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31 09:14: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节日乃至平素,人们相间的语言交流在所难免。然而,如何说话话,说什么话,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说,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多数人通过说话,把丰富的情感、温馨的关怀、时代的文明,用“正能量”送达对方的心间。这既让社会与说话人增强了凝聚力,又让受话者浑身充满希望和力量。
社会间,不少人说话又见另一番情形。一些人“话不走心”,口无遮拦,信口开河,甚至口吐芬芳,一席话或令人心灰意冷,或望而生畏,轻者大家敬而远之,重则产生逆反心理。本来好端端的一次相会,最终却因充满“瑕疵”与“粗俗”的谈吐,不但把说话者自身弄得“面目全非,而且,听话人顿感懊悔相遇,离心离德。荀子所言“与人善言,暖若绵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就是这个道理。
为人处世,把话说好既必须且不易。依鄙人私见,话要说好,首先是說话人要要具备良好的素质。修养乃说好话的基础与根本。事实证明,扎扎实实读好书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使一个人说话言之有物,并充满底气。说出的话才能润泽社稷,益于百家,促进发展,惠及百姓。否则,不学无术,会滥说一气。不但讲话起不到作用,而且,又使说话过程变成一种消极或积仇结怨过程;其二,说话要平心待人,力求出言“平心入耳”。曾国藩说,“说话不可任口,行事不可任心”。日常中,气话、脏话休要出口。交人一辈子,伤人一阵子。说出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不可复收。要懂得一个道理——愈合再好的伤口,也不如免受创伤;三是,说话要看准和牢记对象。说话有别,力则各达。说话时,长辈、恩人、友人及亲属等在坐,谈吐要各有侧重,有理有节,像《菜根谭》中所言,说话上要把握分寸,要具备灵动圆通之力。这样,才能做到初见让人喜欢,长久不令人生厌。反之,会贻害无穷,洋相频出,难以收场。
说话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学好说话是人生必修课。如果一个人一生只重干事,忽视了说话的环节和学问,这叫人生“夹生”。这毛病不但需要改,而且必须快改。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能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说话,适应一日千里的形势,这又是一个明智者的胸怀与格局的体现,也是一位文明国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担当。(作者 王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