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 13:44:13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大中小】
民以食为天,这话不假。早餐,既要唤醒清晨的首道味蕾,又要为上午的打拼提供充足能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忽视的。
烟台人的早餐也还算可以。虽没有江南烧麦茶点的精致婉约和西北拉面泡馍的粗犷豪爽,但也有日渐崛起、品质保证的本土企业—中国快餐30强之一的蓝白连锁和业已形成规模的京都馅饼等餐饮企业。豆浆、油条、馅饼、包子、粽子、米粥、小菜、茶叶蛋那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经营方式也是各种灵活,堂内就餐、窗口零售、网销外卖、餐车作业相结合,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可。除此之外,街边临时摊点儿的肉夹馍、豆腐脑、鸡蛋灌饼、油条炸糕、骨汤馄饨也算是各种丰富,有特色的小吃也深得人们喜爱,只可惜卫生条件的确不敢恭维,且不说未知的加工地点,风起尘落成品里也是添了料儿。
记忆中早期政府放心早餐工程中曾经还有另外一家餐饮连锁,那是由着装整齐、训练有素的员工和清一色不锈钢配送餐车组成,没有营业网点用房,全部分布在大街小巷或是居民区自成一景,从天未放亮工作到市民上班前夕。露天售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坚持始终如一,在方便了市民的同时个中辛苦也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后期不知是因为企业转型还是什么原因,街头做了几年便不见了踪影。
当然,做大做强者也不乏有之。胜利路“铁记拉面”总店普通的2两热面从九十年代的每碗2元一直喝到了现在的10元,店堂内那口大铁锅里浓郁的汤汁永远都炖着满满的牛肉,热气腾腾,散发着自然的香气,秘制的辣椒油也始终有着那种独到的诱人滋味。头天晚上喝高了胃不舒服的人们早晨到店,叫上一碗暖暖的牛肉汤面缓缓下肚,整个人貌似立马就会神清气爽、满血复活。南门外“所城老馄饨火烧”更是深得周边居民喜爱,那大槐树下的人们或坐或蹲或站,一碗热气腾腾的洋葱肉馅馄饨加上一个刚出炉香喷喷的肉馅发面火烧早餐也就痛快解决了。随着城市建设或是店面升级上述两个店铺已先后迁入新的商业网点继续经营,环境、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一定提升,铁记拉面甚至还开了若干分店,生意也是红火。
如果说早年的永和豆浆让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油条豆浆的应有品质,那肯德基的帕尼尼、麦当劳的猪柳蛋汉堡则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风情。如今,豪佳香牛排、李先生牛肉面等餐馆供应的各类茶点、套餐,品质、口味、风格也是独具特色,只是价格相对会略高一些。与上面的其他店家一样,橱窗上时常会有些促销海报引人驻足观望。
早餐品种、形式的多样化给百姓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也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年轻人熬夜睡得晚或不吃或上班途中顺手抓些对付着,调休宅在家里的还可以懒懒地叫个外卖,也算是支持了小哥的工作;中年人家里有上学孩子的肯定是要仔细地想、认真地做,口味、营养也必须考虑全面;孩子大了二人世界的,这时节一个麦穗状萝卜丝、虾皮或是白菜、豆腐、粉条馅大包子加袋奶也就利索解决问题了,当然男人依然是餐厨主力,相对女人来说或许做的会缺少些花色勾勒;时间充裕又有生活情趣的中年人大多会买台专业烤箱,备足全套模具,再下载个爱烘焙、下厨房等诸如此类的手机APP尝试自己做些糕点西餐,杜绝色素、香精,足以保证了营养和健康;老年人相对就能舒缓些,简约的自己熬个粥煮个蛋,奢华的发个海参再来点儿花色面食,然后就是非鲜牛、羊奶不喝,独居的蹒跚着挪到店里吃的也是津津有味。
一个家庭,谁主动承担起早餐义务,彰显着亲人间的奉献和关爱,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一个企业,无论是兴旺一时还是持久发展,也都饱经顽强拼搏和奋力进取的创业历程,凝聚着千辛万苦和磨炼无数。
港城早餐即景,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幸福而又充满人文情怀...(作者:李文军 陈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