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 18:53:03 来源:黄海散文 【字号:大中小】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中国海洋的第三大海——黄海,千百年来,以其宽广博大的胸襟,士可杀不可辱的风骨,日夜奔腾不息,汇江河千川而成海。
站在低处生活,站在高处思考。在胶东,在中国的黄海岸边,有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的身份变动不居,多容而兼备,他们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传播优势,从事业余散文创作。在来自黄海散文微信公众号原创平台“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非虚构理念下,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生活,记录过往,带来的是职业身份和散文的交融和互补,形成了校园散文、诗人散文、学者散文、官员散文、农民散文等众多的写作群体。他们的文章频频走红网络,他们的作品屡屡出版,他们的征文四十多人次的在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他们中的八十多人加入了各级文学组织和散文学会。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适逢繁华之盛世,黄海散文作为一方开拓的散文蓝海,正在聚四海之气,合八方之力,敞开海一样的胸怀,汇聚有志之写手英才,共育黄海散文的蓝天沃土。这是因为,黄海散文写作者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薪火相继、新人辈出的黄海散文
我一向认为:散文具有普适性,无关老幼妇孺,人人可写,它的自由、性灵、平等、易于思想交流等特点,这是顺天时地利、应运而生的黄海散文能够走入大众,并在民间扎根开花结果的重要原因。
杨蔚华《兰》《橡子与火星》《烟熏先生》:毕业于烟台大学的杨蔚华,是我的学妹。毕业后她没有走通常的公务员考试的入职道路,而是一头扎入生活的烟火里,在商场的蓝海中游泳,花式沉浮,十多年不沾纸笔。进入中年,在事业打拼有成后,其人其心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遂有以下几篇午夜当胪客去之后写就的文字,为胶东散文的民间平台所推发。杨蔚华的《兰》,全文只有三百字,文字清洁、小巧玲珑,摇曳多姿,用喻甚多,自出机杼。“淘来的细腰紫砂花盆原本打算养多肉,怎奈放入几株小多肉,总觉是俊秀才娶了个山野小妞。看来,这花盆与花也要讲究个门当户对,衡宇相望。墨兰入了紫砂,总算是上对了花轿,嫁对了郎,欢喜之心油然而生。”俊秀才对山野小妞,抑或是墨兰紫砂与上对了花嫁,嫁对了郎作比,清新脱俗,自有面貌。我从杨蔚华的语句里,读出了《围城》里的影子,读出了钱钟书善以用喻的味道。
《橡子与火星》文字不长,像是作者的独语,更像是一个成年人写的未长大的童话,文中作者的自言自语,作者的幻想与期待,无不透出作者灵魂的芬芳以及在世俗的烟火里追求平和、恬淡的精神世界的美好愿望。杨蔚华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年职场女性的自尊、自立和自信,更看到了一个知性优雅的思想女性想要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杨蔚华的《烟薰先生》人物刻画精准、三味性格描写非同、主人公非主流,和而不同,于艺术深有造诣,独具生活的况味,读了该文之后,真有如吸了一支沉香香烟,烟香袅袅,启人一点沉思。
高芳《老酒馆,不说再见》:当下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写作者隐匿在北上广这些城市之外的二三线城市,他们与乡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又不生活在乡村,这也是当下中国某些“小镇青年”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映照。
