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泛价值写作”下胶东散文的坚守和突围(代序)

2019-12-17 19:17: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胶东散文年选·文学评论】跃动的半岛——“泛价值写作”下胶东散文的坚守和突围(代序)

  文/焦红军

  焦红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当代散文》副主编兼《胶东散文年选》主编。主要作品:长篇历史人物传记《马钰传》、长篇散文《冰心与烟台》、散文集《结庐在人境》、报告文学集《中年的船,没有港湾》、文学评论集《写作其实并不难》和《榆下笔记——焦红军散文评论精选》等专著,其作品被《散文选刊》《新世纪文学选刊》《海外文摘》《人民日报》《联合日报》《齐鲁晚报》等转载和连载,在各级媒体刊物发表文艺作品评论文章达40余万字。曾获《人民日报》征文奖、齐鲁散文奖、山东省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烟台文艺奖、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胶东,是一个区别于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六余郡。胶东地区设立胶东郡,治所即墨(在今平度市东南,莱西市西南方),这是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个以胶东命名的行政建置。历史上的胶东通常是指胶莱河以东的地区,今包含烟、威、青三地,语言为胶辽官话。

  进入九十年代,在胶东半岛崛起了一支胶东散文作家群体,来自烟、威、青三地的散文爱好者,以文交友,因文学而相聚。山东省散文学会不失良机,于2013年在烟台养马岛旅游度假区创立了胶东首家“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该基地以“培育地域文学新人、弘扬胶东文化、彰显时代精神”为己任,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事业座右铭,从着眼地域文学文化发展的需要,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会员”为旨圭,致力于“胶东散文作家群体”的建设、培育、服务与推动,走出了一条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学发展之路。六年来,在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的引领下,在以“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为导向的非虚构散文创作理念下,来自胶东各行各业基层文学写作者300余人加入了省散文学会会员,向省以上媒体推送各级会员作品400多篇,入选作品就达200多篇,在胶东在线年选专栏、胶东散文年选公众号平台推出会员作品1500多篇,并在中国最大的中文报刊在线——博看网上线,举办线上线下散文名家、会员集体采风交流活动达百余次,出版“半岛散文家丛书”“胶东作家文丛”,各种作品选集、合集、文学理论性专著21部,累计发放征文奖励达50余万元,并投资十六万元,连续3年编辑和出版了胶东散文大型选本《胶东散文年选》,打响了品牌保卫战。

1_meitu_1

  进入新时期以来,作为文坛的轻骑兵,散文写作也以其民间性、平等性、自由性、普适性、进入全民写作的视野。在这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天早晨起来,数不尽的微信、纸媒、公众号轮番上阵,车拉船载,无止无休,说这是一个散文大爆炸的时代,也非虚言。这只是散文乱相的一面;另一方面,加入散文写作的大军逶迤不断,浩浩荡荡,题材千人一面及同质化现象也愈演愈烈。基于散文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扁平化和数以亿计的民间写作群体,我们把这种散文民间、底层写作称之为一种“泛价值写作”。

