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文学园地

确实有道——读《峰门问道》收获

2018-08-27 08:55: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有道,有道,确实有道!”近日,读罢于文书老师所著的《峰门问道》,情不自禁,赞叹不已。

  于文书老师一直在高校工作。曾任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的团委书记、宣传部长、党委副书记和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硕士生导师、教授,曾兼任中国高教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长、华夏文化促进会美育研究院院长、烟台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烟台画院名誉院长等多项社会职务。他既是一位教育家、美育专家,又是一位艺术家,先后由人民美术、上海百家等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画说动物精神》、《画说植物品格》、《画说山水情怀》和《峰门问道》等10多部专著和“人与自然”系列丛书。其中,《画说动物精神》、《画说植物品格》、《画说山水情怀》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美育教材。

  于文书老师还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的得意弟子。2012年,根据与孙其峰先生一起学习交流切磋绘画技艺的收获和体会,他精心撰写了《峰门问道》这部书。这部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立意高远,充满人生哲理,确实有道!

  ——有绘画艺术之道。在《“美术姓‘美’不姓‘丑’”》一文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针对当前美术界存在的一些审美观念被扭曲的现象,孙其峰老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变形是手段,表现是目的。通过夸张、变形塑造更美的形象。美术是创造美的技术,而不是丑术。”、“美术还是姓‘美’,不姓‘丑’的”。在谈到科学与美术关系时,孙老先生认为“科学求真,不能任意;艺术求美,以意为之。其道非一,不可以此责彼也。”、“论画,不要只去注意画的‘对’或‘不对’,更要去论画的‘好’或‘不好’”。在《“风格不是规格”》一文中,孙其峰老先生对艺术家的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治艺要有自己稳定的风格面貌,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种风格是作者品性、经历、修养、气质、学识、技巧的总和,对后世将产生深远影响。”他还认为“风格不可求成过早。过早反而会禁锢自己。上述至理名言,对艺术工作者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有学习实践之道。在《学书要知“法”知“理”》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孙其峰老先生学习书法的方法—临帖、出帖、创新,即学习、继承、发展。在谈到学习时,孙其峰老先生强调:“不知道传统,就好比上楼不走楼梯,偏要从外面爬上去。这很不智慧的”;在谈到继承时,孙老主张“广采博收,融合贯通,法理并进,举一反三”;在谈到创新时,孙老的座右铭是“过河拆桥,登岸弃舟”。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一文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孙其峰老先生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孙老说:“应该把许多形而上的大道理,再还回形而下的事物上”;“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用自己已经拥有的高超理论知识(可谓之“道”)自由自在地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也是要花一番功夫的”。他在总结自己的绘画收获时,深有体会地说:“我进入了‘形而上’的认识层面,反过来,又用这些‘形而上’的哲理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就变得心里两堂了许多”。《在功夫在画外》中,于老师还记录了孙其峰先生关于“成就一位艺术家“的思想观点。孙老认为:成就一位艺术家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包括文学、音乐、哲学与历史等各方面的修养。这岂止是成就一位艺术家之道,也是成就所有大家、大师之道啊!

  ——有教书育人之道。如何教书?于文书老师在《“写生是老根子”》中写道:孙老先生经常教导学生:“学画先要‘知法’,(然后)更要‘知理’。‘知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知理’才能解决更多问题”。他还说:“‘知法’的主要途径,是临摹前人的经典作品;‘知理’则必须通过写生,认真地观察和熟悉所画对象的不同结构和生长规律。只有在掌握了所画对象的不同结构和生长规律后,才能谈得上艺术的概括、提炼、夸张乃至变形”。如何育人?在《一代传一代,让我们共同遵守》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孙其峰老先生的与他一次谈话,孙老先生对他铿锵有力地说:“美学、美育很有用,对学生人格健全很有好处!”他还写道,孙老先生非常开明、谦逊。他经常说:“我不主张学生长期学习我的画法,不让学生老是跟在自己的后面走,而是提倡学生择善而取,择优而学,开阔眼界,自取所需”。在《做人处事不可打马虎眼》一文中,于老师记录了孙老先生经常对青年人说:“画写意画可以打马虎眼,但做人处事不可打马虎眼”。孙老的一位学生说:“孙教授给我上的第一节课,不是教我如何画画,而是教我如何做人。他对我讲,画如其人。人品好了,画品才会好,别人才会看重你的画”。

  ——有为人处世之道。在《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孙老先生一段很精彩的话。孙老先生说,他有一句座右铭: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他解释说:“‘知足’,就是对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人民给予我的,超过我想象的不知多少倍了;‘知不足’,就是自律吧。审视自己不足,不管是绘画技法也好、思想认识也好、待人接物也好,都有不足;‘不知足’,是指对治学的心理状态。(自己感觉)对好多书好像欠了账似的,看过了还想看看”。

  孙其峰先生这种“知足,知不足,不知足”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人生理念、人生境界,难道不知道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习吗?

  ——有人生规划之道。在《“走着瞧”和“瞧着走”》中,于文书老师记录了孙其峰先生在看过他捎去的自己学画计划后,回信中写道:“我看有许多人采取‘走着瞧’的办法,走到哪里算哪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随随便便,到头来一事无成。你采取的是‘瞧着走’的办法,有战略的通盘考虑,也有战役战术的合理安排,有目的,有方法,其成功指日可待”。孙老先生这种“瞧着走”的思想,不仅对学习绘画艺术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它启示我们:人生如学画画,只有“瞧着走”——做好战略通盘规划,对“战役战术”做好合理安排,有目的,有方法,那么,人生成功也之日可待也!

  ——有辩证思想之道。这种之道,有的从文章标题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比如:《学书要知“法”知“理”》,就体现了认识事物要抓其本质规律的观点;《“简而不单”,“淡而不薄》,就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方式方法;《“瞻前顾后,东张西望”》,则体现了全面、联系的观点;《“走着瞧”和“瞧着走”》,则体现了事物具有发展变化的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和方式方法,都是辩证法的思想观点和方式方法——这是本书所要表达的道中之“道”!

  《峰门问道》,确实有道!其中还有许多道!

  作者:王京楠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