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3 16:40:08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俺家一共兄妹七个,从小挤在三间低矮的土坯房里,父母只好把我过继给伯父抚养。那时,爱读书的我曾经有过一个安安静静的读书梦,梦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书房,可惜伯父家小小的土坯房除了吃饭睡觉,哪还有多余的地方?
夏天雨水多,土坯房整天返潮;冬天风雪大,土坯房昏暗阴冷,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1976年,父亲看看快要倒塌的房子,再看看已经长大的我,决定翻新老屋。所谓的翻新也仅仅是面积大了点,安上了门窗框,还是泥土墙,但在当时已经算是“豪宅”了。这“豪宅”也只有吃饭、睡觉这些最基本的功能。
1981年我结婚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正好赶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我们家乡,我承包了六亩地,一年就成了万元户。虽然我那三十多平方米的泥婚房,摆设也很简单,日子却过得很幸福。
但是,女儿出生后,看看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小屋,恍惚看到孩子和年少时的我一样,在低矮泥屋,昏暗的灯光下读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给我的女儿,一个舒适的空间,圆我少年时的梦。
1986年,我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建起了一栋六十四平方米的砖瓦房,装修时,隔出了独立的客厅、厨房、卧室。这在当时算很前卫的风格,也终于让女儿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学习。
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一天天红火起来。彩电、冰箱、音响等电器很快就成了我们家的标配,但屋子却显得十分拥挤,隔音也不太好。为了让女儿学习不受干扰,家里电视机在她学习时不能看,一部电视剧,我老婆常常是看一段落一段。直到有一天,女儿咬着我的耳朵说:“爸爸,咱家啥时能住上楼房啊?”女儿的话,再次点燃了我渴望改善居住条件的梦想。
1996年,国家落实房改制度,我终于享受到了政策优惠,如愿以偿地住进了一百三十五平方米、独门独院、宽敞明亮、水电暖一应俱全的两层楼房。
搬家第一天,全家人兴奋得几乎一夜没合眼。老婆坐在新沙发上看电视,舒心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活泼的女儿在她房间里一会儿看看衣柜,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在床上打个滚,一会儿又在书桌前假作一本正经看书;而我,走进了书房,百感交集,仿佛看到那个蜷缩在土坯房角落里读书的少年,那个用凿壁偷光激励自己坚持读书的少年,一路走着,渐渐走进了一片光明…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老百姓的日子真得就像吃甘蔗上楼梯——步步高、节节甜。我家的居住条件又有了质的飞跃。
2017年退休后,我和爱人从家乡龙口来到烟台,随女儿住进了400多平方米的三层复式洋房。让我们老两口最开心的还是那个能直接看海景的大阳台,女婿还特意为我们安排设置了一间专用的健身房。
更令我欣慰的是,女儿还专门为我设计了一间高雅、清静的大书房。整整四十年了,终于圆了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安静静的书房梦…
有一天,小外孙女问我:“姥爷,是不是住在老高老高的楼上就能看见星星的眼睛,听见星星说话呀。”我抚摸着孩子的头,动情地说,:“是啊孩子,你长大了还会登上月亮、登上火星,上面还有我们的五星红旗呢!”
回想我们家从当年的土坯屋、砖瓦房、二层楼房,再到高层复式新居,让我们全家从心底里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感谢我们伟大的党。
我少年的梦想如今已成了现实,而伟大的“中国梦”还在路上,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不依旧都是追梦的人吗?
作者简介:
王进利,笔名黄海,中共党员,公务员,人大代表。山东龙口人,烟台大学法律专业毕业。1957年8月出生,1976年6月参加工作,曾担任黄县乡城公社大王中学语文教师;乡城公社通讯报道员;乡城乡党委办公室秘书、办公室主任;乡城镇组织办组织干事、人事助理;徐福镇纪委副书记兼党政办副主任;徐福街道办事处综治副主任、工作片长、驻岛办主任;龙口市人大徐福工作委员会科级干部。连续多年被市镇各级评为各岗位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多次荣立龙口市、烟台市“嘉奖”和“三等功”。现为龙口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摄影家协会、北海文学、烟台散文协会会员,近几年,先后在《今日龙口》《烟台晚报》《北海文学》《烟台散文》及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大众文苑论坛烟台大众网、博爱韬声俊韬在线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发表新闻消息、通讯、诗歌、散文随笔等各类文章百余(首)篇,并多次获得各级组织颁发的奖品及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