  在这种“泛价值写作”下,作为一个纯粹的民间散文写作群体,在一无社会和部门资金投入,二无文化人脉,三无运营策划引领的情况下,要突破零打碎敲、无人问津的创作现实和极为有限的写作资源的投入,从固化的社会层阶,走进公众的视野,变得愈来愈为困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过去几代人几乎都是通过期刊、评论家和文学史来塑造自己的文学影响、文学地位的,可如今,这个由期刊、评论家和文学史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文学机制,在“八○后”这代作家以及更年轻的作家身上,似乎解体了,代之而起的是由出版社、媒体、读者见面会所构成的新的三位一体的文学机制。”(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语)

  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创新。他们依靠当地社会文化示范企业,进行合作共赢,深度融合的文学创新,大力进行文学平台的搭建和投入,除了做策划、搞活动、发作品,还注重胶东散文创作群体在现实创作实践与理论深度的结合与探索。在实践和发展中,他们认识到:在网络时代,地球是平的。人人都是新媒体、发言人,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崛起,这必然会带来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将会带来平等、即时、互联、互通的改变。写作、出版都将变得简单、直接,不再神秘,向死而生、回归心灵、回归自然的自由、私密、灵性的凡人写作,必将成为滚滚红流。由此出发,散文已经成为广大社会阶层所共享的文体、专业以及业余阶层群体写作上的共同语言。散文创作重在参与、坚持写作之外,更重在理论的总结与研究,坚持散文的原创性、民间性、独立性和包容性,以作品文本说话,打破圈子、走出围城、远离灯红酒绿与娱乐喧嚣,已经是胶东散文民间写作者的实际行动和共同追求。为此,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胶东散文年选》编辑团队,以举办各种文学采风活动服务社会和企业为中心、以出版推介文学新人和年选作品为导向,积极探索网络形式下胶东散文写作群体的办会特点,依靠自身发展势力,自主投入、滚动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一方面打破物质和传统的制约,利用现代出版发行信息技术、整合网络新媒体、评论研讨活动交流等文化要素,以出版为龙头,推陈出新,不遗余力,相继推出了《烟台四季》《灯塔》《山与海的情怀》《夏荷教育手记》《四重视角下的教育世界》《岁月如歌》等半岛散文家文丛丛书十五部,让大批基层优秀作者走上前台,与鲁东大学文学研究院、黄海数字出版社,举办了“王婷婷《四重视角下的教育世界》新书发布会”,与《齐鲁晚报》合作,推出了重磅精品“胶东散文作家作品选登”栏目,连续三年编辑和出版在胶东富有影响力与关注力的“胶东散文年选”文学品牌,一百多名优秀散文作者从这里走出,八十多名作者的散文作品登上了省以上的大报大刊,如肖丽、范雅琳的作品被《海外文摘》选载;胡容尔的作品被《学习强国》转发;于喜京、王敬、王永武、丁春花、王晓萍、姜善香的散文发表于《当代散文》,姜海、慕然、姜雪梅、岳立新的作品整体亮相于《齐鲁晚报》胶东散文作家作品专版;姜海、贺宝红、岳立新、李海粟、张丽娟、刘明华、梁绩科等二十多名胶东散文作者的作品入选《川鲁现代散文精选》;乔洪涛、牟民、王景贤、张存灿、衣洪辉、柳华东、北芳、单体舜等十多位省散文学会会员的理论创作文章被收入《百名作家谈创作》;刘郁林的校园散文系列、刘玉涛的莱国文化散文写作,姜海的龙口北皂村人物系列,都以独特的地域化写作风格,受到了读者的关注。

  另一方面,基地上下,团结协作,研究办会规律,围绕学会发展,建章立制,探索创新,以全方位服务会员为第一要务,搞活动,谋策划,在创会中谋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9年6月,山东省散文学会与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烟台世达置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胶东首个“川鲁散文家世达创作基地”顺利挂牌,走出了一条异地学会企业搭台,以文联姻、文商结合、良性互动、交流学习的新路子,目前已编辑出版大型散文选集《川鲁现代散文精选》第一部和第二部,共收入川鲁两省240多位当代著名散文家和中青年优秀散文家的精品佳作,在全市六个县