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16:43:5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我有一个家,家有明亮的玻璃,整齐的桌椅,干净的地面;我有一个家,家里每天都有朗朗的读书声,亲切的鼓励,当然还有大声的呵斥;我有一个家,家里有二三十个带给我快乐、惊喜、难过的孩子们,也有相互扶持的众多老师们;我有一个家,家有个响亮的名字叫班级。我这个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教育者、组织者,这个家的工作从我1998年毕业到现在干了将近二十年,我自认为每天重复着这样繁琐的工作,自己做的也挺好,但是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唠唠叨叨,自己感到身心疲惫,但自从今年参加了两次班主任培训才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多年来只做了这个家的“保姆”,自己的心态没有调整好,自己不舍得放手让孩子为这个家操心,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也有了爱班级这个大家的心,那么我们家也会那么和谐、进去,为了让这个大家出彩,我定从以下方面调整:
一、良好的心态——幸福的平台
当今时代是悟性的赛跑,积极的态度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亮,只要有了积极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其实细想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不同,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心态,拥有黄金心态比拥有黄金更重要。因为它具有点石成金的力量,现在正因为如此,我每天早晨和孩子们一起打扫检查卫生,并告诉孩子们这样不仅使我们的校园干净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还锻炼了身体,就这样孩子们由原来的应付检查变成了主动打扫,关键是现在打扫卫生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家”很少由于卫生扣分了。由于我阳光的心态也影响了孩子们,所以孩子们的各个方面突飞猛进。但是学习方面仍没有多大起色,每天为了学习差的学生费尽心思。有一次一下课我忙走进教室,看到一位老师在批评一位学习差的孩子,那位老师还没走,我也跟上去继续批评,此时孩子那稚嫩的小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当我看到这忽然想,这孩子只是比其他孩子学习差点,其他方面都不差,如果老师每天都批评他,孩子那颗自信、自强的心不知何时被我那无情的批评攻成自卑的了,那多可怕,想到这我沉默了很久,我决心不再因为孩子学习差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对待,相反我还要用更多的时间和关爱去温暖他,呵护他,引导他,让他们重新看到阳光和自信.我现在每天把那重复的工作当成了一次次体验幸福的平台,那是我有全身心的爱迎接每一天。
二、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
作为一个班级都有规章制度,我很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身教来号召和感染学生,作为班主任的我,每节课都强调不要乱丢垃圾,可孩子毕竟是孩子,垃圾仍然是每节课都有,自从转变思想后,我便强调边和同学们一起捡垃圾,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孩子们只要看到垃圾都争先恐后的把垃圾捡到垃圾桶里,我们的“家”是多么的干净与和谐,孩子们感到我和他们一样,认真写字、学习、读书……孩子们的心不知不觉和我靠拢,我这个“保姆”工作轻松了,但班级这个家的各项工作井井有序。
当然仅靠这些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要想孩子们的心向我敞开,我还需要用诚心、爱心、耐心打动他们。
我们老师在教学时都知道因材施教,作为班主任的我决定弯下腰和孩子们交流,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不生气,我采用不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而是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尊重对待对方,并获得孩子们的尊重而不是惧怕;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因为倾听是连接心灵的桥梁,为此上体育课我和孩子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打扫卫生,秋天落叶多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打扫,我还利用打扫卫生和孩子们比赛,在这次比赛中孩子们不仅学会打扫卫生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教会孩子们学写卫生大PK的作文,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班级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学习差的同学,时时关心他们,用微笑、抚摸和亲切或幽默的话语,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班里的规章制度和任务,他们都很乐意去完成,这样还愁他们不进步吗?这样的大家不正是我们师生所期盼和渴望的吗?
三、大胆放手——懒惰的魅力
以前我是这个家的“保姆”,对待班级管理“事无巨细,每必躬亲”,这样自己累不说,还惹得孩子们反感和叛逆,学习后,我决心学会放手,做个懒惰的班主任,如何做个懒惰班主任?我决心先培养一批班干部,让班干部放手去干,在班干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再来找我,我们一起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先从少放手在逐步多放手。为此我们班专门设立了,诵读、室内卫生、室外卫生餐厅卫生吧、餐厅纪律……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当然孩子们之间肯定有小摩擦,我都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我经常暗中提示他们工作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班级考虑,他们的矛盾不仅没有了,还增进了友谊,我还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竞争评比,培养孩子团结进取的精神,当班干部有了一定工作能力后,我便放手给每个孩子,每个岗位都实行轮流制,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但是班里还是出现了一个大问题,班内有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口歪目斜,卫生极差,孩子们歧视她,都不喜欢和她玩,为此我并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决定用我的行动来改变他们。下课,我开始拉着小燕的手一起上厕所,帮小燕打水,坐在她旁边吃饭,慢慢的班里的孩子都愿和小燕玩,经常帮她上台阶,打水、上车等,孩子们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件事,孩子们有了爱心,班级里一片和谐,此时的我悄然无声地退出,我就可以“偷懒”我在循序渐进的懒,不知不觉的懒中给予了必要的指导、约束和规范,给孩子们施展的空间和机会,给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配合,相互团结,相互锻炼,我那“巧妙的懒造就了孩子们的勤”。
此时此刻,我可以大声响亮的说:“我这个保姆正式退休了”。我非常骄傲,因为我有一个充满了团结、感恩、和谐、进取的家——班级,我爱我“家”,我更爱家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