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胶东散文年选】韩勋德:鱼饵

2018-08-23 16:43:05   来源:小众散文   【字号:

  提起鱼饵,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那些钓鱼爱好者。因为鱼饵是他们的最爱,是用来引鱼上钩的诱饵。鱼饵有很多种,其中有小鱼、小虾、贝类、海蟑螂、海蜈蚣,沙蚕等都可以用来当作鱼饵。这些鱼饵当中,最有名的当属沙蚕。沙蚕体似蠕虫,呈长椭圆柱形而稍扁,两侧对称,后端尖。整体有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沙蚕在分类学上属于环节动物、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俗称海蛆、海虫、海蚂蝗。是动物性钓饵的一种。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长10厘米左右。栖息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能游水。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多产,日本也产,是钓取海鱼的主要饵料。

  沙蚕和卤虫是构成海洋生物链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鱼、虾、蟹类的上好食物。由于鱼的种类不同,对饵料的偏好也有所差异。但对于沙蚕饵,几乎所有的鱼类都会就范,故沙蚕饵又称海钓的万能饵,而管沙蚕和岩沙蚕又是沙蚕饵中的极品。

  虽然我现在不是个钓鱼爱好者,但我对沙蚕却比较熟悉。那是因为孩提时代经常用它去海里或虾池里钓鱼。孩提时代正是学知识的黄金期,按说是没时间和精力去爱好钓鱼的。但因那个年代物资比较匮乏,生活贫困,平常日家中很少能见到肉类和鱼腥来温一下锅,没办法只好拿起钓鱼工具,趁周六或放假的时候跟随那些大一点的伙伴去钓鱼,把钓到的鱼拿回家来改善一下生活。

  我们老家把沙蚕叫“马甸”。具体为何这么叫,我也不清楚,也许是看那些沙蚕形状像一匹红鬃马,而那些浅海沙滩就像是骏马驰骋的大草甸子,所以就起名叫“马甸”吧?不过这个名字起的确很有含义。知道沙蚕这个学名,还是在我来烟台就业以后,认识了一位专搞沙蚕出口生意、姓娄的朋友,我这才知道我们以前所叫的“马甸”,学名就叫沙蚕。

  我们孩提时侯去钓鱼的鱼饵都是用沙蚕,因为我们隔浅海很近,挖到沙蚕很容易。钓鱼前,必须提前一天去退潮后的浅滩上寻找沙蚕,然后挖出带回家给腌制起来。挖沙蚕用的工具是一张铁锨和一个小水桶。当浅海退潮后,海滩上能看到许多沙蚕的窝,找到它的窝后,用铁锨在窝的一侧三公分处,快速用力直挖下去,然后把淤泥给翻过来,一般情况下就能找到被挖出来的沙蚕了。沙蚕的窝一般都是直上直下,直径比筷子稍细。所以不必担心离窝很近下铲会铲断它,除非铁锨头部比较短小,踩下去正好在沙蚕窝深一半处就把淤泥给翻过来,这样容易把沙蚕给当腰折断了。

  沙蚕的窝很好找,只要看到一个小洞口上面有一小堆沙蚕粪便就能找到了。每个沙蚕窝周围必有一堆粪便,所谓的粪便就是沙蚕吐出来的一些颗粒状的排泄物。就像人一样,吃下去饭后必须去茅厕拉屎。只不过人是高级动物,把厕所建在屋外较远或屋内不起眼的偏僻处,以防臭味熏人。而沙蚕吃下去食物后,先用头往窝里爬,尾部在洞穴附近,这样容易随时往外排出粪便。因此想找到它的窝很简单,不用啥技巧和经验,只要找到粪便即可。

  要想知道窝里的沙蚕是大是小,也是有轨迹可循。只要看到窝周围的粪便颗粒又粗、又多、又大,就知道这个窝里的肯定是大沙蚕,反之就是小沙蚕。这和人类也差不多,身高马大的人能吃能拉,这叫能吃能消化;反之小孩子的粪便肯定没有大人的多。