市区发展成立了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养马岛创作之家”“福山创作之家”“龙口创作之家”“莱阳创作之家”“蓬莱创作之家”“山东安德利集团创作之家”“烟台燕山文化创作之家”等八处创作之家和一处胶东散文书院,与山东安德利集团、烟台世达置业有限公司、烟台亚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烟台福地传媒有限公司、莱阳市作家协会、龙口市文化和旅游局、下丁家镇政府、福山区委统战部等社会机关名企举办了“关注母亲河世达杯采风”“福山蛤卢寺佛教文化笔会”“安德利集团崑龙温泉采风”“山东散文作家进百镇走进下丁家创作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梨乡莱阳省散文会员联谊大会”“蓬莱文成城堡联谊活动”“《当代散文》胶东重点作者座谈会暨福山创作之家福地文化采风行”“省散文胶东文友全真文化昆嵛雅集”等十多次丰富多彩的采风联谊活动,其中“龙口市下丁家镇”被山东省散文学会授予“山东省散文作家进百镇(乡、街道)示范基地”,这也是烟台市第一家由省散文学会授予的“山东散文作家进百镇创作示范基地”。撰写各种采风文章140多篇,在《齐鲁晚报》《烟台日报》《山东工人报》和《人民日报》数字网、《大众网》等二十多家报刊站发表,为弘扬胶东特色文化,做大做强地域旅游经济和文化品牌,摇旗呐喊,把脉支招,予以高度的文学支撑,唱响了网络形式下胶东散文民间写作和跃动发展的主旋律。

一、不得不说的民间底层散文写作
之所以提出民间底层的话语写作,是相对于体制内、宏大叙事和精英文化、高大上等状态而提出的概念,民间、底层的特征就是感性、浑浊、向下、基础、庞大、不确定、草根。当胶东散文作家群中,一个个年过五十、迄将六十的作者将自己的文稿投入我的手中,有的甚至是各地文友的多方接力和介绍,我已经有些屏住了呼吸,我不敢相信,是什么精神和推动,让居于胶东半岛的50、60,甚至30、40的作者,让其稿件纷至沓来。我慨叹胶东文脉的水急流深,我惊讶胶东作者的满腔豪情,我祈福胶东散文人写作上的生机无限,我欣赏胶东人的繁世人生。今年已经五十六岁,在天津新区照看孙子的王玫是一个典型的六零后,从她的履历中可以看出,她青春时辗转多个乡镇的轨迹。在乡镇时从事过新闻报道,这也正是那个时候有才华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重彩之处。正如她在发给我的短信所言:“因为要照顾父亲、带孙子,常常无暇看手机,若不是因为太热爱文字,也不至于这个年龄还这么上进。”从她的短信中,我想到了今年八十有一,深居京城几十载的胶东文化名士杨悦浦,因为对家乡的一往情深,至今还在砚边笔耕,热情高涨,人生豪迈的处世之道;我想到了今年已经七十有四的威海作者张存灿,退休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岁月如歌》一书,并付梓出版;想到了青岛退休工人的散文写作者,自称是“山人”称号的刘先凤,她人虽居青岛,工资收入也并不高,她写给我的微信中,文字中透出的那种向上昂扬的生活精神、鄙睨于金钱的高节,令功利的以金钱为万能的男子含羞。这样的作者,在胶东散文作家群体中,不下几十个。在他们身上,我深感文学的包容、文化的精神、文字的传承和文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力量。

搞散文创作不能有功利之心,像来自胶东散文作家群里有一群人,心无旁骛,持之以恒,贵在坚持和行动。龙口散文作者杨福恒在企业基层工作,一天三班倒,36个小时没法开手机,但他一下班就读书、写作、研究,他写的游记散文《淘金小镇》,有血有肉,有板有眼,写出了黄金小镇的味。还有一个乡镇幼儿园的陈红花园长,以前是走小说的路子,刚开始写散文,就是不服输,大半年一连投了不下七八篇,终于博取百家所长,写出了《二月会》,写出了地域性,写出了趣味和价值。我就是这样被大家感动着、推动着前进。以前会怀疑文学有什么了不起,现在通过胶东散文会员不耻下问、挥汗如雨的散文写作,让我再也不敢怀疑了。还是那句话:你写就有价值,你写就是存在。青岛作者刘先凤是在企业做财务工作的,退休后操笔,善用各体,她的诗词如织女飞梭,灵动潇洒,而她的散文随笔像《云之逸》写得文采飞扬,《茶之味》写得厚实,《我的父亲》又写得实在,细节运用恰到好处,人物形象丰满,对一个退休写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可贵的收获!

