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研究  >  理论成果

杨鹏程:新时代培养记者的新思路

2020-10-16 08:41: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新时代培养记者的新思路

  ——评《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与写作》

  鲁东大学融媒体研究院 杨鹏程

  融媒体时代,H5新闻、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VR新闻等各种崭新的新闻形态相继呈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然而,处于融媒体时代的记者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传统的新闻业受到新型媒介技术与市场的冲击,面临着生产模式的变革与重塑;而新型媒介技术与市场又在推动非专业人员从事新闻生产,假新闻、谣言等信息在网络泛滥成灾,不利于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新闻记者也在变革创新与坚守传统之间艰难探索。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从融媒体语境中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新闻,并准确把握变革创新与行业传统之间的量度,提升自己在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业务水平,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

  要想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记者,首先就是要了解我们所处时代的媒介环境是怎样的,它对新闻业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未来的新闻业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本书共分为新闻基础、新闻采访、新闻写作、重要新闻形态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紧紧围绕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与“不变”展开了论述——环境在变,技术在变,受众需求在变,传播方式在变......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不变,基础实用的新闻理论不变……本书能够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我们所生存的媒介环境的真实形态,帮助学习者认清媒介环境对新闻业的影响,引导学习者清楚认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流程,由浅入深地阐释了融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应知却未知的知识盲区,并对未来的融媒体报道做了展望与预测。

  书中强调要传承新闻传播传统基因,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在新媒介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压力驱动下,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所需的流程更加复杂,新闻工作也更加繁重,但最不应当忘却的就是新闻传播的传统基因。我认为新闻传播的传统基因应该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新闻工作者,并将之作为认真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源泉与动力。传承优秀的新闻传播传统基因,也就是为在融媒体环境中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中在对新闻理论的论述过程中很好的体现了新闻记者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为学习者展现事实,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书中整合梳理了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原以为读起来可能会有些吃力,但真正读起来就发现本书简单易懂。本书不是对理论的简单堆砌,而是为学习者讲述传统理论的同时灵活地结合当下媒介环境,既有基础理论,也有前沿学科知识,内容丰富,案例多元,框架完整,详细阐释了我们如今所处的新闻传播的环境是怎样的,新闻理论是怎样演变的,在新旧理论更替中,将理论的精华部分与当下媒介环境相结合并作了新的诠释,便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规律,深刻地指出了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

  书中并未直接对新闻基础理论的概念给出标准定义,而是摒弃了传统书籍直接下定义的叙述方式,并进行追本溯源。书中通过介绍新闻理论相应的发展过程,客观还原了新闻理论的真实面貌,让学习者深刻了解每个理论背后的故事,引导学习者明白每个新闻理论所对应的范式,使学习者能够深刻体会该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是什么,启发学习者去探寻新闻理论的源头,让学习者不仅可以知道“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什么”。例如书中引入拉斯韦尔、施拉姆等一些学者的经典理论,引经据典,内容详实,既回归了经典的理论,又追溯到理论的源头,还能深度探究该理论在当前环境下的可适用性,形成了完整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图景,避免读者因为片面认知引起的刻板印象而造成对新闻基础理论的误解,培养记者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从源头上避免在今后新闻业务实践中犯下低级错误,进一步提升记者的整体水平。

  另外,书中这种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来探寻新闻基础理论、追溯理论源头的方式对于我进行学术研究也有很大的启发性。我们在阅读其他一些书之后的知识层面几乎就只能停留在是什么上,而缺乏对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不利于探索精神的养成。在本书所特有的对新闻基础理论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的指引下,让我对今后的理论研究有了追本溯源的想法,以期对某些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渴望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未知的学术世界。

  相比其他书籍,本书的展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书中拓展阅读和案例赏析等部分采用了扫一扫二维码的形式,实现了纸质书与新媒介技术的完美融合,向学习者展现了融媒体时代新媒介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学习者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内容,就可实现从课堂时空到现场采访时空的“窗口”转换的动态化,可以让我们从网络提供的不同场景中阅读到丰富的内容。学习者畅游在本书建构的多元采访时空,沉浸在优秀记者的专业素养所营造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开拓眼界的同时,激发学习者对提升个人新闻业务能力的渴望,激励学习者养成“见贤思齐”的上进心,以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业务能力。此外,拓展阅读和案例赏析等部分在书中给出一部分内容之后,需要学习者使用媒体设备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查阅感兴趣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未知信息的品格。如拓展阅读中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院吴惠连教授与清华学生的对话内容,讲述了该教授如何进入新闻界,真实再现了教授与学生的对话,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既是对场景的再现,也是对教授真实经历的展示,能够让学习者学习到教授进入新闻界的经历,也能从教授身上学到难得的专业品质。

  书中的拓展阅读和案例赏析等部分包括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使学习者深刻体会到优秀新闻作品的魅力,加深对如何完成一部优秀新闻作品的认知,在品鉴优秀新闻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模仿能力。英国行为生态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了模因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的核心概念是模仿。学习者可以在对优秀新闻作品案例的模仿中找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与优秀新闻作品的差距,进而弥补自己的不足,弥合由于工作经验、个人经历等原因造成的知识鸿沟,并适应融媒体时代写作的节奏。

  融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方式让学习者的注意力十分有限,要想让学习者在拓展阅读和案例赏析等部分真正体会到优秀新闻作品的魅力,需要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进行不断地精准筛选,才能筛选出吸引读者注意力、适合学习者阅读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本书中所引用的拓展阅读和案例赏析等部分极具吸引力和代表性,这也能体现出本书作者在筛选优秀作品时,对本书所倾注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

  在章节后的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十分灵活,每道题都对应着前文中所述的理论知识,注重对前文所讲理论的实践,可以更好的帮助学习者重温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巩固前文所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章节后的问题结合新的媒介环境,而不是死板的对前文内容的提问,有利于引导学习者对有关的理论内容作深度思考,培养学习者的发散思维。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者可以在书本中学到很多优秀记者的采访经验和采访技巧,书中将优秀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用到的一些经验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样就能够让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少走弯路。当然光“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书本中没有的问题,这时候还要依靠个人扎实的新闻专业基础功底和随机应变的反应能力,并慢慢积累适合个人和顺应时代的工作经验,进而不断提升新闻实践能力。书中的新闻背后板块还为学习者讲述了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有助于启发学习者在新闻实践中养成独立思考、抓住报道机会等应当具备的素质,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新闻记者要扎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增强“四力”对新闻记者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准确把握新闻业变革创新与行业传统之间的量度,为新时代培养新记者提供了宝贵的新思路,既让学习者清楚认识了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变”与“不变”,帮助学习者打好坚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又深度结合新的媒介环境对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作出了创新性的探索,让学习者了解了当今时代以及今后新闻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新闻记者的教育提出了创新性的理念。

编辑:刘文琼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