  大沙蚕的个头肯定是又粗又长,反应能力也很快,因此在挖沙蚕的时候必须快、准、狠。当你找到大沙蚕的窝后,下铁锨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把铁锨对准沙蚕三公分的位置,脚踩在铁锨上用力踩下,然后快速把淤泥掘起来,这样在窝里的沙蚕还没来得及反应、下潜,就被挖了上来。如果你在下铁锨的时候,先用脚踩动铁锨试试淤泥硬度时,窝里的沙蚕就会感到有危险了,然后就快速往深处下潜,往往就能死里逃生。或下潜到一半的时候,被铁锨给拦腰斩断给挖了下半截上来。这也跟人很相似,看好的事情必须快速决定,否则机会稍纵即逝,到头来只能是无功而返或收获一些残羹剩饭而已。挖沙蚕的人都知道沙蚕的上半部分质量最好,鱼也很喜欢吃,而下半部分因表皮不如上半部分坚硬,肉质较差,因而挂鱼钩上容易被水寖泡后而脱钩。并且鱼也不喜欢吃尾部部分,因为尾部部分颜色不红,引不起鱼的兴趣,看来鱼也有挑肥拣瘦的嗜好。

  沙蚕的生命力很强,就像有些爬行动物那样,尾部断了还能再生,不用多长时间就能重新长出来尾部。这确实很神奇,假如人类能和沙蚕那样,被锯掉坏腿后能再生长出来那该多好啊!也许沙蚕是没有神经的动物,而人的神经纵横交错非常复杂,因此很难再让腿给长出来。

  我们去挖沙蚕的时候都是挑大个的粪便挖,几乎不去考虑那些小粪便的沙蚕,除非是大的没有了才会去选那些小的。这也和人类一样,大家想要得到的东西时,都想去挑又大又好的去拿,就是再困难也要去争取,去努力。

  沙蚕中质量最好的当属“管沙蚕”和“岩沙蚕”,这两种是沙蚕中的极品。“管沙蚕”的颜色是红色的,浑身呈透明状,头部很大。挖出来后,把它放地上时,它一会的工夫就在头部吐出来一个红肉球,一会又缩进嘴里去,来回反复。我们当地叫管沙蚕为“撸管炮”。这个叫法很新颖,为何叫这个名字呢,是根据大炮的种类而比喻的。比如说以前年代的大炮,开炮时炮管就弹出去了,炮弹发出后炮管再伸缩回来,然后装炮弹准备下次发射。火炮的一伸一缩,就像是“管沙蚕”在爬行的时候的动作一样,所以就把“管沙蚕”叫做“撸管炮”了。

  我第一次挖到“管沙蚕”的时候,被它面目的丑陋吓了一跳。有经验的挖蚕人告诉我说这种沙蚕把手放它的嘴附近,一不小心会被它给咬一口,因为它的嘴里有几棵又细又长的尖牙,咬到后虽不至于让你中毒或咬伤太厉害,但也能把你的手咬得生痛不止。而且这种“管沙蚕”还很霸道,如果把它和其它的沙蚕放到一起,那可不得了,它会把其它的沙蚕给咬死。想不到看似不起眼的沙蚕也会和凶猛的动物一样,争强好斗,强者生存,以强欺弱。我想这也和其它凶猛的动物一样,是强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所致吧。

  “岩沙蚕”又称红沙蚕,体长20厘米左右,体态稍圆,边足稀而短,背部、腹部同呈鲜艳的粉红色,肉质软嫩但有韧性,耐咬,是各种海鱼喜欢的一种钓饵珍品。在沙蚕种族中还有一种叫水沙蚕,也叫“出水烂”,这种沙蚕质量最差,挖出来后放盆里不用一天就自动脱水腐烂了,因此根本就不能用作钓饵。有时候因没挖足“管沙蚕和岩沙蚕”,只能临时挖点水沙蚕来凑数。但这样的沙蚕挂鱼钩上不一会就自动脱落了,而且因质量和颜色太差连鱼类也不喜欢吃。