2
底层写,写底层,这是胶东散文群体底层写作的基本面貌和特点。
底层写。2010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其后的《出梁庄记——梁庄在中国》两部非虚构散文,以及2015年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到底看什么?》,都是以社会调查、真实记录、返乡笔记、个人记忆的形式,观察山坳中的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呈现出对乡村中国在当今中国工业社会、网络社会、利益社会发展中的凋敝、破败、转型和思考,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各种芜杂的社会文化信息。这种观察相当多的是来自于以学者、专家、知识界自上而下的俯视而诞生。作为底层文学爱好者、散文写作者的一员,至今仍在革命老区临胊某建筑工地打工赚钱的王金健,他以个人经验为写作个案,为我们写来了非虚构散文《嫂子》,他为我们揭开了一些在农村还不为别人所了解和熟知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现实。作品中描写的嫂子是一个多多少少带有智力低下的残障人,文中提到的她的迟钝、隐忍、无言、听话、顺从等等,我们都可以视之为嫂子的美德。但是,一旦经历生活的跃变,嫂子跟人的出走,便成为生活中的黑色幽默。作者在作品中以冷静客观的笔调为叙述方式,向我们做了全景式的展现。作为写作的客体,作者既是文中的人物参与者,又是文章事实陈述者,作者没有以伪道德者的角色,对嫂子和事件的走向作以批判和做出某种结论,而是以生活本来面目,以情感为走向中发生的细节,让其客观自然地呈现。文章中嫂子命运中的幸与不幸,都强烈地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但在这关注点之外,嫂子作为残障人,嫂子的跟人出走是发自内心的,她是否有追求自己精神生活的权力,这又为当今社会生活伦理与法律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这也是《嫂子》的文外之音和世纪之问。不知怎么,读到《嫂子》,总让我想起安娜?卡列尼娜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女性的命运总是成为我们文学关注的题材和话题,读之令人百感交集,痛彻心扉。
王金健作为一个来自底层的散文写作者,他以散文为最基本写作形式,撕开农村场屋中最后的一角,胼手胝足地去观察社会,表现真实,思考命运,大胆尝试虚构与非虚构、经验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写作探索,这也是胶东底层散文写作者的新收获。
写底层。来自青岛多年在乡镇行政机关工作的史新文笔老辣,《傻弟老杰》,题材老旧、话题传统,这样的文字要推陈岀新,写得不人云亦云,而且要耐读、耐咂摸,没有点武八操,写岀来不容易。但史新独到的文笔,悠哉地述事,浓郁的农村生活描写,把傻弟老杰这样一个农村里几乎无人注意、无人知晓的小人物,一个在现代文学人物长廊里几乎不被注意到的灵魂,如实地写出来了,而且写得非常真诚、独特、立体,让一个农村傻老弟与世无争、心灵纯净、自然存活于红尘现世、虽傻实真的形象跃然于读者的眼前。我想,读了这样的文字,真不知道,让那些风尘中争夺名利、爱恨情仇的男女看了,不知会想到什么。好的散文,会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使我们暂时得以忘记人生的孤独,让我们在俗世不断下坠的灵魂,呈现出一抹乳黄色神性的光晕。读史新的文章如是。《傻弟老杰》全文从头至尾,似有一股真气运行,文脉畅通,之前读了几遍,今天又读,始觉:写散文,可以说,史新已经找到了散文写作的套路。
