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散文 || 遇见

2021-12-31 10:23:37   来源:黄海散文   【字号:

  文/梁振义

  “一起走过许多个四季,天南地北,别忘记我们之间的情谊。”

  ——题记

      (一)

  冬日,小区内法桐的叶子已然落尽,徒留秃枝在寒风中手舞足蹈。再过几天即是元旦,新的一年又将启程。

  阳光透过玻璃照在飘动的窗帘上,也照着端坐窗前的我。我泡上一杯茶,随手从书架上取一本书,是大雪节气那天刚刚收到的礼物——《胶东散文十二家》第八辑,文友称作“满堂红卷“,这已经是主编第三次赠书于我了。浅紫色的封面,像极了薰衣草的颜色。翻开还不曾细读,书墨香、花香与茶香便氤氲开来。忽然灵光一闪,想起那些文学路上一起追梦的朋友,想起当面聆听主编兰言的那次遇见。

  此前,赵建武老师打电话告诉我,胶东散文年选主编、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焦红军一行,读书节这天驱车由烟台前往日照参加《胶东散文十二家》首发暨研讨会,中午特邀在潍坊吃午饭,问我有没有时间参加。

  “有,当然有!一定按时到!”我当即愉快地答应下来。

  从昌乐坐上去潍坊的电动公交车,环保、惠民、便捷,仅需一元票价,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到达后,换乘城市公交直奔酒店。午餐地点定在健康街、志远路附近的掬水台,赵老师也算用心了。掬水台或许有“聚财”的寓意,但在我看来,选择这里似乎更着力于营造一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诗情画意吧。

  轻轻推门进入雅间,主编一行也由赵老师办公室座谈后刚好赶过来。尽管是初次见面,但一见如故,因为经常在胶东散文微信群里互动,所以丝毫没有距离感。我快步走向前,“焦老师好!”不等自我介绍,会长呼出了我的名字,“振义,你好!”我们紧紧握手拥抱。

  我终于如愿以偿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焦主编:微微花白的头发,戴一幅近视眼镜,儒雅而谦和。还有群里厚积薄发的梁绩科老师,气质端庄的宋宗香老师,美丽大方的王婷婷老师,风度翩翩的宇信崇主任,相见恨晚。市文联幽默健谈的秦学民主席作主陪,热情好客的赵建武院长作副陪,我有幸与主编比邻而坐,侃侃而谈。

  席间,大家真诚交流,畅谈梦想,其乐融融。焦主编结合自己多年创刊、编辑、出版的实践经验,分享了“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的创作观,他说,一生只做一件事,即编书、助推作者,打造品牌,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大家无不坚信,随着新胶东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速,新时代胶东文化一定会大有作为。因为下午还要赶往日照参加活动,午餐后,主编一行便匆匆离开。

  站在路口,我手握主编赠我的一套丛书,挥手与大家道别。春雨濛濛,润物无声,我是何其有幸,有多少文友也许不曾谋面!多想一起去日照看海之辽阔,领略“海在海之外”。

  风筝都一别,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众文友相见。

  (二)

  自从军队退役自谋职业后,十多年由于忙于生计,我搁置了写作,疏远了阅读。因为我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文字工作,尽管我当兵时曾在军队报刊发表过一些散文及新闻报道,并因此两次获得过三等功,但又能证明或改变什么呢?文学置不了房子,买不了车子,挣不了票子,换来的不过是随风而逝的虚荣!

  2019年,从一个同学那里得知《胶东散文》平台亲情散文征文的消息及邮箱后,我也想写点东西了。写作的起因是回老家打扫卫生,发现抽屉里我与父亲生前的通信。成文很快,文章题目也是取自父亲给我写信中的第一句“吾儿见字如面”。我把邮件发出后,不久便收到回复,并互加微信。主编的胶东口音很浓,不仔细听是听不懂的。我的普通话不太标准,所以也怯于语音聊天。交流互动过几次后,开始对会长慢慢亲近,他的语音留言也能听明白了。

  2020年4月8日,这篇散文在《人民日报.人民数字》平台刊用。值得一提的是,这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有很多文友在胶东散文微信群里祝我生日快乐,这令我终生难忘,对我也是莫大的鼓舞。

  “写吧,写吧,写了你就有价值!”焦主编从不吝啬勉励像我一样的每一位文学爱好者。他赠送的《写作其实并不难》一书,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从书中得知,会长上中专时就负责办校刊做文学编辑,后来在宣传部门做记者写新闻报道,有作品刊《人民日报》并获奖,做过《昆嵛》杂志主编,做过图书馆长、作协主席、工商联副主席等,阅历经历非常丰富。

  他根植农村,从大地汲取养分,与普通民众做朋友。不厚名家,不薄新人,成人之美。竭能用自己的影响力推介基层作者。尽管这些作者来自机关团体、田间地头、三尺讲台、车间一线……职业岗位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热爱生活和热爱文学。会长热心筑梦圆梦,在他的助推下,有四百多名作者加入了省散文学会,有四十多名作者先后获得省市征文比赛奖,有三十多名作者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

  烟火里谋生,文字里谋心。生活离不开“六便士“,也需要“月亮“。于冗长岁月里追寻灵魂的清欢,又何尝不为乐事呢?写总比不写强,写就有进步。经年过后,能留存下来的,最好方式也莫过于文字了吧。我重拾旧爱源于会长的鞭策。

  (三)

  “写散文的秘诀就是写岀来就是你的不可铭忘的历史记忆,从这一点来说,写作是公平的,大家都属于共时状态,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有人问我怎样才会写好散文?我说散文写作首先不能聚堆随大流,要勇于把自我边缘化。因为只有把自己边缘化了,你与这个世界才是对等的,思考才能是独立的,观察世界才能是真彻的。”

  “我喜欢用人生是不断奋斗的过程这句话,能解决的只有脚踏实干。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写散文就是写一个人的史记。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不过是机缘巧合,能够通过学会、网络、平台传递给大家罢了。其实我对文学始终是远离的,它改变的是我的精神世界。最远的路也是最近的,没有捷径,所谓成功,也不过是少走弯路而已。”

  上述几段文字是我收藏的会长在交流学习群里的一些言论,之所以录入文中,是因为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研读品味深受教益。从2019年至今的三年时间里,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写点随笔,偶有几篇习作被刊用时也心生欢喜,但我知道自己的水平,在文学路上永远是新兵。我在会长的推荐下,今年荣幸地成为了省散文学会会员,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奋进。

  作家肖复兴有一篇文章里说,音乐家海顿晚年在听到自己创作的清唱剧《创世纪》“天上要有星光”那一段时,他蓦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指着上天情不自禁地叫道:“光就是从那里来的!”那声音长久地在剧场回荡,震撼着在场的所有人。

  光是从哪里来的?我认为来自天空,来自个体的生命体验,来自崇尚真善美的内心深处。愿我们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画面,会长站在黄海海边,用直抵天际的苍然、无边辽阔的情趣与心境,引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爱好者走向每个人心中的星辰大海。

  “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

  作者简介:

  梁振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春时在新疆武警部队戍边十余载。有作品散见《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军队管理》《伊犁日报》及《潍坊广电报》《昌乐日报》《人民日报.数字》《中国乡村》《黄河文艺》《宝石城文艺》《齐鲁晚报》《胶东散文年选》《胶东作家亲情散文选》《黄海散文双年选》《学习强国》等。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