作为青岛半岛都市报的记者,高芳长在岛城,生活在岛城,她的人生足迹也从未离开过青岛。作为沉潜于青岛市区的小镇青年,高芳既是其中的一个勤奋的小镇青年写作者,也是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叙述者,她走街串巷,与引车卖浆者为伍,以一个记者的慧眼和她文学方式的思考,描述小镇的人和事,撷取生活的灵感与闪光。莱西日庄镇、崂山北宅街道、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等小镇青年的创业故事,陆续走入她的写作视野和朋友圈。她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后的散文新作《老酒馆,不说再见》即有表现“小镇青年”散文写作的特质。作者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既是第一讲述人,也是他者的写作者。作者的讲述是冷静的,同时又不失优雅与感性,这种“可乐加冰”的叙述方式,让我们既不会沉湎于眼前的杯中物,同时也会让生活在都市一角的普通人产生某些对过去和未来生活方式的缅怀,读之耳目一新。这样的写作跳出了大家都颇为熟悉的生活圈子,拓展了文学的视野和认知空间,成为高芳作为小镇青年散文写作的起点。她最近正在创作的一部记录青岛市新一代青年人返乡创业的真实故事,反映80后、90后青年群体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带头人贡献的纪实文学《小镇青年》,能够入选山东省作家协会“2021年度山东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选题策划”,也正反映了作者不俗的创作实力。
王振国《夜色之美》:王振国的《夜色之美》轻灵、飘逸、柔软、细腻,如抚摸一段质地光滑、轻软的丝绸般的感觉,《夜色之美》是一篇短散文,在有限的文字里,作者只写了一餐食、一个人、一晚的交谈,但却凸显了作者构染文字的张力和能力。王振国是一个有着积极追求的年轻人,是一个靠手工打造谋生的人,(我们今年颁奖活动见过一次面,但我没问他)他的写作很努力,也很有悟性,是一个上进的青年,这总比下滑的趋势好。《夜色之美》就远可以看出作者近几年的进步。我想这就够了。
赵月华《同学西菊》:予人芝兰,手有余香。该文系中国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兰花协会名誉会长赵月华女士的散文处女作,真挚感人,朴实温暖,读之数度落泪,无私的同学情,不关乎名利,无碍于贫富,善良的人性皆来自于内心的深处。好事且多做,圆融而无碍。
无论是名家还是普通作者,写散文都站在同一个维度上,起跑线都是情感。赵月华的《同学西菊》在写作上单刀直入,不蔓不枝,以无胜有,和中药一样,起效迅速。
于华英《菊花饭菊花情》:初读于华英的《菊花饭菊花情》读出了回乡的故事;继而读之,不亚于一场关于菊花饮食的科普;再三而读之,读出了作者的蕴藏在作者文字间一片深情:如果你心里有爱,你看世间万物都包含着爱。而用一颗爱你的心,看世间万物,万物皆生光彩。人生于尘世,于各种公开的大数据下,载歌载舞,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无论生活如何灰头土面,都会有人把生活过成诗。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毕业于烟大计算机系的于华英,蕙质兰心。无疑已具有了以上的思想。想当年,烟大计算机系的女生,在我们隔壁这些学中文的眼里,每一个人都是榜样,以至于,我常生有这样的疑惑:什么样的脑洞回路,才配得上学习这么高精端的学问?所以,当于华英在完成了自己的生育、家庭教育的一切意义之后,中年转而习文,我只是对这个大学的学妹说:你会写好的,很快!
于雯涵《推开窗,阳光正好》:朋友发来了正在上初中的女儿的一篇文章,说想请你给修改一下呢?我说,不用改,保持爱好兴趣最好。话虽是这么说,但我细读了一遍这位2010后的文字,颇感惊异: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孩子个人学习上的压力,谁来舒缓孩子的压力情绪呢?应该说,有心理课老师吧?如果没有,最直接的应该就是父母吧?如果父母没有受到心理课教育?没法再想下去了。好在,孩子还有一支笔,还有一颗感恩的心灵,可以倾诉、可以交流,《推开窗,阳光正好》出自一个十一岁初中学生的手笔,从标题写作上看,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幸福的,她有一个好的包容、善于沟通母亲,有一个可供成长的学习环境,同时,孩子也从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练笔中,努力寻找人生成长的答案。再一次阅读《推开窗,阳光正好》,孩子的文字又一次地映入眼帘:“手里拿着打满叉的试卷却怎么也抬不起来,手垂下去了,卷子掉落在了地上,红色的叉在白色的试卷上显得格外突兀。失落的我把头偏向窗外,天空是灰色的,花草树木都是灰色的,连窗户玻璃中的我也是灰色的。”心仿佛沉了一下,我也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成年孩子在青春成长的路上眼神中透露出的无限期待!
