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5:17:10 来源:烟台散文 【字号:大中小】
春风轻拂,桃花摇曳,在那个惠风和畅的春日里,我失学了。
骑着大金鹿自行车,载着捆成长条状的破行李,晃晃悠悠的,我告别了11年的寒窗,回到了小山村。
妈妈很惊奇,问我为什么,我忽然有点烦,不愿搭理她,把自己丢在床上,望着报纸糊的天花板发呆。俄而,妈妈轻轻走进来,喟叹一声,悄悄离开。
爸爸从山上回来了,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挪到他跟前,期期艾艾地说,爸,学校高考预选,我……我没通过。所以……所以就……爸爸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走进厨房洗了洗手,我凝视着他的背影,陡然发觉他的身体有点发抖。他回头,说道,上炕吃饭吧。
这顿饭,有鱼有肉,但是,我却如鲠在喉,食不知味。爸爸看了看我,淡淡地说,下午你和你妈两个把几袋化肥推到前沟的苹果地里,我去帮别人干点活儿。我连忙点头。
妈妈借来一辆独轮车。一人一辆,我的小车装上四袋,妈妈的三袋。推了一会儿,我感觉双腿发飘,手心里火辣辣的疼,浑身冒虚汗。妈妈似乎感觉到什么,回头关切地说,要不,休息一下?我甩甩额头的汗水,咬着牙说,不用,妈,我能行。
好不容易快到苹果园了。一条上坡路横亘在面前,坡度大约为30度,路面坑坑洼洼,不到半米宽,路旁全是荆棘,我倒吸一口冷气。
妈妈推,我拉车。在车头拴上白色的麻绳,打成死结,套在肩膀上,又在胳膊上挽了几道绳花。“嘿”的一用力,独轮车缓缓移动,每爬一步,都艰难无比,麻绳狠狠地勒进我的肩膀,疼痛钻心,似要将我的右肩硬生生拽掉。
我弓起身子,狠蹬地面,双手紧紧抓住绳子,拼尽浑身的力气死拉硬拽,一会儿,汗水如注,模糊了眼睛,湿透了全身。猛然回头,矮小的母亲,竟然趴在化肥上,死命地往上推车。我只感觉心里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同时,揪心扯肺的巨疼,漫漶全身。抹一把脸,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
休息片刻,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几乎是爬着将四袋化肥推到地里。随后,一头扑在如茵的青草上。久久,久久,不愿起身。
洁白的苹果花开满山坡的时候,我已经在家里劳作一个多月了。所有的农活,悉数“尝遍”滋味。我戴着破草帽,遮住越来越黑黝黝的脸;低头弯腰在小巷胡同里疾行,不理会那些鄙夷的眼神和尖锐的嘲笑。像一只受伤的小狗,茕茕孑立,彳亍在村街上,夹着尾巴,快快逃离。
一天晚上,爸爸对我说,队里缺一个小工,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干活吧。
我愣了愣,木然地说,嗯。
爸爸是村里的建筑队队长,是大工,干活麻利、漂亮。我专门负责“伺候”他。手忙脚乱地和好水泥,三两下积到黑桶里,一路小跑,送过去,还是不赶趟。和的水泥,不是厚了,就是稀了。爸爸也不训斥我,只是让我多跟其他小工学学,我就留意他们如何操作,然后如法炮制,果然大有长进。水泥不稀不厚正合适,然后我将两个黑桶,轮流使用,慢慢地,跟上了爸爸的节奏。
不到一天,我的手指根处,全是水泡,亮晶晶的,我咬牙坚持。
那时,刷墙用石灰,把石灰块丢进水里,“嗤嗤”冒烟,泛起一个个咕嘟嘟的水泡。尽管戴着粗线手套,但是,石灰水的腐蚀性实在厉害。劣质的粗线手套,和没戴没啥区别。片刻,手就泛白了,皱皱巴巴的,水泡全部瘪了,裂口了,一沾上石灰水,疼得浑身抽搐。不敢握紧铁锨,只好用手指虚握,别别扭扭地继续干活。
晚上,跑到热炕上,呼呼大睡,也不管手心疼得要死。朦朦胧胧中,只感觉手心倏地刺痛,随后,麻麻的,凉沁沁的。醒来一看,手心处搽满了红药水。
结痂,剥落,腐蚀,结痂,剥落,反反复复,正像农村的日子,庸常平淡,日复一日。昔日的澎湃热血,凌云壮志,渐渐冷却,淡化,消逝。
五个月后,正当我逐渐麻木,小姨夫突然来到我家,说给我在城里找了一份工作,是合同工,去电业局当电工。我看了看满手的茧子,点头应允。说好第三天,小姨夫过来接我,谁知,第二天,二姨夫骑车跑来,大声喊道,S中招收复习生,可以去复读。电视台上播放的。末了,一迭声的催促,快去快去,今儿就去,报名截至到明天。父母心动了,问我的意见,我想了想,伸出手去,说道,给我600块,我想试一试。
报上名后,我独自跑到村里最高的山顶上,用尽全身力气喊道,我又能上学了!我又能上学了!喊着喊着,突然,泪流满面!
金秋九月,我终于踏入阔别半年之久的学校,虽然不是母校,却感觉说不出的熟悉和亲切。班主任衣老师告诉我,班里总共42人,你的入学成绩排名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一个美术生。言外之意,其实我就是倒数第一。衣老师让我心里有数。我虽然吃惊,但是依旧笑着对他说,衣老师,我会坚持到底。半年来,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不轻言放弃和善于动脑。
半年后,学校举行高考预选,我顺利通过,十个月后,我拿到了LD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考分数是512分。全班42人,录取24人。
感谢那段狼藉的日子,让我产生莫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感谢那段狼藉的日子,让我不轻言放弃,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感谢那段狼藉的日子,让我时时警醒自己,不能懈怠,砥砺奋进。
作者简介:林春江,栖霞人,烟台市散会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现就职于栖霞市庙后中学,热爱跑步和旅行,喜欢读书和写作。闲暇之余,背起行囊,踏上旅途,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倾诉于笔端,迄今为止,已在《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