  我们当天把沙蚕挖回家后,并不想急于把它杀死,而是先让这些沙蚕在盆里自由活动一些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它把肚子里的沙子和粪便给吐出来,以便于腌制后让质量变得即好又能长时间保存。这种方法和制作动物或人体标本一样,如果在制作标本前不把肚子里的五脏六腑给掏干净了,那制作出来的标本就不好长久储藏从而引起变质是一个道理。

  当活沙蚕挖回家让它吐干净内脏后,我们就用一些稍微碾碎的粗咸盐把沙蚕给覆盖了起来。尽管沙蚕是在海水里生长的,适应一定的盐分,但海水的浓度比咸盐的盐度要低很多,因此当把大量的粗咸盐放进去后,那些沙蚕突然感到灾难已经来临而痛苦地扭动、翻滚起来。有的都把尾部给自行扭断了,这也许像一些蛇类或其它爬虫类在遇到危险时想断尾自保而赶紧逃跑吧?看到这些被我速杀的沙蚕,我的心里竟有了一种不忍的感觉,虽然这些沙蚕没有灵魂和思想,但它毕竟也是一条活物,亲自葬送在自己的手上,还是有种凄凉般的阴森感。

  如果挖的沙蚕太多一次用不了的话,可将沙蚕用粗细适合的海沙拌匀放在一块较厚的布上,上面再盖些海草,放在阴凉的地方,一般能养活2-3天左右,气温低的时候能养活五到七天左右。现在很多人喜欢用活沙蚕、活小鱼来做钓饵,也许是没时间腌制或认为活的钓饵更会吸引鱼来上钩。可我感觉活的钓饵往钩上挂放时因其来回活动而比较费力,挂鱼钩上后又因来回活动容易脱钩落入水里,成为鱼们没有风险的免费午餐。所以我认为:钓饵讲究鲜,不一定非要活。因为鱼的视力比较弱,觅食时主要靠嗅觉,只要鲜味大就能发挥作用。何况沙蚕经过咸盐的腌制后,既保持原有的鲜味,也让颜色变的比活的时候更鲜艳一些,而且经过腌制后,沙蚕质量变得软中有硬,挂鱼钩上一般不容易脱落。

  我们那时候钓鱼大都是去虾池子里钓“光鱼”为主,另外还有少量的花鲇鱼,都是些土叫,具体学名我也说不上来。钓具有一竿一钩,一竿多钩。我们用的钓鱼竿可不是现在人们用的带滑轮自动收甩鱼竿,而是用一根普通竹竿,也叫甩竿,在上边拴一根尼龙线,大约三四米长,然后在中间部位绑上鱼漂,在底端拴上一把或两把鱼钩。

  另外还有一种钓鱼的方法就是人下到一米多深的虾池里撒钩。鱼线有几百米长,鱼钩有二百把以上。这种钓法我们土叫“张躺钩”,至于为何这样叫,我也不太明白,好像是把鱼线躺在水里,从虾池里的一头撒到另一头,是一排躺在水里的鱼钩,所以就叫“张躺钩”。为何要撒直线呢,这是因为我们去钓鱼的时候大都和好几个伙伴结伴而去,一个虾池里我们几个人必须拉开距离,个人走个人的直线,不能拐弯,否则就会和其他伙伴的鱼线搅合在一起。即使这个虾池里就一个人,那也不能走S形随意去撒,这样容易将所有鱼线被咬钩的鱼给拖在一起而乱了套。撒鱼线时,必须把一头绑在一根竹竿上插到水里固定,最后一头在一个塑料浮漂拴根绳子,下面绑一块石头沉到水里,然后把鱼线拴中间处就行。其目的是能一目了然看到鱼线的终端所在位置,也有防止鱼线被鱼咬钩后拖着满地跑而把所有鱼线都给缠到一起而起到固定的作用。