这是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自2016年4月19日创办以来,推出的第1857篇文章,同时,《推开窗,阳光正好》是烟台芝罘中学初一三班学生,作者今年十一岁,受家庭熏陶,爱好阅读、写作,该作者也是平台有史以来推出的年龄最小的一个散文小作者。
追求忧患、悲悯、轻灵、哲思的黄海散文
崔洪国《在行走中发出独立的声音》《与雪野湖的灵魂对白》:一个人专注于他的精神疆域时,思想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崔洪国近期的散文创作,愈来愈显示出这种思考和创作倾向。他一反过去的歌咏、叙旧、描述之笔调,思考愈加深沉,笔力愈加沉重,写作愈加雄劲,显现出一个成熟的散文写作者思想的洞天。我仿佛看到,作为一个思想者的崔洪国,他沉浸于全宇思维的洞天之内,思接千载,神骛八荒,醍醐灌顶,甘之若饴。其思其索,如地下悬河,表面寂寂,内心深远。正如他在阅读笔记中所写:“今天一上午再次仔细读了好多遍张炜主席的散文名篇《融入野地》,越发感觉对文学除了热情、爱好、勤奋,更多还要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和虔诚。”他在文中说,要始终葆有富足,积累的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积累。他坦言:诚实的劳动者和艺术家一块儿发现了历史的哀伤,即:不能够。说得振聋发聩!这是一个思想者的思想。
他的《与雪野湖的灵魂对白》每一次哲思,每一次顿悟,都是能量的积累,预示着向上突破的力量。读崔洪国的散文随笔《与雪野湖的灵魂对白》,不亚于一场对灵魂的拷问,在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关系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把握生命的真正价值和走向!崔洪国的散文真挚、才学、温情,是其性灵、品位和气质的流露与追求,因此,他近几年的散文创作,伴随着这种理性的思考,在悄然中为之一变,从而能够不断进入新的创作境界。
刘尚伟《秋入人间第几重》:散文的小品文作为散文的一个独特品类,它起源于晚明,兴盛于明清,以抒志言情的随笔杂谈为言说内容。刘尚伟的《秋入人间第几重》作为一篇小品随笔,作者从观秋、说秋、赏秋、思秋、知秋、悟秋为之笔,文章只有七八百字,却将都市生活中一个现代人的进取与独具、优容与思考、此岸与彼岸、生活与禅悟、自由与栖居抒写得诗意盎然,趣味横生。《秋入人间第几重》既有一个入世者在繁忙工作之余的心志表达,同时又有出世者的生活禅悟,入世与出世,如此和谐体现在一个都市生活中现代人的身上,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写道:“单薄的睡衣没有抵御住雨后的秋凉,移步书房,几本闲书静静地躺在台灯昏暗的灯光下,小小的书房愈显得温馨与幽静,自己瞬间进入了无念、无想、无我的意境,短暂间打破了无明,见到山野茅舍,面海花开,人人向往的秋色田园。噢!原来田园不在那头,也不在这头,秋入人间第几重?”作为一种藏锋的写作方法,作者寻秋,观秋,赏秋,知秋,悟秋,却始终没有说出精神的田园所在,在结尾处以“秋入人间第几重?”的自问和他问做结,如羚羊挂角,不着痕迹,更增添了本文的意蕴和内涵。只字片语,意蕴深厚,表现出一个胶东黄海散文写作者工作中百战不殆、永不言败的精神意象和生活中悟道顺生、知己知彼的文化思考。
刘芳军《八角琉璃井》《山高人为峰》:《八角琉璃井》是刘芳军加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后,在散文写作路上的最新倾情之作。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出差京城,与儿子同游的故事,文章非常随性自然,读者读起来,有如跟随作者由北京—通州—古运河公园观赏游览了周遭。作者有如一个讲书人,以丰富的文化阅历,讲今说古,南北东西,钩沉编织,谈笑风生,将一段古运河风景的佳话演绎得饶有趣味,显示了作者写作的才情和不凡的识见。
作品中最为打动人的莫过于,作者在回程的路上,由车上收音机的播客所讲勾起的对童年的回忆。回忆中交织着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对北斗七星、对牛郎织女童话世界的期待,更有对银河中“八角琉璃井”的希冀与寻找。“最难找的是八角琉璃井,奶奶说银河中有一八角琉璃井,由八颗星组成,井中还有一条金鱼,能找到的人会中状元,我认真地找了很多个晚上,也没有找到,虽然现在早早地过了高考季,更没考上什么状元,但每每看到银河时,还是在认真地寻找着。童年时的夜晚,我多是就在寻找这个八角琉璃井时睡着的。”