散文《轧伙》是胶东散文作家牟民的新作。他的《多收了三五斗》在获得2019年胶东散文年选最佳作品奖之后,出手不凡,又投来了新的参赛作品《轧伙》。《轧伙》一看题目就很亮眼,“轧伙”用烟台土话来讲就是“嘎活”,意味着两人搭伴,活着,共奔生计的含义。
《轧伙》讲的是发生在社会最底层的山村中,农村单身二叔与一个拖着痴呆儿子的农村病女人的从萍水相逢继而相依相伴到情定终身,再现了农村二叔作为一个普通人守护爱情、不离不弃、危难之中见真情的高风亮节和人性的闪光,演绎出一曲《心会跟爱一起走》的农村爱情故事大片。该文描写详略得当、叙说有致,尤其是文章中情景转换,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悠游老到、妥帖自然的写作技巧。
《轧伙》文末作者的插述和母亲的补述一节,犹见文章的功力,“几年过去了,那个叫二婶子的女人下炕了,跟着二叔一起卖糖葫芦。母亲跟我说,那女人跟你二叔赶得有福了,病轻了,能下地干活了。我说,好人有好报嘛。母亲点头。”如石落湖面,涟漪不断,意犹而未尽,也为本文增添了一抹精神的亮色。同时,作为题外之音,“好人好报”“多行善事、广积功德”“做事先做人”“重因果报应”的民间生存理念贯穿全文,也从侧面为广大读者凸显和传达出承载中国几千年农村传统的根基与文化源头所在。
从王金健的《嫂子》到史杰的《傻弟老杰》到牟民的《轧伙》,可以看出在以“源自生活、关注现实、言之有物、写真性情、体现社会正能量”为导向的非虚构散文创作理念下,这些来自底层写作的写作者不畏强手、激扬文字、勇于开拓的精神与风貌。
胶东散文的底层写作颜色斑杂,有农民、个人、个体经营者甚至是无业者,在这个群体中,也有冲出底层、跃居上流的企业创业者、社会成功者。现在服务于市机关的姜花就是一个从底层打拼出来的成功女性。之前,她自主创业从事过多项工作,在经历了人生的高峰低谷之后,人生也教给她很多。这个社会,没有可靠的社会福利作保障,男生女生似乎只剩下考研、考公务猿一样,余生才能让人心生安稳;经济不企稳,没有富爸爸,那只有当富爸爸的爹一途,才算是不白来世上一生。这已经是某种社会现象的写照。总之,如此拼经济拼青春的人生,别说男人都会很受伤,女人如花,只会伤得更可怕,从精神到俗世的肉体。所以,读姜花的作品《19年前我17岁》,读的都是满纸的眼泪。当网络经济时代、云时代的到来,杭州、贵州领跑全国的时候,大烟台,还在起早摸黑,在传统经济的笼子里喘息,一切只能愈行愈远。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好在,作者姜花从与这世界的漩涡的恶斗中,终于冲破出来。她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末期,第一代到城市里打工的农村女孩子,那时候我还是一个青春少年,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可爱的花儿开了、谢了、败了,没有多少女孩子会熬得出好彩头。姜花以自身个性的张扬,在时代中打拼,努力走出命运的漩涡,并用精彩的文字去祭奠逝去的时光、青春、爱情与过往,为我们呈现出不一般的感人的文字,这是生活的赐予,当然也应该感谢造物主的伟大。
王文忠是一个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广告业经理人,幼承庭训,有着一个读书人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说起与文忠兄的交谊,屈指堪惊,已有三十年矣!人生有几个三十年,文情、友情始终保持不变,我只能说不多。我与文忠兄同龄,他的生日比我大,年轻时即为相识。我在宣传部门摇笔杆子,他在一国营印刷企业从事文秘工作。文忠很好学,经常拿着一撂写作的稿子,找我请教,我凭着初生牛犊不畏虎之心,也给他指点一二,虽然同时我也拿着稿子跑到烟台北大街54号找报社编辑请教。其实,道理是相同的。那时候的机关,整天迎来送往,酒气熏人。