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1:31:03 来源:烟台散文 【字号:大中小】
父亲蜷缩着身子熬过了一个70年不遇的寒冷冬天,紧接着迎来了一个70年不遇的温暖春节。正月初十气温猛地窜到了25度。已经十多天几乎吃不下什么东西的父亲突然恢复了正常,中午居然吃了十个水饺。父亲的脸朗润了许多,他抬头冲我笑着说:“又活了一年。”口齿不清,但我能听得懂。
给父亲脱下厚重的棉衣,换上轻薄的外套,移他到轮椅上,说:“我们到河边去转转吧?”父亲满脸欣喜。我推着轮椅,缓缓前行,七岁的侄子帮我拿着凳子,在我和父亲身旁撒着欢地跑前跑后。
今年春早,村里人已经忙着在路边晒姜准备下种了。看到我和父亲走过,笑着跟我们打招呼,父亲一一冲他们招招手。
村子后面新建的大桥横贯南北,与路面齐平。父亲指着桥冲我说着只有我才能听懂的话。我指指桥,又冲着父亲竖竖大拇指。父亲笑了,我也笑了。温情的风拂过我们父女俩的脸。
侄子拉着我的手说:“小姑,我们去玩水吧。”我指指父亲说:“我要照顾爷爷,你自己去吧,我和爷爷在这里看着你。”侄子一溜烟地冲下河岸,小小的身影在枯萎的荒草丛中时隐时现。
我交给父亲一个任务,让他好好看着侄子。这个任务父亲似乎很乐意接受,笑眯眯地看着他的孙子在玩着石子打水漂的游戏。
眼前虽然还残留着冬天的痕迹,但处处已显露出丝丝春意。两岸柳枝儿拢起了轻烟,嫩芽儿嘟起了小嘴,纤软的柳枝间,毛茸茸一片;初融的河水淙淙流淌,泛着层层的波;草儿泛了绿,一些性急的小花儿也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地眨起了眼睛;对岸的一片芦苇荡历经了寒冬的洗礼,依然芦花摇曳,那身姿,那芳华,历经四季,透着无尽成熟的诱惑;上游,有人在垂钓,坐成了一尊雕塑,有人在找寻着野菜,找寻着烟火人生;此岸,侄子在乐此不疲地扔着石子,快乐在石子的飞起滑落间飞扬。一男一女偎依着坐在下游的水边,赏一河春水荡漾,留一世温情于胸中;被一场春雨洗刷过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云彩一朵一朵地点缀在碧空上;水清澈,倒映着故乡的流年过往,倒映着村里人的忙忙碌碌,也倒映着我童年的梦……
曾经多少次,在水里玩够了,爬到岸边的柳树上,吹风、乘凉、听蝉鸣……随手扯了柳枝儿编草帽、做柳哨……
至今那柳哨声声还萦绕在耳边,我却没有了攀上树端的冲动。
那时候,父亲领着我们在草丛里寻鸟窝、捡蘑菇,在河里逮鱼捞虾。那捕鱼的网啊,迎着点点的阳光撒下去的是满满的希望,捕捞上来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傍晚找个隐蔽的地方,跟着父亲放下挂网,第二天早晨,网上挂满了亮闪闪的活蹦乱跳的鱼儿。父亲把网挂到晾衣绳上,我和母亲将鱼儿一条条摘下来,就像摘下一颗颗星星。父亲则笑眯眯地坐在门槛上抽烟,强壮的臂膀一块块肉疙瘩突兀着,在晨光里闪着红褐色的光芒。
可如今,父亲老了,走不动了,脑子也经常犯糊涂了,像一头再也打不起精神的老黄牛,就连看着孙子这种让他开心的任务也不能胜任了,只一会儿的功夫就打起了瞌睡,偶尔无奈地抬头望望夕阳,看看孙子,接着又睡着了。
岸边的柳树也老了,树干嶙峋突兀,斑斑点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它们经历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浑身已伤痕累累,枯枝艰难地指向苍穹。它们不管冬日里多么苍老枯萎,如同死去一般,每到春天依旧会从昏睡中醒来,揉揉双眼,打起精神继续去做春天的使者,在春寒料峭中吐出生命的颜色。可父亲生命的颜色在哪里?属于父亲的春天还有几许?
小时候总觉得未来很遥远,50岁很遥远。如今将近50岁了,又突然觉得十几岁时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在眼前;小时候觉得活到80岁就很老很老了,可如今父亲80多岁了,我却觉得他应该还很年轻,要是能再陪我们几年就好了。
父亲也许已经到了人生的冬季,但他一生没有辜负时光,用勤劳和汗水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暮年他收获了亲情和乡邻们的爱戴。子女们都把他视作掌中的宝,悉心呵护,由着他的性子伺候。每天我们都是24小时瞅着,不离左右,生怕有个闪失。
父母坚信人是有来世今生的,死亡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和早已逝去的亲人团聚的,所以他们并不害怕生命的结束,对死亡看得很淡然。我虽然不相信灵魂不灭,但觉得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就结束了,生命一直在继续,我的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液,我侄子的身上也流淌也着他们的血液,女儿的身体里流淌着我的血液,并且会秉承父母的一些性情和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这些都是生命的枝芽,都是春天的力量!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在不断地延续传播。
就如这岸边老柳树上长出的新芽,即使有一天它们的生命完全枯萎,但每年春天漫天飞舞的柳絮早已把生命的种子留存,也许在某一个角落,就会有他们的子孙长出崭新的生命,把血脉延续。就像彼岸的芦苇,现在看起来是枯黄一片,但生命的力量早已在地下蓬勃,不久定会葱茏成绿色的海洋,将一切过往掩埋得无影无踪,明年,依旧演绎着过往的故事。
人啊,需要做的就是活好当下,各尽所能、各尽职责把孩子养大成人,给父母养老送终,善待周围的亲朋好友、兄弟姊妹。自己活得通透明白,随遇随缘。路行不通了,就转个身,拐个弯,向暖而走,便又是一条阳光大道了。
落日的余晖洒下万道金光,弥河水在春日里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过一样,湛蓝得令人心怡,空气中飘满了春天的诗意。
我和侄子推着父亲走向家的方向。袅袅的炊烟已经升起,晃悠悠飘向遥远的天际。守在村口的老黄狗正在一个劲儿地狂吠。
远远地,我看到母亲在向我们这里张望,那两只猫儿就在她身边。
作者简介:
李彦娟,中学英语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