你看,作者写的是多纯情,整个童年,作者都是在这样的寻找中睡着的。其实,这不仅是作者刘芳军心里的一个梦,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每一个农村孩子的梦?不知别人感受如何,我读之如同亲历。刘芳军以其健谈的文笔,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过去,还原了一个儿时的梦境,尤其是作品中提到的“八角琉璃井”如神来之笔,有隐喻之笔,也渗透着象征的叙事技法,整篇文章形散神聚,在作者淡淡的不着痕迹的叙述中,父子亲情、祖母亲情、作者的家国情怀却贯穿其中,犹如借力打力,隔山打牛,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益。仅从这一点来说,《八角琉璃井》的写作探索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出处和来处。
刘芳军的《山高人为峰》是一篇怀人之作,写的是刚刚去世的古贝春集团董事长的印象,作者虽然与其只有两次远距离、近距离的接触,文章中的描写也仅有这两次场景。但作者紧紧抓住这两次机会,以白描的手法,通过观、识、辦、察,将古贝春集团董事长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谦虚有礼、工作繁重而又好学奋斗的一面,呈现出来,文字描写既有现场感,又有时间流,让读者如置身其中,一同经历感情的沉浮。从这篇快速记录的怀念文字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为人宽厚、性格豪放、胸藏四海的真挚情感,这也是作者散文写性情的最好体现。
王景贤《寻找心灵的白莲花》如果说王景贤以前的散文多是以注重细节叙事结构的形式为主,那么自近年来,随着其情感和笔力的变化增长,其独抒灵性、反思自我、构建自家面貌的心灵小品写作已成为她创作的自觉追求。有人将人的生活世界,划分为三个维度:肉身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现实生命中,生活之水四处流淌,一个人真正的觉醒,不是生命的感悟,而是灵魂的觉醒。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有,有的人看到了无,而灵魂、爱与慈悲是看不到的。从无中看到有,是智慧。从有中看到无,是觉悟。作者挖掘现实生活之流中蕴含的生命意趣,阐发人生的智慧与灵性,坚守信仰与内心世界的澄净,写出了一个后工业化时代中,一个社会现代人在历经物质负累、千难万险之后,对如何抵达生命的此岸与彼岸、对生命、灵魂、人生方向、生存环境的相息相生、和谐相处方式的有益思索。“白莲花”既是本文写作的文化意象,也是作者生活在海外、远离母语写作,但依然追求不息、写作不止的精神象征。
姜雪梅《灵魂的香气》:散文写作有圈吗?我承认,开始在我的认识里是有的,但是你写多了,在散文写作里沉浮久了,就开始破圈了,圈子也就如大先生所说的那样,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了。关键在于你在学习写作中过程中,认知提高了,审美变强了,更多的是你心量打开了。
姜雪梅是烟台一个房产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在我的眼里看,就是一个散文写作上的破圈者。2018年,我们烟台十几名文友,一起结伴去壮游泰山。在众文友的鼓励下,长年累月坐办公室的姜雪梅,行行复行行,以集体的携伴登上了泰山,就是那次登泰山,我发现了一个目标明确、心有所向、意志坚强的姜雪梅。正如她的散文写作一样,几年前,她写来的作品,无非是家庭琐碎、儿女情长的事情,严格地说,在胶东散文的写作群里,姜雪梅是一个岁数大的老大姐,在散文写作上还是一个刚起步的“新秀”。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新秀,慢慢地变得让众文友刮目相看了,她将散文写作的笔触投向了自己一直融入的地方慈善事业领域,在一次又一次的爱心捐赠、慈善助学活动中,将活动心得,记录成二十多篇文字,以散文的形式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发表。在写作过程中,姜雪梅的心量打开了,她的散文写作愈来愈淡定,愈来愈显示出破圈的写作能力,她的几篇有关慈善活动的散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她的《一个大写的人》最近还获得了烟台市诚信征文比赛的优秀征文奖。
