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散文学会

林其兴:读书也讲盈科而行

2020-09-28 09:39:21   来源:烟台散文   【字号:

  我喜欢读书,渐渐把读书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天。似乎哪天不瞅上几眼,翻上几页,日子就不自在似的。林语堂曾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的确如此。年岁渐长,最能温润滋养、丰盈自身的,还是袅袅书香。每当夜深人静,一册书,一壶茶,一轮斜月挂窗前,杨载曰:“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便是最好的时光。读书不是乱读的,讲究一个循序渐进。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盈科而进不可或缺。

  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数年前的一个寒假,身体出现了小恙,每天卧在床上疼痛难忍,总在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把注意力转移,把疼痛暂时忘掉,还是读书吧。越是艰难晦涩、佶屈聱牙、需咬文嚼字的越好。书柜中放了一本王阳明的《传习录》,想以前数次拿起,数次又放下,总因俗事缠绕,难以静下心来走进去,索性就打开多年的尘封,啃它一啃。

  果然还是那熟悉的艰涩。进去一头雾水,字字如阅天书。好在自己能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查阅,一句一句地琢磨,一段一段地整理笔记。从头几天的恍惚入梦,慢慢理出了一些头绪,但也终是似懂非懂。诸如“心即是性”、“心即是理”、“精一”、“心之本体”等等,就如同工科的一些专业术语,甚是陌生。那时候就想,这个明代的大儒,能不能好好说话?阳明心学,皆是如此吗?这般流玄陷琐,于文字表面做崩溃人的功夫,其用意何在?身体上的疼痛确是忘了一些,啃天书好使。这个时候,有些东西也不知不觉沉淀于心中的某一个角落,悄悄地待了下来,只待未来的某一时刻,再钻出来冒一冒尖。阳明心学果真只在文字上有功夫吗?今日再回头,始知当初之稚。

  后来有幸参加了烟台市政府组织的“中华文化涵养师德”京师国培班。一年多下来,日日与经典相伴,时时聆听国学大师们的娓娓讲解,心中逐渐豁朗起来;以往数年的零碎阅读也逐渐串联起来,“秋水共长天一色”,那先前走过的诸多弯弯曲曲,心存的种种疑惑,如今一日清似一日,要长胡子先成人嘛。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五经一路读下来,始知一脉相承之要。儒家文化,不读《大学》,不得其门;不读《中庸》,难解中和;不读《论语》,少悟忠恕;不读《孟子》,何谈性善仁行……先秦、春秋、汉唐、宋明,儒学是一条浩荡长河,孔孟、韩愈、程朱……先贤哲思纷至沓来,阳明心学也只是入海口的一行扬帆,未知其始,怎得其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传,贯通其中,每日体悟,再读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虽离“精一”尚有很远的距离,但与往日相比,已不再是“啃天书”的心境了。

  《传习录》至今依旧摆在案头,可随手拈来,不知已翻了多少遍,每次都有新感悟。今日再读王阳明评孟子之“操存舍亡,出入无时”,便觉如一盏清茗,入口即化,绵软悠长……当初书本上是标注了留作以后再读的记号的,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冒将出来,袅袅娜娜,不觉已芬芳了一腔心胸。万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读书也是一个道理,盈科而行。抛却功利,摒弃碎片,心思素简了,才能最终得到丰盈;当某一时刻出现阻滞难行之时,不妨放它一放,我们本以为都忘记了,但烙在骨子里的沉香,时刻都在,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林其兴,男,47岁,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烟台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徜徉于教育与文字世界多年,喜阅读,喜传统文化,喜音乐。近年来始有创作,或练笔,或慰情,多以生活感悟、岁月沉淀为题,书写半世浮华,尘埃人生。自己有文学公众号“一梦南柯与陌上花开”,发文百余篇。现为栖霞市亭口中心小学校长。

编辑:刘文琼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