心法》《乐式太极拳行功要义》《太极拳入门》《武氏太极拳全书》《陈氏太极拳剑》《42式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教与学》《太极拳运动》等一大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书籍,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并买来影像资料参照进行修炼学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到了精益求精。他由简至繁,由易到难,先后学习修炼了24式简化太极拳、42式太极拳(剑)、48式太极拳、56式陈式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武当太极13势、太极剑、太极扇等17个拳术套路,努力做到了一招一式标准规范。为了得到太极拳的真谛,朱志良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山东省老年人太极拳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和“山东省农村乡镇体育骨干培训班”。在太极拳理论和拳势上得到了山东武术名家王昌左老师、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门惠丰老师和阚桂香老师的亲授,促进了太极拳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实践中初步达到了虚实分明、轻松柔和、圆活自然、内外相合的要求。
学习太极拳的理论,朱志良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2011年11月,他得到了山东省老年体育协会要举办“太极拳高级教练员培训班”的信息,知道中国太极拳名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中国武术九段门惠丰老师要来培训班主讲。他把能否参加这次培训看作是由太极操向太极拳转变的门槛,积极主动地请求参加培训,终于如愿以偿。为了得到门教授的亲授,学习期间,他利用晚饭后的间隙,在楼道口等候门教授,请教疑难,探讨问题,这种精神感动了门惠丰教授,对“如何修炼内功,身体如何发出整劲”等问题,给予了深入浅出的指点,朱志良收获颇丰。
二
朱志良是一位具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休不褪色,始终把传承推广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作为第一要务来做好。他组建了栖霞市第一个“丹霞武苑太极拳”活动站,积极主动地开展太极拳普及活动,成为栖霞市第一个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奠基人和推动者。2004年,他主持栖霞市老年体育协会的太极拳工作。为了加强领导,理顺工作关系,他倡导组建了由11名成员参与的“栖霞市老年体协太极拳工作委员会”。从此,使栖霞市的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走上了有组织、有领导、规范化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活动站点不断地增加,活动人员逐渐地扩大。活动内容不但有国家推广的全民健身套路,还有杨氏、陈氏、武当等不同派别拳式,形成了相互促进、多派争鸣的好形势。
2003年以前,栖霞市太极拳健身运动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拳技上,都处于烟台市的下游水平。在烟台市老年太极拳比赛中往往是名次倒数第一,但掌声热烈。这种巨大的反差深深刺痛了朱志良的心灵。他决心带出一批太极精英。2004年朱志良第一次带队出征,率弟子参加了烟台市老年人“永昶杯太极拳比赛”。赛前所有队员认真练习一丝不苟。比赛前一天熟悉场地,栖霞代表队的队员们被兄弟县市区整齐的动作和扎实的基本功所折服。早上,在朱志良的带领下4点就起床,寻找一个僻静的场所再训练,在整齐规整上下功夫。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中取得了前6名的好成绩,获得了“最佳奖”,使栖霞太极打了一个翻身仗,获得了热烈掌声。
中国《武术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大力弘扬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点、适合各类人群强身健体、简单易学、规范统一、利于推广的太极拳运动。积极推广由太极(八法五步)、24式简化太极拳、42式太极拳、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及太极推手等共同组成的太极拳健康工程技术体系。为了提高栖霞人民的健康水平,建立和谐的社会,朱志良不辞劳苦,30多年如一日,把推广普及太极拳,不断扩大太极拳活动队伍作为业余生活的第一要务,抓出了成效。他不计报酬,不收取任何费用,坚持举办各种学习班,全心全意地义务开展太极拳的教学活动,传授拳技。他亲授弟子就达1200多人,使栖霞市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形成氛围和规模。在教学过程中他认真扎实,一丝不苟,对每个动作和姿势反复讲解,直到大家理解接受为止。他以身施教,不论春、夏、秋、冬,每天带领100多名太极拳爱好者进行晨练活动,服装美观整齐,动作规范大气,成为文化广场上群众健身活动的一大亮点。朱志良在做好太极拳普及工作、扩大健身队伍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他利用言传身教、以赛代训和办学习班的形式,培养太极拳健身活动骨干,以骨干带动整体,实现了太极拳健身队伍不断壮大,骨干队伍拳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弟子项阳欣同志基本功技高过人,多次代表烟台参加省级比赛活动。在朱志良的积极努力下,栖霞市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跨入了烟台市先进行列。2019年在朱志良的倡导下成立了“栖霞市老干部太极拳协会”,在老年大学开设了学制为3年的太极拳学习班,使退休人员的太极拳健身活动做到有场所、有计划、有顺序地展开,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为了能使学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兼修,他总结了自己的实践体会,编写了2万字的《太极拳精要》学习教材,自费印刷分给大家学习参考,深受学员的欢迎。为促进栖霞市太极拳健身运动的开展,朱志良还千方百计向社会筹措资金3万多元,为大家统一购买了服装、功放机等教学音响和各种修炼音响,调动了大家健身的积极性。
三