《灵魂的香气》是一篇真实记录作者亲友——一个叫闫洁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因遭遇车祸,不畏艰辛,坚强生活的作品,文章极具个性和特点,全文散发着人间不老的温情、真挚相伴的爱情、人类关爱的真情,灵魂的香气,氤氲缭绕,让读者在感叹中得以思考。除了文字上以情感人,我最欣赏的还是姜雪梅在写作上的表达与尝试。此篇散文中,作者在与主人公闫洁的对话处理上,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式进行,没有惯常的引用、冒号,这样使行文更流畅,对话更简洁,代入感更强。“不读无味之书,常写有益文字”,这也是姜雪梅在写作上的破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丌岫《残荷之美》:丌岫多年前,通过网上的一个文友,认识我,并推出了一本个人的教育随笔《教育在心》,那也是我作为一个从教育出来的出版人,第一次看到教师的业余随笔也可以写得如此洒脱、富有文采和诗意。之后,随着莱芜并入大济南,丌岫的工作单位一晃变成了济南市莱芜陈毅中学。繁忙的教学与工作交接,让丌岫无暇于个人写作。我们联系得少了,但那份文友的感觉和关注还在。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变老?所幸生活还在继续。日前,丌岫又给我发来了她作为陈毅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最新之作。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丌岫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坚持。她的散文从写作与教学的角度出发,而非出自个人名利,拿得起,放得下,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出自真性情,教学相长、人机合一、相得益彰,体现了一个当代从教者多姿多彩、富于进取、甘当人梯的美好一面。我真诚地为丌岫这个美丽的教育从教者的教学写作而鼓与呼!
张贵平《忆好友——写在葬礼之后》:我认识的一些海外文友,大多数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恢复高考后,靠考学跃入龙门,在完成了阶层跃迁、社会第一桶资本的初步积累后,走出国门的。俗话说:在家日日好,出门日日难。在走出国门后,如何构建新的自我,这也许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张贵平文友就是出国大潮中的一个,他以奋进的文笔、乐观的精神、包容的心态,为我们写来了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忆好友——写在葬礼之后》尽呈海外华人的生之媚、死之惑、哀之殇。
旅美华人丁丽萍作品《九号楼、猫、麻雀及哈雷彗星》:作者为20世纪八十年代烟台师院的毕业生,作者文字写到的烟师九号楼,真实存在,有作者发来的照片为证。作为第一批迁入九号楼的家庭,沧海桑田之后,文章呈现出来的文字,深刻、酸涩、苦楚,还带有一点点麻辣的感觉。孔雀南飞,绕树三匝。世事俱往,难忘1986看过的哈雷!(当时我站在黄海岸边一中专的草坪上遥望星空寻觅哈雷)
牛鹏《大地上的吆喝》:在农村的荒野,在家乡的河旁,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猛然听到一声来自对面的吆喝,声音犹如来自天际,紧接着,这种吆喝便会四下而起,回响成一片,之后,便会化于虚无。
牛鹏是一个年轻人,是沂水县一个中医科针灸科医生。(沂水至今我还没到过)医通易也,医易同源,乃究天人之际。他的写作时间并不长,然而我发现,牛鹏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年轻人,他不随大流,潜心钻研自己的针灸技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与自然的互为映衬及变化。《大地上的吆喝》是牛鹏一篇带有灵性与思索的作品。如“吆喝”这样大地上一些虚无的东西,在牛鹏的笔下,写得如此通灵、如此生动有趣,连狗们、鸡们、鸭们也是一个强上弱伏、纷繁乖张的世界,这也真是吆喝此文之外的伏笔之处了。“河里的水越来越浑浊,并不是搅的人多了,反而是看清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就搅浑浊了”。我感觉到作者近年来的笔力渐长,作者写到这里,文字中已经透出了长期以来温习易经、玄学的所学心得。“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就是一个本然的世界,正如老子所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秦庆华的《空杯释怀》:文章能写得博人会心一笑也是人生的一种功力。秦庆华的《空杯释怀》既有生活中的人生感悟之释,同时也有“空即是满”的生活哲理之释,一篇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文字,因为有了作者对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和深切的体会,因而即使我们身边一件普通的事情也因为写作视角的不同,具有了不凡的意义。
复调与吟唱、生长乡愁、关注时代的黄海散文
