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统编教材中的英雄人物之四——大刀将军赵登禹

2018-07-18 08:35:41   来源:人民网   【字号:

  “晓月卢沟,怎忘当年,战火曳空!永定河边,南苑巷内,多少男儿浴血中。”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首都各界群众纪念活动在卢沟桥桥头举办,缅怀抗战中的英雄先烈。

  和平年代,关于英雄的记忆不因时空变换而被淡忘,那些动人的故事静静沉淀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二年级上册中有一幅插画,两个孩子指着街边的路牌说:“这条路的名字是有来历的……”

  这条路就是“赵登禹路”。它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原名北河沿大街,抗战胜利后,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而改名为赵登禹路,解放后继续沿用,直至今天。

  “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一首战歌将八十年前一段英勇动人的故事传唱至今。透过雄壮的歌声,我们似乎看见将士们跃上残破的城墙,长城之外已是日寇遍野,战机轰鸣,炮声震天。为首的将军缓缓抽出背负的大刀,寒光闪动,刃上缺口密布,刀柄红缨招展……

  统编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别详细介绍了这位挥舞大刀的抗日名将:赵登禹。

  赵登禹是山东菏泽人,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十九军中将师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一路南下,抢占长城重要关隘喜峰口。赵登禹在长城抗战中率部与敌军展开肉搏战,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砍出了中华民族的骨气。“卢沟桥事变”后,在镇守北平南苑的战役中,赵登禹动员部下说:“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挥舞大刀砍杀日军。最终身负重伤,壮烈牺牲,年仅39岁。临终时他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抗战胜利后,人们将赵登禹的忠骸迁葬于卢沟桥畔,让他永远守望着北京的大门。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为赵登禹家属签发了第80号烈属证书,称赞赵登禹等抗日英雄“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抗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投身抗战,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最终汇成全民抗战的洪流。

  街头的路标不会忘记,卢沟桥上的弹痕不会忘记,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首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外婆"是方言,一律叫"姥姥"?教材出版方深夜回应 2018-06-22
人教社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有文天祥详细介绍 2018-05-28
自编中国结教材的83岁爷爷:爱好是我最大的动力 2017-12-31
冯骥才:教育注重体验 赞成传统文化进教材 2017-03-07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