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烟台

烟台退役军人:让军旅基因融入从警岁月(图)

2018-08-01 08:20:35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杨松凯在工作中
董典威(左)开展宣教活动
房岩桥义务献血中
付绍刚在执勤

  胶东在线7月31日讯(记者侯嘉伟通讯员王永文李德峰赵勇进)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曾是边疆海岛的守护者、大漠长空的捍卫者、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冲锋者……

  他们就是退役军人。在烟台公安这个大家庭里他们占比近1/4,无论是身处领导机关的指挥调度者,还是扎根基层一线的巡逻走访者,不论是警种技术的骨干,还是勤务保障的“高管”,他们将军人的特有基因溶入血脉里,体现在行动中,始终做到忠诚不移,作风不散,标准不降,用自己的躬身实践诠释着曾是一名共和国军人的骄傲与荣光。

  岗位转换不忘“根”

  ——警服、军服都承载着同样的梦想

  退役军人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从“人民子弟兵”转变为“人民警察”,他们遍布于所有的警种,转岗不转志,初心永不改,把从军的初衷与梦想延伸到公安事业中上,以严谨的作风,一流的标准,发挥出了突出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刑警是最能体现警察职业的警种,也是与征战沙场的军人最接近的岗位,脱下军装成为刑警是退役军人的自豪。全国“百佳刑警”付绍刚转业从警13年来,在大要案中队干了11年的刑警,执行抓捕恶性犯罪嫌疑人的任务是工作常态,每一次,他总是主动请缨,面对歹徒,他总是首冲在前。他常说,我在部队受过特种训练,血管里流着特种兵的血液,身体素质也比一般同事强,我能行。而熟知他的战友都明白,他不光冲在最前面,还是善于控制犯罪嫌疑人的“右手”的人,这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最可贵的是他每次能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化险为夷。”同事这样的评价,不仅是对付绍刚高超擒拿技能的肯定,更有着对他缜密的思维和过人的应变能力的叹服。没有部队特种兵生活的淬炼夯基,这种能力是不会一蹴而就的。

  熟悉栖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教导员范福江的人都知道,他在部队时候视枪如命,并将对枪的爱,化作爱军习武的力量,为部队赢得了一个个荣誉,他也因枪立过功,他满环的靶纸上得到过首长的题词褒奖。在脱下军装的那一刻,完全可以有多种选择,安然享受岁月静好。但他却毅然选择了警营,他知道这里是与枪距离最近的地方。入警以来,他把对枪的热爱化作沉甸甸的责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说,在新的岗位上,我要随时听从党的召唤,随时为了群众利益牺牲一切。

  和范福江一样,每名退役军人选择入职警营,都与身上潜藏的特有军人基因有关。在这一点上,开发区分局巡警大队民警汪洋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每当别人问他转业时为什么选择警察,他总是说,我舍不得这身制服,以前穿军装,现在穿警服,虽然颜色不同,但都代表着荣誉和责任,只要穿上这身制服,我就感觉倍精神,就感觉特自豪,工作起来就特有劲。汪洋曾服役于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曾代表着国家形象,也经常地在天安门广场看着国旗庄严的升起。转业入警是他的不二选择,他感到警服和军装一样,都承载着他的梦想。入警十年来,他用扎实认真、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军事和警务技能坚守在组训和特勤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强悍、智勇果敢”的特警精神。

梁新明
孙东升
汪洋
徐忠

  始终牢记“不怕苦、不认输”侦察兵精神的基层民警武晓军、牢记“临汾旅”精神的社区民警孙长青、彰显爱民情怀的“铁人”副所长于新华……像这样的退役军人,在全市公安系统中数不胜数,他们选择公安,是因为他们在部队接受教育多年,觉得在这里能找到部队的影子,能找到他们内心想要的东西,这里是他们成就人生第二次创业的沃土,能找到属于他们的“根”,属于他们的梦想。

  敬业奉献源于“爱”

  ——军人誓词、警察誓词都宣誓着同样的目标

  去年底,烟台市公安局接收了63名军转干部,在进行“人岗相适”评价的个人展示环节,一名军转干部说,军人是天天备战,在国家需要时能拉的出冲得上打得赢;警察是日日征战,在群众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维护群众安全利益。从军人到警察,职能任务、岗位特点和编制序列,都截然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誓词有差别,但含义是相通的,那就是为人服务的宗旨未曾改变。

  莱阳市公安局谭格庄镇派出所所长甘为民在部队一直在后勤保障部队工作,入警后却长期处在打击违法犯罪的基层前线。刚转业时,从“后勤”转为“一线”,给他本人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他说,那段时间思想非常纠结,老感觉工作跨度太大,担心自己干不好。但他始终牢记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军人品质,凭着严谨细致、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甘当学生,虚心请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了行家里手,当了副所长,后又主抓一所。

  烟台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副科长刘典臣和他一样,面临过类似的困境。他在部队一直从事军事工作,当连长、当参谋都出类拔萃,就是这样一名军事素质过硬的军转干部,转业后却干起了后勤工作。然而,他没有犹豫,组织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让过去的成绩“归零”,面对现实重新定位。在工作中,他从当好“新兵”开始,继续保持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作风,用真心对待每一件事,把每一个琐碎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好,成为组织放心的好管家、民警信赖的热心人。

  食药环侦支队老民警董典威也有同样的感受。在部队时他是一名海军军官,转业伊始被分配到看守所。当时他感觉自己还不如部队的一个哨兵,哨兵站岗执勤,那是重要任务,神圣不可侵犯,而在看守所看押犯罪嫌疑人,老感觉自己也像个犯人。但他很快转变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在部队接受教育那么多年,我不能给部队丢人,不能给军人抹黑。就这样,他在看守所扑下身子一干就是11年。后来调整到新的岗位,年过半百,工作依然与年轻人争着干。