王京玉《父亲即佛》:王京玉的散文《父亲即佛》以丰富多彩的组织细节,用她的回忆追述,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心地善良、质朴仁慈、倔强而又坚强的农村党员父亲的形象。文章主题鲜明,选材独到,字里行间透出来的是满满的感动,写出来的是贫穷年代莱州农村农民生存的智慧。
作者在选材上别具只眼,选取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段“特别的时光”。将其时作为农村大队长的父亲,为帮助从广饶来的讨饭群众的,度过贫穷,将他们有组织地分散到每个农户家里过春节的时光,透过作者作为孩子的眼睛,作了全过程的深入描写。这或许可以视为最早的农村民间扶贫了。“我家本来人口就多,大小六个孩子加上父母八口之家,再安插上“临时村民”二人,十口人围在一起,炕上地下都是人,挨挨挤挤,人头攒动!饭桌上,一篮子黑白面粉掺和的馒头、一大盆白菜炖粉条、一大盆萝卜丝炒虾皮、一大盆骨头炖汤、一大盆蘑菇炖公鸡,一盘咸鲅鱼、一盘虾酱炒鸡蛋、一盘猪蹄冻、一盘烧烤青麟鱼,白菜芯粉丝加大蒜泥的热合菜必不可少……嚯!空前丰盛的春节大餐!大家一起吃得热火朝天,噼里啪啦,筷子齐飞;吧唧吧唧,嘴巴齐响;嘻嘻哈哈,欢乐共享。”贫穷时节见,人之性本善,父亲即佛,文章的题旨和父亲的形象,在这里,通过作者独特的选材,得到了有力的体现。“如果你要描写一头鲸,在素材上你要有鲸鱼的体量。”王京玉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学写作者,她深得其中三昧,在写作的道路上,一如她笔下的父亲,勤奋努力。
单伟《父亲进疆记》:《父亲进疆记》是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的单伟,今年三月赴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镇托盖托格拉克村驻村任第一书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下的文字。作为生活在新疆的第二代山东人,新疆与山东并不遥远。读单伟的文字,如见其人,一如他血管里流淌的山东人的血液,坦荡、赤诚、真挚、无碍。《父亲进疆记》从作者儿时父亲最爱念叨的一句话开始破题,文章全篇通过作者转述、想象兼及议论的方式进行,短短的一篇文章,充斥了家史、个人史、父亲的奋斗史,时代的风云变幻纷杂交织而惊心,作者的文字话语无私,读起来不仅不觉得单调,却多了一种来自心底的交流、交心。《父亲进疆记》文章通篇行文简洁,晓畅有力,既是一篇口述史,又带有作者作为父亲写给儿子单月杉的家书写作意味,这样的方式自然拓宽了散文的写作视角,为散文的创作增添了历史的厚度和宽度。
梁振义《遇见》:散文比任何一种文体更真实,并接近我们的灵魂。振义是远在潍坊的文友,他为人平淡自守,有情有义,他的文字洗练平致,映衬内心,不随大流,风节独具。看振义的文章,如见其人,如闻其铿锵军旅之声。振义的文字写得太谦虚了:“十多年由于忙于生计,我搁置了写作,疏远了阅读。因为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文字工作,尽管我当兵时曾在军队报刊发表过一些散文及新闻报道,并因此两次获得过三等功,但又能证明或改变什么呢?文学置不了房子,买不了车子,挣不了票子,换来的不过是随风而逝的虚荣!”囿于工作的原因,振义的创作时间很少,因此,他的文章写的不多,但振义每一篇发来,我都第一时间抢先阅读,文友互动交流,因为读振义的文字,就是我开头所写的:散文比任何一种文体更真实,并接近我们的灵魂。这就是我与振义、与乡亲赵建武院长、与潍坊市文联秦主席烟潍两地交相往来的原因。
张华荣《女儿红》:张华荣的《女儿红》集知识、悟性、文化、亲情、友情、爱情于一炉,文字恣肆,文笔飞扬,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一篇关于“女儿红”的文字记录,不仅记录的是非遗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场关于爱情、关于母子亲情、关于世俗的人间一场爱的故事教育。作者多年来沉潜于自己的散文世界,一心向学,不涉世故,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读书随笔心得,仅一部记录儿子出生成长的《育儿日记》就厚达50多万字,在儿子的婚礼现场,张华荣作为母亲把《育儿日记》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一时惊艳了全场。
黎小红《红木花瓶》:《红木花瓶》的作者黎小红以真诚而不失优雅的艺术风格,用一部散文纪录片的写作形式,告诉了我们红木花瓶的前世今生,还有那美好的生活、回忆、爱情和感动,读完全篇,恍如隔世,犹如昨日重现。
