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中散新作|| 与雪野湖的灵魂对白

2021-12-07 17:00:20   来源:黄海散文   【字号:

  文/崔洪国

  题记:“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思想的方舟,有时也许更需要这种不经心刻意的灵魂对白,才能更加动力十足地扬起远航的风帆。

  (一)

  国庆长假第一天,我与家人去了雪野湖,就是湖光山色与人亲的雪野湖。去前,妻子女儿做的出行攻略,她们说雪野湖有个网红打卡地,是片亲水的草地,草地上面是一排有了年岁的柳树,枝叶茂盛,一棵一棵并排着,如撑开的伞,给草地蒙了一层遮蔽中午热辣阳光的阴凉。

  草地一边是水波荡漾的湖面,一边是塑胶的骑行和步行道。那条道,大车是禁入的,出进的都是从泉城和外地赶来的私家车和进出周围村落的小车,所有车辆禁止鸣笛,路边的也是有序停放,所以环境还算安静。不少的人都在周末选择去那里,选一处树荫浓密处,坐在青青的草上,沐浴着湖面上吹拂过来的清风。“岸绿水清落叶稀,云脚过处群山低”,远处云卷云舒,群山环绕,近处波光潋滟,烟柳画桥。在慢慢野餐的同时,尽情享受一份远离都市喧嚣,回归乡野淳朴的宁静。

  多少年了,我一直热爱着生活,喜欢思考和写作。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感觉笔力的苍白和艰涩,很难触及灵魂深处对过往和现实的深刻透析,个人正在经历着从写作到创作的嬗变。写作需要通用的电脑和笔,创作需要独立的灵魂和思想。期间,泉城实力派作家吕仁杰对我影响甚大,我把她文章的历史纵深感和文化厚重感一点一滴植入我的文字;济南作协王玉钰主席对原生和真实与众不同的独特思考和关照让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我从胶东散文焦红军会长身上和他的《马钰传》汲取刚毅、坚韧、理性、博爱、进取、担当的力量,深悟人生需要不断的修行。

  期间,我陆续推送发表了《金秋明湖》、《千佛山秋韵》、《在丰收的节庆里微笑》、《趵突胜境闲听泉》等散文,在写作与创作的过程中越来越充满困惑,有时在等待中苦闷彷徨,有时在前行中左冲右突。感觉真的需要找寻这样一个地方,让心思沉潜下来,用自己的内心条分缕析地去结构一下文字--文学,写作--创作的感性体验和思想淬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思想是文字跨越千山万水的再次跋涉,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蝶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茫然的探索和寻觅中,妻子看出了我的无着,看出了为内心的苦闷,提议说“去雪野湖看看吧,那里远离市区,人少,没有那么喧闹,能够坐在湖边野餐,静静地对着湖光山色思考,说不定对你有些帮助呢!”。这样,我们就去了雪野湖,不成想真的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灵魂再次放归的田园和牧场。思想的方舟,有时也许更需要这种不经心刻意的灵魂对白,才能更加动力十足地扬起远航的风帆。

  (二)

  说心里话,上午刚到的那会,我感到兴致索然,心情很是寡淡,甚至有了回去的想法。停下车后,触目所及,尽显秋日的萧索与冷清。地上铺满了深秋的黄叶,天空不是十分的澄碧,是涂了一层浅白的蓝,群山在湖的对面绵延着,成团的云在青山翠谷间出没着,有的被秋风吹着,悬在湖面的上空,俯瞰着。有些地方的围栏和石阶缺少每天雕琢和打理的痕迹,保留着原始和原生的姿态。有一处粗糙的铁栅栏门锈迹斑斑,用链子串着,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与不少地方的“严禁入内”不同,旁边挂着一个牌子,写的是“此处可以进入”。前行不远过了车辆拥挤的国道,对面就是宽阔的湖面,在一处靠泊码头,才见人气的逐渐旺盛。穿过草坡和树丛的石板路,下面就是环湖近水的廊道,蜿蜒延伸着。有不少的柳树下半部分浸在水中,柳条拂着水面。水上零星飘着枯枝、落叶和丢弃的矿泉水瓶,有些进到近岸的围网等待打捞,有些在围网外边的水面上漂移着,随了荡漾的水波起伏着。“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我们漫步走到步行廊道的尽头,在一处树荫遮蔽的草丛上坐下来,望过水波微兴的湖面,览尽群山跌宕,漫看天外云卷云舒,心灵和精神仿佛很快找到了另外一种依归。“人生无处不归途”—精神的家园原来就是这如茵的草甸,原来就是这波光粼粼的湖面,原来就是不远处错落有致,层峦叠嶂的群山。从远处赶来的人们越来越多,有的是一家,有的是几家,车在路边停齐整了,很有秩序的在树下的草丛上搭上帐篷,打开随身带的小桌,摆满了午餐用的熟食、面包、水果和农夫山泉。

  我旁边看样子是两三家一起来的,几个孩子还没等帐篷搭好,就迫不及待地在帐篷里钻进钻出欢乐着。大人摆好的桌子上各种好吃的琳琅满目。再往前,有早到的还摆起了茶桌,用随身带的紫砂壶泡着浓俨的祁门红茶,一口一口品咂着,一边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话着里短家常。人们都很自觉,那些在草甸上倚着柳树拍照的过客穿着美丽的衣服,披着五彩的丝巾,举着鲜红的国旗,在光霭的变幻中摆着美丽的造型,有的就在湖边打开视频,背着湖面和远处的群山,与亲朋好友尽兴分享着。草甸很厚,除了那些欢快的孩子们在大人们身边跑来跑去,少有人走动,看不出踩踏的痕迹。草地上也很干净,人们把喝净的矿泉水瓶和零食垃圾装进随身带着的黑色垃圾袋,走的时候一起带着,放进入口处的垃圾桶。人们很守契约地守望和呵护着眼前和脚下这片缺少人工斧凿的原生态的湖面和草地。仿佛这是每一个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过客心中的圣水和圣地,是每一个人心中难得的一片净土和田园,人们在草地上,望着水光,望着群山,望着白云,细语着,欢笑着,隔得远,听不清大家说的什么,但我知道,一定是在喧嚣之外与雪野湖,与自己内心放下世俗和放松心情的友好对白。

