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走进鹅湖书院:“千古一辩”之地如今流行“扫一扫”

2018-11-29 13:57: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中新网客户端上饶11月28日电(记者宋宇晟)“你们可以扫码关注一下我们鹅湖书院的微信公众号。”

  11月27日,当记者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时,书院管委会主任张赛华几次向记者重复着这句话。

  她那南方人的语速让这句话又增添了几分急切。而这份急切是有原因的。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鹅湖书院的今昔之比

  鹅湖书院在历史上因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而闻名于世。这次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之魁陆九渊、陆九龄的辩论,也让世人将鹅湖书院看作是“千古一辩”的哲辩地。

  而若从鹅湖书院的前身文宗书院算起,历史也要追溯到宋代,不可谓不悠久。

  同时,书院虽在历史上几次被毁、近代也被废止,但自清以降,并无大规模损毁。这在中国书院中颇为难得。

  但今天的鹅湖书院已难见当年情形。

  记者在书院中询问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平时来这里参观的人并不算很多。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何让书院活起来?

  历史只能代表过去,今天的鹅湖书院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书院活起来。

  “我们想把书院弄活。”在张赛华看来,闻名天下的岳麓书院虽也在近代被废止,但其学术研究的脉络因湖南大学而保留了下来。时值今日,岳麓书院也是中国诸多书院中的研究高地。

  但鹅湖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没有现代大学作为依托。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所以我们只能先从其他形式做起。”张赛华觉得,管委会目前至少应该做这样几件事情。

  首要的是保护好书院,“让大家在千年以后还能看到鹅湖书院的样子”;而后还要接待好参观者、旅游者。

  但她认为,书院要“活起来”不能仅局限在成为一处文物古迹或是旅游景点,今天的书院仍然有一份传播与传承的工作要做。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传播与传承

  “我们今天依然希望把传统书院中优秀的精神传播出去。”张赛华说,自己以前没在书院工作的时候,对这些东西都很少了解。

  因此,她更深感今天传播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把书院传播出去。”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而更进一步的是传承。

  张赛华已经给鹅湖书院做好了这方面的计划。“我们书院还要培养这方面的研究人才,跟各高校合作、研究书院文化。”

  但她也知道,书院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

  “即便与高校对接也是小范围的,也只是研究的人了解。”

  在她看来,真正做到传播与传承书院文化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大家要真正注重道德品质的教育,而不是将成功看得太狭隘。”

鹅湖书院。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当记者一行离开时,正遇到当地的小学生身穿汉服在书院朗诵《朱子教条》。

  张赛华告诉记者,这是当地小学的一个班级。“他们固定一段时间就会过来。让孩子走进书院,感受书院的人文历史。我们也是做一个试点,效果好的话会将这种形式推广。”(完)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鹅湖书院800年:弦歌未沉 古朗于今 2018-11-29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