朱志良特别重视栖霞形象的宣传,利用大型太极拳展演活动,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国家全民健身日、栖霞苹果艺术节、市直机关运动会、企业文化节上都留下了栖霞太极健儿靓丽的身影。2013年在市直机关运动会上精心组织了300人的太极拳表演,2014年苹果艺术节上组织了200人的太极扇表演,衣着统一,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展现了栖霞人的精神面貌,深受领导和社会的好评。2020年栖霞市委宣传部开展“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朱志良受托组织承办了“栖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太极拳现场教学”活动,9月5日现场参加学习的学员和群众有200多人。朱志良详细分解传授了《室内八式太极拳》。这次教学配合了市委、市政府居家隔离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要求,对市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营造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实践弘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劳动成果。2004年以来,朱志良带领弟子先后多次参加了山东省和烟台市老年人太极拳比赛活动,集体项目均获得“最佳奖”。他所领导的“丹霞武苑太极拳活动站”也多次被省、市评为“太极拳健身活动先进站点”和“民族团结活动先进站点”的光荣称号,使栖霞市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走进烟台市前列。2016年9月27日,栖霞组队代表烟台市老年体协参加了“山东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项目的比赛,朱志良带领团队不负众望认真排练,精雕细琢,以整齐规范的动作,舒展大方的形象,灵活多变的队形,博得了评委和观众的好评,必赛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获得了“优胜奖”,自选项目(42式花样太极拳)在15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以第2名的成绩获得了“表演奖”。同时以栖霞人的优秀品质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10月18日经过筛选又参加了“山东省普及老年人太极拳汇报展演”,这次活动给省、市领导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圆满地完成了比赛和展演任务,为栖霞人民争了光,给烟台人民添了彩。
朱志良积极推广普及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取得可喜的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肯定和称赞,同时也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曾被中共栖霞市委、栖霞市人民政府授予年度“十佳文明市民”“银龄安康最美老人”荣誉称号;烟台市体育局、老龄办、老年体协授予“烟台市老年体育先进工作者”“优秀教练员”荣誉称号;山东省老年体协、体彩管理中心授予“山东省优秀康乐明星”和“中国体彩健身明星”荣誉称号;山东省老年大学协会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山东省成人教育协会授予“百姓学习之星”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朱志良没有满足。他知道,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为了栖霞市的太极拳全民健身活动再创新辉煌,他决心再接再厉,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简介:
孙明浩,男,1962年10月出生,山东栖霞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历任栖霞市医药公司经营部负责人、团市委宣传部长、市委组织部副科长、市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桥镇镇长、党委副书记兼栖霞外向工业加工区管委副主任、庄园街道党委副书记兼办事处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栖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三级调研员等职。业余兼职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农村经济学研究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国内40多家学术团体和新闻单位的会员、理事、通讯员、研究员、特约编辑、特约记者。报告文学集《胶东风流》、社会科学研究文集《跨世纪的思索》、地域文化研究专集《栖霞风物》《古风撷英》、历史人物研究专集《一代宗师丘处机》《丘处机与太虚宫》《神仙丘处机(全三册)》相继出版。有6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20多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被国内权威期刊(《新华文摘》《每周文摘》《党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发表并获省、部、市级成果奖。其中有两项研究成果被有关部门报送“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参阅,有三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山东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有一项研究成果获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全国自学成才者、全国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全国书香之家、山东省优秀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优秀毕业生、山东省十大优秀自学者标兵、山东省书香之家、烟台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烟台市十佳藏书家庭等荣誉称号。入选多部权威机关编撰的大型人物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