  在我们坐的草地上,女儿提议,我们对起了歌,妻子在一旁打着节拍,带着欣赏的眼光听着,给我和女儿拍着照。女儿唱“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鲜花开”,我对“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我们还一起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唱起了《外婆的澎湖湾》,唱起了《光阴的故事》,唱起了《我站在草原望北京》,唱起了《童年》,动情处,女儿还随了歌曼舞着。生活的本真更多的时候是还原生活一个真实的自我。湖面上泛着涟漪,垂柳随了秋风轻轻飞飏着,歌声不高,但也融入近岸荡漾的水波传响着。附近的人们也有的随着接力着“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所有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在礼赞着。

  坐久了,我们又沿着湖岸的石头小路漫行,所过之处,我对进入眼中的一草一木,一径一路都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女儿慢慢靠近一只色彩斑斓的花蝴蝶,留心观赏着这只可爱的精灵扇动的羽翼,选好了角度,用手机轻轻摄入镜头。“这是一棵杏树”,妻子指着路边岩石缝隙里伸出的一株小树苗告诉女儿,树苗生命顽强地向上生长着。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在村里的田间地头,坑洼水塘边看到刚刚长出的桃树、杏树苗,都要小心翼翼的刨出来,回到家松软一下院里的土,精心栽上,天天浇水,虽然后来大都夭折了,但从种下的第一天起就盼着那树苗能长成枝繁叶茂的桃树、杏树,有一天会挂满累累硕果,哪怕天天看着闻着瓜果飘香,心里也是说不出的甜美”。我和女儿静静听着这动人的述说,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情,我在想,童年是再也回不去的过往,但美好的信念从来就是浇不灭的火种,什么时候都会生根发芽,什么时候都会旺盛地滋长。

  (三)

  回到停车处,我们又推开了不远处那两片锈迹斑斑的栅栏门,沿着另一处水面慢慢环行着。路很有乡间小路的感觉,两旁是高高的白杨,有些树的叶子落尽了。路上很静,有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头发花白,旁边的老伴扶着轮椅,两个人正全神贯注地凝望着眼前的水面和远处的群山,从群山中涌出的云团正缓缓向着我们,向着老人轮椅停着的地方飘过来。我没有去打扰他们,我知道他们此刻也许和我一样,正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一位年轻的妈妈和两三岁的孩子正在穿过一条跨越水面的长桥,孩子捡拾起一片秋叶,从桥的护栏上方投入水中,秋叶在水中轻飘着,向着不远处水中立着的一排杨树游去。那些杨树也是浸在水中,但上面依旧葱茏,也是顽强地生长着,顽强地展示着生命的张力。回到车上,一只瓢虫不知怎么爬进了车内,附在车窗上等待着生命的归宿,我用纸巾轻轻的包裹了一下,走到不远处的水边,把纸巾投入垃圾桶,把瓢虫放进了水边的草丛,它慢慢爬走了。生命的任何一种形态都与我们命运与共,都有存在的理由,都值得我们敬畏,都需要我们包容。

  一天的时间不长,在与雪野湖灵魂对话的过程中,关于环境、原生态、家国、生活、生命、湖水、群山、秋叶、云天、时光的词在我的脑海中一一闪过,我有了更多对这些元素的哲学思考。也是在与雪野湖的灵魂对白中,我想到了一位伟人,亨利.戴维.梭罗,想到了他的不朽名著《瓦尔登湖》。梭罗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更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哲学家。他毕业于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可以成为明星。但他在28岁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宁静、自由和闲适之地,搭起木屋,开荒种田的同时学会倾听,学会与鸟兽为邻,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里,从起点到终点,在目睹生命轮回的过程中,“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感受着自然之美,欣赏着生命的一次一次复苏。

  是啊,“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生活的真谛也许每个人都懂,梭罗更懂。我家里有好几个《瓦尔登湖》的版本,以前读的时候总感觉晦涩难懂。今天在雪野湖畔,我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上面那些元素可以有更多丰富多元的解读,因为在不同的维度,它们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形态,需要我们给予足够多的思考,足够多的包容和敬畏。这种包容和敬畏,不需要太多的理由,需要的是一份放松戒备的接近,是那种“湖光山色与人亲”的接近,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接近,它们就用什么样的方式等待和回馈。

  作者简介:

  崔洪国,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协会员。出版有散文集《寻找灵魂的牧场》,《胶东散文十二家.崔洪国卷》。在多家主流媒体和胶东散文等微众平台发表《场院里,那露天的电影》《故乡的老屋》《听取蛙声一片》《清风半夜鸣蝉》《又见金麦千重浪》《那些看云的日子》《与海阳最美的邂逅》《泉城花海》《姐姐》《泉城遇见》《列车前方到站—徐家店》《金秋明湖》《一起相约去日照》《千佛山秋韵》《济南的雨》《趵突胜境闲听泉》等散文近50余篇。《与海阳最美的邂逅》入选齐鲁晚报“青未了”优秀散文选读篇目,收录于《胶东散文年选2021》《清泉录—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等散文集。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