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胶东散文年选】张华荣:从《活着》说开去

2019-01-22 10:08:04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胶东散文年选》主编焦红军点评活着也许是我们人类生命中最不容易阐述清楚的一个名词,有时候我觉的这个提问的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不亚于骑驴找驴、头上安头。所以佛家有时候问到此处,不是吃茶去就是野鸭子飞过了吗?要不就是呵佛骂祖、臭屎厥。余华很智慧,以文学的手笔创作写出了文学名篇《活着》。张华荣的从《活着》说开去,作为一篇随笔性的文字,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写成我们想象中的一篇读书随笔。(如果就此写下去,那真是很悲催的事情,谁能写过活着的作者即原主余华啊!)作者此时将笔锋一转,“曾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来之不易,活着就是一首诗,一首耐读的好诗。当人生的大河突然遇到险滩激流,命运的小舟在浪疾风高里飘摇不定时,怎样续写好这首诗?我的姑奶,一个在将近一百年的人生历程中走过风风雨雨的老人,常常浮现于我的心头。”不到几十字的插叙,便轻松的将主人公老姑奶推到了读者面前。在作者的笔下,老姑奶是俊秀挺拔的,笑声就是她的标致。“姑奶年轻长得很是标致,性格爽直,说话大嗓门,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声,常常大老远就能听到”。可世事无常,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憔悴难对满面羞。命运少有悲惨如老姑奶者,世界对老姑奶如此的不公:两任丈夫英年早逝,留下的是前后两任的六个孩子和一个被岁月之手摧残殆尽的老姑奶。

  但老姑奶又是顽强的,那咯咯的笑声,就是生命活着的见证。老姑奶的笑声在全文中反复出现了5次,在这里,作者将老姑奶的笑声作为文章的点睛之笔,作为阐释人生活着的意义与文章的伏笔,是意味深长的,这也正是作品的高明之处。读到此,读者自会感悟到:柔弱莫若姑奶者,坚强莫若姑奶者。亲爱的读者们,你当作者能够告诉你,活着还有什么终极答案吗?我想如果有答案,科学之神爱因斯坦晚年的思考也不会转向宗教。在这里,作者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莫过小过老姑奶的这个小人物的生活环境、家族家事做了一番描勒之后,发出了自己对老姑奶的生命猜想与对活着的咏叹。“活着,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和信念啊?!或许,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或许,她也愁过,也流泪,可姑奶,再难,依然是喊山似的声音,依然是爽朗的笑声。有时候我想,当一个人足以接纳生活中的所有苦难,她便站在了精神的制高点。柔弱的姑奶,就这样以一个女人的坚强,书写活着与生命的传奇。”生命有传奇,更多的是遗憾。“95岁的时候,姑奶走了。这个历经风雨人生却乐观坚强的老人,留在我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乐颠颠的走路,嘎嘎的笑声,还有,任何时候都要活下去的生命宣言。”当作者写到这里,活着作为一种向上的力量,从心底油然而生。对我们读者来说,活着的感觉、意义、追问与思考,已经不言自明,一篇好随笔,就这样轻轻的征服了我们!

  几年前,在自上而下关注幸福指数的时候,单位成立了几个社团,依据自身的爱好和需要,我选择了健身和合唱,却被担任学校读书社团团长。为了给大家推荐更多优秀的书籍,我关注了许多的读书平台,也就是在那时,余华的《活着》走进了我的视野。是同事家属在单位图书馆借的,红色的封面,微微泛黄的纸张,不是很厚的一本有些年头的平装书,两晚上就读完了。掩上书,那个经历人生重重磨难的富贵,连同与他相濡以沫的亲人们,家珍、凤霞、有庆、苦根等,便在我的眼前萦绕不去,我为他们面对苦难表现出的坚强而感染,更为他们的不幸而叹息。尤其主人公富贵,从一个纨绔子弟到最后只剩一头老牛与他相伴,人生的磨难与打击最后都化作一种力量让他活着,让人在含泪的微笑中感慨万千。苦难的日子里,眼泪是丰富和宽广的,但绝望是不存在的,任何环境下,人都要活着,好好活着,这是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感悟。后来,书还人了,但对这本书却念念不忘,便从网上买来一本,包装已改,黑色的封面,白色的书名,更多了一份肃穆与宁静,爱不释手,便把它作为我的床头书码在枕边,隔三差五翻上一番。每当我重温其中的某个章节时,一种源自心底的鼓舞与力量便常常提醒我活着的意义,我的心就特别沉静,哪怕刚刚经历了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这些年,遇上好友让我推荐些书时,我总是把《活着》作为首选。寒假里,我又把《活着》细细读了一遍,于我而言,《活着》已不仅仅是一本名著,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和生命意义的诠释。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来之不易,活着就是一首诗,一首耐读的好诗。当人生的大河突然遇到险滩激流,命运的小舟在浪疾风高里飘摇不定时,怎样续写好这首诗?