耿超廷的《沂蒙山之夏》:耿超廷的《沂蒙山之夏》以连环排比之势,将沂蒙山之夏描写得激情澎湃,如诗如画,流连忘返,振荡不已,作者以复调的笔法,将沂蒙山比喻为抒情诗、大花园、歌舞厅,反复吟诵,字里行间,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在这里,作者的抒发并没有止步,更是将笔端投向沂蒙山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沂蒙精神的历史深处。可歌可泣的孟良崮战役、骁勇善战的沂蒙山子弟兵、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红嫂群体……文章脱离说教的写作模式,以景生情,以情感人,让读者在阅读中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非久居热爱深度了解沂蒙山之人所不能。
段曙光《余生就恋那片海》:刘芳军与段曙光二文友都是胶东散文作者群中厚积而薄发、后来而居上的写作者。他们的写作都很好地体现了2012年胶东散文所提出的非虚构写作原则: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有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段曙光的《余生就恋那片海》写得既有温情又显深度,尤其是文章后两段,作者写得有叙有议,很见功夫。“海边时光缓慢而悠长,却很安稳。或许走进人生余晖的缘故,我最爱一轮红日缓缓下坠时,听着海浪轻声吟唱,看红霞染红半边天;或坐于安静一隅,什么事不做,在浮躁世界中,不悲不喜,安守我心。”你看,这里作者的思绪完全出自于作者的内心。
孙艳华《命运的暖春盛夏》:孙老师的文字可圈可点,文章里写的是家庭里的故事,但没有小我,而是大我。因为孙老师的文章里有人生,有叙述,有呈现,更有思考:生活改变了命运,但命运又改变了生活。我们都身处时间的河流里,面对的都是困境。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不是我不明白,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矫永生《母亲如花》:矫永生近期推出的家庭往事系列作品,无论是记人如《母亲如花》,记事如《母亲留下的小物件》,还是写景抒情的如《香椿花儿开》等一系列散文,行文自然,思路流畅,情由心出,文章朴茂,感人肺腑。感觉矫永生的散文写作,在勒马徘徊了一段时光之后,终于走出了困扰许久的泥淖,以自家面貌示人,他的写作也愈发令人期待。
李心国《二叔》:李心国的《二叔》写得别致独特,文中的二叔也是有自己的生活哲学的。生活中,多人随波逐流,其实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哲学。正如文中所写二叔晚年患白内障,即使享有农民合作医疗,也一直不去做手术,这也是出于自身身体情况等原因,可以视作是二叔的自我选择和老年活着的一种方式。散文写作很容易千人一面,《二叔》一文写出了二叔的存在和独特感,这也是李心国几年来在写作上始终坚持投入精力的可佩之处!
孙承波《辛丑回乡随笔》:孙承波先生的《辛丑回乡随笔》是昨天发来的,今天平台编辑推出了。作为胶散平台的同乡人与老作者,作者在医院身体做调理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感动了平台编辑们。该篇文章有识见、有民俗、有家长里短,写得生动有趣,更有人情味,不遮蔽,不讳饰,是一篇教育人、感动人,发自内心的好文章。
赵建武《年味》:年尚未走远,各地文友已给黄海散文平台投来了呈现各地年味特色的精彩的稿件。作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赵建武的散文《年味》写得足够有味。许多已经被遗忘的年俗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饱满有致,熠熠闪光。譬如:“那时择香菜,不像现在,只择去发黄的叶梗,而是把不分好坏叶子,通通择下扔掉,只留下菜梗。芹菜也是同样的择法,把叶子全浪费了。”人是善于遗忘的,吃芹菜、择香菜、扔掉菜叶,这样的细节,除了让我们会心一笑,更会带来关于年、关于风俗、关于民情、关于人心的不同思考,显示了作者写作的重要还原能力。
赵建武的散文创作另一个特点是:文章发自内心,不说假话、套话,文章从头至尾,循循善诱,鞭辟入里,讲叙真情。譬如:“我小时候那是真盼年,进了腊月门,就一天天扳着指头数日子,心里还着急,嘴里嘟囔着,快点过年吧!盼那碗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馅水饺,盼那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炸鸡、炸鱼和蒸鸡白菜,盼穿一件成年累月见不到的新衣服,盼那少得可怜的压岁钱。盼年的念想很单纯,离不开吃与穿,这成了小时候最温暖的希冀。”细一想之,这不就是小时候盼望年的早日来到、盼望我们早一年长大之年味的最好的总结吗?