“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可谓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年轻人在机关干,人生能见度很差,看不见什么前途,但我们俩作为刚刚步出农门的孩子,一切都是新奇的、积极的。人生向上的台阶,在我们的眼前蜿蜒起伏地展开。就这样过了几年,天有不测风云,文忠所在的国营企业关门大吉,他夫妻二人都失业下岗了。听说在印刷厂干的几个副厂长、车间主任都凭着原先的本事,干起了红火的小印刷厂,但王文忠一介书生,一个办公室小秘书,无人无靠,能有点什么活命的本事?我坐在机关办公室里,也为他捏把汗。瓦罐不离井,蒸盖坐上锅。凭借着聪明才智,王文忠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跑印刷,做广告,干外协。不几年,在广告行业打拼的王文忠,名声四起,并成为烟台首位国家级广告师。我干杂志主编时,特意安排采访过他,专版进行宣传报道,兄弟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我们感情与友谊的荣耀与见证。从下岗职工到名声在外的企业老板,从一个农村苦孩子到心系文化、奉献社会的社会贤良,王文忠走过的是与他人不同的道路。这与他的读书学习、思考悟性、家庭熏陶、性格人品都有着极相关的影响。王文忠办事沉稳,说话有声,待人接物有古风,在一起时,他经常和我谈起他父亲早年在内蒙的事情。那时候,他的九十多岁的老父亲还健在,只要看到我来找文忠,老父亲就会手拄拐杖,睁开整天眯缝的双眼,朝楼上喊“教授来了”。因为我出了一本书,文忠老父亲便以教授相称,我只是笑笑,其实我是什么教授啊,但是,我知道,这老头的造化不低,早年做过内蒙银行的会计,从中也可以看出文忠兄的家学和文脉缘源来。此次文忠兄的《关外散记》随笔,在他访亲、重走父亲工作之路的旅途的同时发来,我便关注到了。那几天,我把文忠兄携夫人访亲会友的图片转发到家人圈,我很开心,家人都很纳闷,人家王文忠带着妻子去满洲里访亲,你笑什么?我说,我笑什么,生为大丈夫,应做大丈夫事,王文忠是一个真男儿!这就是我要在这篇散记里所要说的。
王玫的散文《当日薄西山》,单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理解为人走茶凉人心的日薄西山、人之生命中时间历程的日薄西山,可贵的是,王玫以她深情的文笔、走心的文字,含而不露的写作技巧,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作者通过我们惯常可见的插叙、倒叙、叙述等一系列写作手法,是静水,也是深流般,写出了父亲一生的不凡:在学校教出来诸多从“最差班”走出来的大学生,但却没有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入高等学府,退休后,自己投入十多万元,写出了《战斗英雄任常伦》一书,得到也仅仅是不过万元的奖励。通过这些,一个心有大爱、富有情怀的老人形象,在读者面前跃然而立。通过王玫的文笔,我们没有丝毫感到生命的日薄西山,相反,却感到生命的可贵、亲情的温暖、珍惜当下的幸福与快乐。由此,我由衷地祝贺王玫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于喜京是在海阳一个偏远山村常年侍弄苹果地的农民,早年因为腿部的一点残疾,他失去了高考的机会。易曰:损有余,补不足。正所谓: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野鸡。在农村,于喜京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农民,也是农民当中的一个有知识的佼佼者。有一年,我曾经作为随胶东在线寻访基层散文写作者的采访团去釆访过于喜京。坐在于喜京家烧的烙腚的炕头上,于喜京谈起他的果树,道起他三村五乡闻名的果树修剪技术,于喜京变得喜笑颜开,像换了一个人。