  我的姑奶,一个在将近一百年的人生历程中走过风风雨雨的老人,常常浮现于我的心头。

  姑奶年轻长得很是标致,性格爽直,说话大嗓门,最感染人的是她的笑声,常常大老远就能听到。20多岁的时候,由她的嫂子——我的奶奶做媒,嫁给了奶奶村的一个木匠。那时,木匠在乡下也算个手艺人了,嫁给木匠,生活应该衣食无忧了,大多人都这么以为。

  最初几年,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三个孩子相继出生,五口之家虽不宽裕也能解决温饱问题,日子倒也其乐融融。

  不料,安稳的日子没几年,她的丈夫便在生了一场大病后,撇下她跟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走了。那个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容易,可一个女人拉扯着三个孩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我暗自想,那段岁月里,我的总喜欢哈哈笑的姑奶,她的柔弱的肩膀,要挑起多少生活的重压,她的脸上,会笼罩多少愁云。

  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实在是无法维持下去了,三个孩子,其中的两个大点的,在最艰难的时候,甚至预备出去讨饭了!不到万般无奈,不是为了活命,姑奶怎会忍心自己的孩子走到这一步?

  活着,在有些时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即便再难,依然要活着。

  没读过一天书的姑奶,我不知道,她的内心要怎样的强大,才能扛起这苦难的日子。

  我的生性善良的奶奶,目睹她妹妹的困境,在常常接济她也没有大的起色的情况下,跟爷爷合计,又帮她找了一个人家,本村里一个家境贫穷却憨厚朴实的庄稼汉。于是,我的姑奶,带上三个孩子,又过上了有家有爱有奔头的普通人家的生活。姑奶,那脚步,又是乐颠乐颠;那笑声,又是爽朗醉人。

  三个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八口之家增添了很多欢乐,却也让原本拮据的日子更加紧巴。奶奶和爷爷,在当时的生活条件还过得去,依然一如既往地接济他们的要拉扯六个孩子的妹妹。常常在他们的外甥挎着半篮儿杏儿来走亲戚,送他回去的时候顺便捎上一升麦子或一升苞米。那个年代,一升粮食,也是一个沉甸甸的数字了。亲情,温暖了那个贫穷的年代,而活下去,点燃了每个人心头的希望之火。

  姑奶的一大家,和很多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一样,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经营着自己的日子。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也算得上比较幸福的一家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她的丈夫不幸在一次救灾时身亡,家庭的顶梁柱又轰然倒塌。我不知道天空失去了太阳的姑奶,怎样在漫漫长夜里看见一丝光亮……领着两任丈夫的6个孩子的姑奶,又开始了一个女人艰难而又艰难的日子。

  活着,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和信念啊?!

  或许,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或许,她也愁过,也流泪,可姑奶,再难,依然是喊山似的声音,依然是爽朗的笑声。有时候我想,当一个人足以接纳生活中的所有苦难,她便站在了精神的制高点。柔弱的姑奶,就这样以一个女人的坚强,书写活着与生命的传奇。

  后来,孩子们都成家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她满可以轮流到儿女家住,安度晚年。可往往只住了几天,她又回到自己那简陋的家。听父亲说,有一年,下大雨的时候,那门楼都坍塌了。那残破的老屋,头发花白的姑奶,也许,只剩了那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爽朗的笑声便是活着意义的最简单的诠释吧。

  再后来,她的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先后离她而去,年事已高的姑奶,独自咀嚼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谁又能知道,她这一生,到底装下了多少苦难与伤悲?