  将所有鱼钩撒完后,上岸来等半个到一个小时,然后就带上网袋下去巡鱼,也叫摘鱼。就是看到哪个钩上有鱼就给摘下来放网兜里,如果钩上的鱼饵脱钩了就给再挂上去。别看那些鱼没有人的头脑和思维,但它们也有很鬼灵的。一般看到鱼钩上有鱼饵时,一些头脑简单的鱼会饥不择食般一口就将鱼饵给吞进嘴里去,这样自然就逃不了被钓上来的命运。而一些狡猾的鱼是不会这样的,它们先是慢慢地从边上咬一小口探探虚实,如果鱼饵给咬散开了,看到鱼钩后就不会再去咬钩了;或把散开的鱼饵给扯下了吞噬,然后就马上离开了。因为在巡钩的过程中能看到很多把鱼钩上都是光秃秃的,说明是被狡猾的鱼把鱼饵给扯下来吃了。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次巡钩就能钓到十斤八斤的“光鱼”。一般都是巡视两次为止,因为这时候鱼钩上的鱼饵大部分都没有了,或只留有一点而露出鱼钩来鱼就不会再去上当了。巡视三次的也有,或鱼钩上的鱼饵大部分完好无损的也有,这说明这个虾池里的鱼很少而没鱼去咬钩了,所以就不能多次去巡视了。

  用这种方法钓鱼,钓上来的鱼要比单竿钓鱼多很多,最多的一次我钓了有三十多斤,有鱼钩多的伙伴能钓四五十斤。可见那个时候的鱼非常多,现在想钓个三斤五斤的是很困难的。后来就业后就再也没去钓过鱼了。想吃鱼就去市场花钱买,也就没了那个钓鱼的雅兴了。

  鱼饵——钓鱼者为了捕杀鱼类而投放的一种诱惑。这也是人类狡猾的杀戮手段之一。小到不足几两重的小鱼小虾,大到好几吨重的鲸鲨,都逃脱不了人类的捕杀而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诱饵用在人身上也是同样好用,而且也是屡试不爽。一些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人,都是不惜采取任何手段来给他人抛出“诱饵”,从而满足了自己的贪梦。诱饵和鱼饵有些异曲同工,只不过用在人身上的诱饵是金钱、美女和权力罢了。试想,你想去巴结上司让自己升职,就得给领导送去“意思”的诱饵。这意思的诱饵包括很多,如金钱、美女、名人字画、高档奢侈品、汽车房产等等。诱饵下足了,自己的目的才能达到,想升的官越大,诱饵下得就越多。据说贪官徐才厚提拔人才时,有送一千万的,坚决不去提拔送八百万的,尽管后者的才能高于前者。有的美女想去扩展生意或让自己升职时,那就得去给领导投怀送抱才行,以美色做诱饵,总能百战百胜。由此看来,人们用在现实中人身上的诱饵和人们用在鱼身上的鱼饵是雷同的,意思都一样,都想让对方上钩,为我所用,为我所获。所以说,人类在诱饵这个方面,比鱼类更狡猾,也更加技高一筹。

  沙蚕,作为一种上好的鱼饵而深受海钓者的喜爱。除了钓饵作用以外,沙蚕还具有药用食疗价值,目前已被人们当作美食和医药保健品利用。因此需求量增大,除人工养殖供饵料和食用外,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相对加剧,为了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该类资源,部分地区已制定渔业法规加强保护和管理。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护资源是人类的神圣使命。因此,对沙蚕资源,也不能列外。

  作者简介:

  韩勋德,男,1957年生。籍贯山东青岛,高中肄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1975年4月就业于烟台海洋渔业公司从事船员工作,现已退休。2011年开始业余写作,在《烟台晚报》等报刊发文数十篇。长篇散文《水手手记》获得山东省散文学会“纪念王小波诞辰六十五周年青虎山散文征文”月冠军奖。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胶东散文年选】韩勋德:动物间的搏杀 2018-07-02
韩勋德:水手手记(散文连载之八) 2018-04-18
韩勋德:水手手记(散文连载之七) 2018-04-18
韩勋德:水手手记(散文连载之五) 2018-04-09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