散文写作是另一个能让于喜京变得笑起来的话题。除此之外,于喜京会变得小心、木讷和沉默。文为心声。作为一个老实人的于喜京,也只有胸中的感情浓得化不开的时候,才会在孤独的深夜,拿起笔,在包苹果用剩的残纸上进行一个人的倾诉,就像一个退役的曾经的将军,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于喜京一个人的战争。孤独是普遍的人性,就是那次探访,我仿佛看到了人性的A面与B面。那次会面,我和于喜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聊了很多。比如,我和于喜京说,在写作视角和选材上,一定要高,高举高打,纲举目张;比如,散文语言可以跨界,以此探索,有所借鉴;比如,二老孔人物可以作为一个系列,做到农村题材的深挖,在一个地方打井,即使打不出泉水,也会掘进到湿泥。于喜京听了,很以为是,这是我与于喜京作为文友从心的交流。之后,于喜京发来了他的十几篇堪称“变脸”的个人散文佳作,像《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亮海大叔和杏林》系列散文作品,并被《当代散文》所全文推出。《誓言》也是于喜京多次与我共析,在几易其稿之后,发来的最新作品。他代表了于喜京的散文创作又跃上了一个新高度。作为编者,我最想说的是:看人家于喜京这散文写的,读了会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文笔!于喜京的散文美在语言,美在细节。从《二老孔和他的菜园子·瓜田趣事》到《杏林大叔的故事》直到本篇文章《誓言》,于喜京的散文汩汩流淌着一种人间的温情之美,散发着浓郁的民间乡村生活气息,而且这种温情之美与作者重在散文中的抒情性描写息息相关,这不仅仅可以看作是作者的散文写作特点,也是作者写作的审美追求。这对一个基层作者来说是了不得的,正因为这种追求,所以作者的散文创作短短几年,脱颖而出,自成一格。
以一个底层人的眼光写农村底层人物,于喜京找到了自己写作的灵感,写得得心应手。区别于小说的人物创作,散文的人物塑造重在以叙述为主,不去虚构情节,不去过多的描写,通过生活片段把人的个性化命运书写出来,同样有着小说的震撼及影响力。《誓言》中的三奶奶因为意中人的被抓壮丁远走,而受到刺激,只记得恋人的诺言,骑着大马,穿着军官服,回来接她,于是一辈子生活在这美好的期望中,在成为三奶奶后,依然存着希望,一等便是一辈子,不犯癔病,一个人人夸心灵手巧的奶奶,一时想恋人糊涂了,嚷骂“土匪,强盗”即是控诉,又是那么纯洁可爱,这也被村人和三爷爷所爱惜。那个会计的纸条,尤其感人,既给了三奶奶希望,又平息了她困惑。这个三奶奶是可爱的让人爱恋的,她的一辈子等她的他,也同样闪耀着为情海枯石烂的光芒,叩头的细节,可叹可惋可悲伤。《誓言》人物片段选择很贴切地紧扣性格,肖像,讲故事,突然的叫喊,母亲突然触碰三奶奶的敏感的神经,以及长锁爷爷的依顺,生动的画面,均为三奶奶性格服务。来自底层,发散着底层人的“瓜俊瓜俊”的语言,让人物个个鲜明,作者题材驾驭娴熟,结构严谨,没有废话,每一个细节都是生活的沉淀,得之灵感,也是观察的深厚功力。
来自青岛的基层作者王新昌的作品《请干部吃饭》也是一篇来自底层、自出新意的散文佳作。作者在文章中以亲历者讲述,写出了四十多年前,在农村一个基层农民,敏感把握市场的脉动,为探寻个体致富之路,寻求帮助,请干部吃饭的一段传奇故事。作为第一讲述者,作者不仅写出了一个孩子眼里一番所见,而且写出了父母为请干部吃饭,全家人的惶惶无计,忐忑不安,集体上阵和几多算计,写出了基层农民为求过活,请干部吃饭的几多无奈和辛酸。
在农村人物散文题材的开拓上,于喜京、史新、女作者王丽贤、宋文华、牟民、王新昌都做了很好的探索,慕然、姜海在城市人物散文的塑造上,笔力不减,拓宽了胶东散文人物画廊宽度与深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