  ……

  奶奶过世后,我父亲一直挂念这个姑姑。每年都让弟弟开车拉上他和母亲,到远离市区的那个偏远的小山村,看望我那已九十多岁高龄的姑奶。

  从我记事的时候姑奶的耳朵就开始聋了,记得我小的时候她来我们家,说话时要对着她的耳朵高声喊她才可以听见。后来,大声喊也不管用了,她就只能凭口型来和我们交流。很多时候,她根据口型对的话和旁边的人说的完全是两回事,可她,依然津津乐道地和他们“攀谈”。

  记忆中的姑奶永远是个乐颠颠的人,虽然,她的命运是如此的坎坷,可是,在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你看不到悲观与绝望。每次父母他们去,走到她那简陋的老屋前,远远的还没看见人,就听见她那爽朗得不带任何杂质的笑声,那声音里透着特有的热情与欢快,有种穿透岁月的力量。我曾想,那一脸盛开的菊花一定会感染见到她的每一个人吧。

  九十多岁的姑奶虽然受了一辈子苦,遭了一辈子罪,但她的身体却非常好,尽管这么大年纪,仍然能自己照顾自己。因为要过年了,儿子把她接了去,听见外面来人了,便乐颠颠走出来,腿脚硬朗得如同当年。

  每年过年前,我父母去看她的时候,除了带些她能吃的东西,顺便塞点钱给她。去年,她告诉我父亲,上次送她的那些钱放在被褥底下还没舍得花就不见了,老人嘴里嘀咕着:也不知道叫哪个好吃懒做的人给拿了去……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每年给她40块钱,而作为外甥的我父亲,一去便给她几百元,她便乐颠着逢人便说,便让谁留意上了……再后来,父母去便不再送她钱,而是变作她需要的东西了。

  每次回来,父母亲总要细数在那里见到和听到的一切:如村里很穷,多少年那破旧的街道总是一个样,过年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常常送来四个饽饽两筒饼干就算完事……诸如此类的话题总是让我的心情轻松不起来。

  我常常想,和姑奶他们相比,我们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可是,很多时候我们不也在抱怨吗?而命运多舛的姑奶却总是笑着面对苦难面对人生,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熟悉姑奶的人都说,这么多年,也许正是因为她听不见,也就少了很多的心事,没有了心事,活得简单了,所以就快乐了。

  但愿日日繁忙、辛苦打拼的我们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简单即快乐。

  95岁的时候,姑奶走了。这个历经风雨人生却乐观坚强的老人,留在我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乐颠颠的走路,嘎嘎的笑声,还有,任何时候都要活下去的生命宣言。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活着,是不是最高形式的热爱呢?这些年,一想到姑奶,我就想到余华笔下那一个个在苦难的岁月里依然坚强活着的人物,更想到生活中许许多多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人。

  床头柜上的书隔段时间便换一茬,读过的抽出去,新买的码进来,唯独《活着》常伴左右。我喜欢《活着》,更热爱活着,无论生活赐予我们什么样的苦难,无论我们每天遭遇阴晴雨雪,带上自己的阳光,以最美的心情,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活着”这首诗的写作者。

  作者简介:

  张华荣,女,山东威海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欢音乐、读书,在乐曲的轻灵与文字的馨香里找寻一份宁静;喜欢写作,乐于用文字沉淀生活中被遗忘的点滴,盘点人生中被感动的瞬间;喜欢户外运动,在游历名山大川的酣畅里,感悟人生如登山的真谛。迄今已写作各类随笔达50万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作品发表于《威海教育》《环翠文艺》《齐鲁晚报》等报刊,并被收入《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年选》和《胶东散文年选(2018)》。游记散文《小五台游记》获黄海数字出版社“胶东散文年选(2018)优秀作品奖”。个人第一部散文集《山与海的情怀》入选“半岛散文家”文丛并出版。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张华荣:《山与海的情怀》 2019-01-21
张华荣:刘公岛,我就这样走进你 2018-10-15
【胶东散文年选】张华荣:团聚在上海 2018-07-05
【胶东散文年选】张华荣:小五台游记 2018-06-08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