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散文 || 九号楼、猫、麻雀及哈雷彗星

2021-11-22 18:49:50   来源:黄海散文   【字号:

  文/丁丽萍

  看着朋友发送给我的那帧九号楼照片,许多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九号楼是烟台师范学院开改后,院里为教职员工建的第一栋家属宿舍楼。在我入学前,学院已经有了一栋家属楼。那是当时院里唯一的一栋像模像样的居民楼,学院里全部教职工及各级领导的家属,都住在这座楼里。它就在我们学生宿舍楼的后边。我刚入校时,对在那里住的人们有点儿小崇敬,羡慕,觉得能住在高校的家属楼里的人都很不简单。

  按理说,那新建起的第二栋家属楼,应该命名为二号楼,可不知那管建筑的大神是从哪儿来的灵感,竟把它排为“老九”。后来我在心里数算了一下,当时的师院校园里,大小楼房加起来共有八栋,这样算来,叫它九号楼也就有它的道理了。

  烟台师范学院的前身是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后身是鲁东大学。我在那个校园里共生活了十三年。现在回忆起来,我可以用跌跌撞撞和幸运两个词来形容我在那里的生活。说跌跌撞撞,是因为那时我年青不谙世事,自视过于清高,无意中可能说过,或做过什么不合世俗的话或事,因此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可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校园生活,谈过了一场甜蜜的恋爱,建立了自己的安乐窝。

  我们是第一批有幸搬迁到九号楼的家庭。现在,我已经不记得那楼共有多少单元了,只记得它面南,共五层,房型是两卧,加厨房和卫生间,分大套间和小套间两种。那时期分房,领导和普通教职员工没有贵贱之分,基本上是以工龄为基点,尽量照顾一些人的特殊情况。例如我家,因为有我公爹,我们分到的是在一楼的一个大套间。

  当时有人对住一楼不满意,据说是因为比较潮湿。烟台濒临渤海湾,海洋性气候,夏天潮湿是免不了的。可我本人对住在一楼热爱有加,不为别的,只因为一楼每家的阳台外,都带有一个大约十五平方米的小院子。我喜欢种植,每年都会在那里面种许多样东西。记得搬离九号楼那天,我认真地数了一下自己栽种在那个小院子里的植物,竟达二十几种。那其中有两棵小树,各种花草,以及棉花,芝麻,花生,豆类等作物。

  那校园是依山而建的,从东大门进入起,一路向西尽是上坡,九号楼就建在最西端。人们平时出入必要通过一个有十几级的台阶。那里是个风口。夏天,太阳底下,人们一路上坡,会被热的满头大汗,可只要一走近那个路口,习习的凉风就会扑面而来,真是爽快极了。冬天,则要另说了,人们顶着凛冽的寒风通过那十几级的台阶,也算是对大家的一种意志锻炼。

  我们住在九号楼期间,养过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它叫咪咪。它性格很温和,我抱它时,它会把爪子缩得紧紧的,好像是故意躲避,怕自己的爪子挂了我的衣服,或伤到我的皮肉。盛夏,天太热,它睡觉时,为了凉快,会四脚朝天地躺着。那时的烟台,蚊子很多很凶。为了避免蚊子叮它,我们总是让咪咪晚上和我们一起睡在蚊帐里。它会躺在个角落里一晚上不动,可等天一放亮,它就会自己扒开蚊帐,跳下床,跑去卫生间它的那堆沙上撒尿。

  我们还在那里养过一只小麻雀。一年春季的一天,它趁我到院子里去,没有随手拉上开着的门,飞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它好像是受了伤,跳动时一只脚不敢落地,幸好那时还没有咪咪!记得我在那个房间的一个墙角里,撒了些小米,旁边放个盛了水的碗,还在另一边铺上条毛巾给它当窝。它还真的把那个角落当成了它的家。平时它只在地板上来来回回地跳动,不出任何声音,可如果有人进屋,它会喳喳地叫唤。那小麻雀在我家没有住多久,只是过了几个星期,一天,它趁着一个门开着的机会,自行飞走了。我当时挺吃惊的,那段时间,我从没有见它在房间里飞过,可当时,它竟能那么一下子就飞得无影无踪了。

  1986年是哈雷彗星最后一次出现在我们的太阳系。虽然我和先生都不是什么天文爱好者,可观看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却是一个人一生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地球人能见到她的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对于已经是成年人的我们,大概率是等不到下次了。所以这次出现的哈雷彗星,我们是必需要看的!

  我俩与几位趣味相投的好友联系,打算到时一起找地方观看,可问了几位,除了系里请的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外教外,没有其他人感兴趣。

  人多热闹,四个人总比只有我们两人要好。我们选择了校园外大约五、六华里的西山顶上作为观看地点。据电视上说,那天凌晨三点是观望的最佳时间。那天晚饭后,两位外教来到我们家。我们一起喝茶聊天,等到半夜时分,就起身朝西山出发了。那晚似乎没有月亮,记得我们每人打着个手电筒,到了半山腰,那路变得很窄,漫山遍野全是人头高的马尾松,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们的枝叶扫在脸上。半夜的山上静悄悄的,四周没有一点儿声息,四个人一起,我没有觉得害怕,我们说着笑着就到了山顶。

  山顶上风很大,带着寒意。我抬头向东北方向望去,看到远处烟台市一片灯火,其中若干是红里透着黄光,甚是壮观!我当时很是震惊,说实话当年的烟台市,白天看起来很平常,除了芝罘区内的南大街,地委所在的毓璜顶和市北的一段沿海大街外,其它没有多少特别吸引人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夜间站在那么高的地方观望烟台市全貌。

  遗憾的是,哈雷彗星并没有出现,天上只有一些稀疏的星星在眨着眼睛。我们以为时辰太早,哈雷还没有出来,就在山顶上边说话,边看夜景,边等。说是看夜景,其实除了东北方烟台市的灯火,周围其它方向都是黑乎乎的一片。可这无尽的夜幕也是一种景色,一种不临其境,不得感受的动人景色。就这样,我们一直等到东方的天际出现了鱼肚色,还是没有等来哈雷彗星。就着渐渐明亮了的晨曦,我们发现整个天空有一层厚厚的雾霾,这时我们才明白过来,其实哈雷早就来了,是那雾霾把她给遮住了。无奈我们四人只好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我现在已记不清楚下山回去路上的情景了,只记得临分别时,那位男外教用有点儿自嘲的口吻说:没看到,没关系,以后与人们说起1986年哈雷彗星的事,我们仍然可以显摆一下,告诉他们,我们曾在高山上试着观望过。哈哈,还真被他说对了,我在这里把它写出来,是不是还真有点儿显摆的味道?

  时间飞逝!1986年的那个凌晨,我们四个年轻人结伴,去烟台师院(原谅我,不称呼它鲁东大学)校园外西山顶上观看哈雷彗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我离开烟台也有很多个年头了,可我忘不了九号楼,忘不了那个曾经是我们的家的单元,也忘不了我曾经的邻居和朋友,那里留有我度过的青春岁月,及无数美好欢乐的记忆。完成于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

  作者简介:

  丁丽萍,女,笔名萍水相逢,祖籍烟台;现居纽约上州,文学业余爱好者;曾两次自驾走遍了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外的美国各州。文章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黄海散文》《胶东散文年选》及其它多家公号平台。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