  一位老领导曾这样讲过,转业不是失业,而是转岗,在上天给你关掉一扇门的同时,又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在“关门”“开窗”的间隙,就看你如何转变好心态,如何发扬好部队的优良传统,以军人的特有作风在新的岗位上再创辉煌。20年没破过大案、没抓过大盗的任尧贝却成为社区的“和事老”、群众的知心人;凝练出“具有人文情怀”执勤模式的高速交警宋忠润彰显出的为民情怀……这众多退役军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许多同志可能直到退休也还是普通民警,可他们依然兢兢业业,不争权、不为利,因为他们不管是从军还是入警,都源于对这份职业的挚爱,为爱而无怨无悔的付出,他们都面向党旗庄严地宣誓过,他们知道履行诺言要用一辈子。

  建功立业精于“勤”

  ——部队、警营都是实现梦想的沃土

  据统计,全市公安队伍中的退役军人,几乎所有人都受到过奖励,有1/3以上的同志立过功,有的还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典型。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把部队锤炼的优良作风发挥的淋漓尽致,很多都成了各警种的骨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烟台公安事业发展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杨松凯就是其中之一。在部队期间,他6次立功,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志愿兵”。1999年转业后,别人都要求去机关,他却主动申请到最繁忙的交警一线工作。很多人难以理解他的决定,可他说:“做一名警察,就要到一线去,这里离军营最近。”他这一站就是18年。18年中每一天的每一班岗,他至少要转体200多次,打手势1000多次,时间长了,路过的群众都知道,在南迎祥路十字路口有个“小个子”交警,他的交通指挥动作标准规范,是车流穿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后来,由于超负荷工作,支队两次拟调他到机关岗位,可他始终要求留在一线执勤。他十几年如一日,自觉地将军人的举止融入到警察的风范之中,忠实履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神圣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年轻民警树立了榜样。由于他的出色表现和始终坚守,烟台市有了第一个以警察个人名字命名的交通岗——“杨松凯岗”。他个人也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公安交警系统执法标兵”“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芝罘分局巡逻警察大队教导员梁新明也是一位突出的代表。1995年,从军13年的他转了业。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工作,他没有躺在安乐椅上。别人休息时,他如饥似渴的学习,别人觉得练的差不多时,他依然在挥汗如雨。在不断地勤学苦练中,他的勤务技能也日臻完善。他说,部队多年的锤炼,培养了我的性格,无论干什么都要当排头、争第一。从警以来,他被公安部选中多次参加香港警务实战技能教官培训班,参与编写省公安厅《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教程》,获评省厅优秀教师、“金牌教官”,先后累计任教130余班次,授课达2200余课时,培训全省各地市警务实战教官1000余人次,省、市“三个必训”学员1.7万余人次。他也多次临危受命,成功处置多起重大疑难任务,为辖区的平安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个人也因此先后8次荣立一、二、三等功。

  巾帼不让须眉,转业干部中的女性同样业绩不凡。招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机要通信科指导员孙东升,曾是解放军航天工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转业后充分发挥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特长,很快成为单位信息化建设业务骨干,在建设科技强警示范市、科技强警示范所、数字信息化所、互联网E社区等科技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主导研发的“信息研判平台”项目获山东省公安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第二届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三等奖。

  有人说,选择转业,就意味着要甘于平凡,只要维护好自己的小家庭,安安稳稳过好小日子就行了,其他想了也白想。但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警营和部队一样,只要你有梦想、肯付出,你就会出彩。烟台市公安局就是这样一片沃土,像杨松凯、梁新明、孙东升这样的身边楷模很多,他们始终恪守军人本色,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辛地付出,用军人情怀书写着平凡英雄的历史和传奇,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官兵一致践于“行”

  ——干部、战士投身警营同样的奉献

  在烟台市公安局的退役军人中,有一部分是战士退伍后入警的,也有一部分退伍士兵成为了警务辅助人员,他们虽然没有像转业干部一样,转业直接成为正式民警,但是他们一样在各自的站位上辛勤付出,默默奉献,书写着精彩的警营人生。

  房岩桥就是1984年退伍后通过考干入警的老同志,从警34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19年来,凭着他过人的毅力和真情坚守,无偿献血80余次,累计量达8.38万毫升,并在“学雷锋红色爱心之家志愿服务协会”负责志愿者培训工作,为献血者服务。他因此获得国家义务献血金质奖章、国家五星级志愿者服务奖章,2015年5月被国家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授予国家志愿者服务最高奖——“终身荣誉奖”。

  被称为“宣传工匠”的徐忠在部队是一名志愿兵报道员,1988年转业时,他已经成是响当当的“兵记者”了。凭着过硬的专业特长他成为烟台市公安局一名专职新闻采写的民警,他对待稿子像绣花一样精工细作,可以说呕心沥血,几近痴狂。一大批民警的先进事迹和公安工作典型经验,纷纷登上《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国家级报刊“大雅之堂”,开创了全市公安宣传报道工作的新境。后来他调入经侦支队专职宣传工作,每年采写上百篇报道稿件,所归纳总结的“创建‘四个经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验在全国经侦系统推广,借助互联网创建“一端双微三网”宣传阵地等举措,较好地宣传了烟台经侦工作,2016年7月25日,全国经侦宣传工作座谈会在烟台召开,推广烟台做法,现在已经退休的他仍然坚守于此,退而不休,写稿不止。

  和他们一样,还有烟台警校警务实战教官孙全绩、积极探索柔性管理模式的烟台市看守所民警高允、“见义勇为”的职工张代东、曾驻香港部队的“帅哥”辅警李光……他们都曾是一名战士,在不同的岗位,做着同样的奉献,书写着同样荣光。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