赵建武的散文说事拉理,如话家常,不离世间法,在温情脉脉的絮叨中传承民间过年的文化习俗,在字斟句酌的写作中传递民间过年的责任和爱心。譬如:“年味儿就是老人给孩子们发红包、看着他们磕头时笑眯了眼的场景;年味儿就是在微信群捷足先登抢到大红包的快乐尖叫和动作迟缓与红包失之交臂的一声叹息;年味儿就是成群结队拜年的脚步声和苍老或童稚的吉祥话语;年味儿就是孩子们新长一岁的欢声笑语和成年人年纪又老一岁的无奈长叹;年味儿就是抛却一切烦恼与不快,忘掉所有工作与俗事,心无旁骛地过年的一种气氛;年味儿就是碰一杯酒,把平日里亲朋好友因鸡毛蒜皮小事引发的隔阂化解于无形的机会;年味儿就是人们逛庙会、赏花灯玩乐的兴味;年味儿就是一种很特别的不平淡的感觉;年味儿就是回家过年、阖家团圆的滋味!”就是在这样一朝一夕、音语举止的记录中,赵建武的散文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写作特色,尽显鲁地散文的民风民情、民心民意之美。
结语
当我们这些当年的文学青年都已不再文学的时候,没想到,在沂水还有王董玲、刘文霞、赵月华、牛鹏,在潍坊有王振国、张兆新、赵建武、梁振义,在滨州有刘芳军、孙艳华、张振前,在济南有段曙光、丌秀,在青岛有史新、刘先凤,在菏泽有马学民、孔庆贵,在威海有肖丽、张存灿,烟台有刘玉涛、吕光、孙建业等文友,在北京有漂着的王敬、王光垒,在广东有黎小红,在日本有王景贤,在美国有丁丽萍,在加拿大有张贵平诸文友,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我们因此并不寂寞。他们挥汗如雨,辛勤笔耕;他们为一个字字斟句酌、精神憔悴;他们为一个题目殚思极虑,废寝忘食;他们自发地组织成圈子,自研至深夜。这一切,都是激励胶散平台勇敢突破、一路前行的力量。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感恩、敬畏与爱”,这永远是我们黄海散文写作人的底色。
作者简介:
焦红军,作家,评论家兼出版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黄海数字出版社特约编审,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散文》副主编、《胶东散文年选》主编。主要作品:长篇历史人物传记《马钰传》、长篇散文《冰心与烟台》、散文集《结庐在人境》、报告文学集《中年的船,没有港湾》、文学评论集《写作其实并不难》和《胶东地域散文写作论稿》。作品被《散文选刊》《人民周刊》《新世纪文学选刊》《海外文摘》《人民日报》《联合日报》《齐鲁晚报》《齐鲁周刊》等转载和连载,在各级媒体刊物发表文艺作品评论文章达40余万字。曾获《人民日报》征文奖、刘勰散文奖、齐鲁散文奖、吴伯箫散文奖首届理论奖、山东省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烟台市第十二届文艺创作奖、烟台市第十四届文艺创作奖、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主编并策划出版《迷人的风景》(2016—2017年中国网络作品选)、《胶东散文年选》(2018)(2019)(2020)(2021)(2022)《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胶东散文文库》《胶东优秀家风故事》《半岛散文家文丛》系列和《胶东散文十二家》《黄海散文双年选》《黄海散文百家作品选》《黄海散文精选二十家》《黄海散文十四家》散文卷系列专辑等各种散文专著、文集四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