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黄海散文

【胶东散文年选】王兆民: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06-27 10:26:34   来源:小众散文   【字号:

  1972年我高中毕业了,成为待业青年。那时高考已停了多年。政策上原则是每家老大直接留城里就业当工人,其余的一律下乡上兵团或待业。于是我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去了生产建设农业兵团,地址在高密原胶河农场,毗邻莫言笔下的故乡东北乡。从此激情燃烧如火如荼的岁月开始了。

  当时想法很简单,到广阔天地去流一身汗,不虚度青春年华,大有作为。那电影上前苏联集体农场康贝因轰鸣,一望无际的收获场景就是令我憧憬激动不已的。

  那年7月6日,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登上了绿色敞篷大卡车,挥手告别了泪水涟涟的母亲和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一路风尘一路颠簸,一路高歌来到了离家乡烟台五百多里的高密兵团所在地。当风尘仆仆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这儿土地平坦,一望无际。连队只是几排简陋的平房,人员稀少。当时有的同伴就流下来了眼泪。是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接下来实实在在的农场兵团生活拉开了帷幕。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就在这块盛产红高粱的粘土地开始了。首先每日的三餐,就不适应。在家里,只有我和我姐两个孩子,父母又都是转业干部,在当时生活水准应该是不错的。可高密地炒菜用的是棉子油,菜上总是漂着大滴大滴棕色的油花,觉得很腻,口感又不好,哪像在家里花生油作的菜?自己的口味早已适应花生油的味道了,这还好说,慢慢就适应了。最磨练意志的当属干农活了。那时正值下夏末初秋,正是高粱盛产期。众所周知莫言笔下的红高粱火红一片,演绎着几多浪漫。可现实并不是那么诗情画意,抬眼望,是成片高粱长的比我高出大半头不止,茂盛的叶子遮天蔽日,密密麻麻结满了沉甸甸弯着头的穗子。快收获了,可偏偏一种叫什么名字的大毛毛虫捣蛋肆虐,钻进穗子里,毫不顾忌的糟蹋快到手的粮食。消灭虫子就成了当务之急。于是全连总出动,我们每人背着能到膝盖的大喷雾器,身披用装化肥的白色袋子,(用来防止虫子掉在衣服里)全连战士都是这样武装的,恰似当时样板戏《奇袭白虎团》少剑波的剿匪小分队。进入高粱地后,像个大蒸笼,令人透不过气来,天空中没有一丝风。农药是有机磷稀释液,还要举着喷头,仰脸精准的喷洒在沉沉的穗头上,衣服很快湿透了,汗水和头发沾在脸上,加之被高粱壮硕的叶子划伤随时可见的口子,真是意志的磨砺!当时连里有规定,生理期的女战士可以调整干别的农活,可也鲜有告假的。当时我最打触的是,消灭毛毛虫子,那虫子生命力很顽强,个头又大,浑身毛绒绒的,很是吓人,掉在身上浑身起鸡皮疙瘩。为了防范,在烈日炎炎夏日也扎紧衣袖裤口脖领。头上像围巾一样紧紧系着化肥袋子,力求包的严实些……打药不给力,连里就组织用人工的方法,两人一组,一个人端着脸盆,一个拿着小棍子一颗一颗地敲打,消灭虫子,和害虫争分夺秒保护用汗水浇灌的果食。……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批热血青年,一腔青春热血。

  秋收后,马不停蹄的开始冬季大搞水利基础建设。毛主席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于是热火朝天的战斗打响了。工地上每个班有小红旗,连队有简报,班与班,排与排比赛,随时有报告。时不时还有快板数来宝什么的现场鼓动,班与班进度咬的很紧。不敢有半点松懈。气氛是相当火热的。冬季的高密也是零下几度,但工地上一色的衬衣单裤,棉衣早就甩在河堤上,这脸上还直冒热气。歌声号子声此起彼伏,置身于这个场面,哪个人不热血沸腾?我也十分投入干起来。但却不出活。看人家本场职工子女的战士,拿起铁锹就得心应手,当时每个人都是固定铁锹的,他们的工具打磨的铮亮泛着白光,锹把也磨的滑溜顺手,铲起土来,一锹锹像切豆腐块,有条不紊的铲着,赏心悦目,然后手臂使劲向上一挥,甩在一人多高水渠的远处,为接下来出土留出空间。我的铁锹把粗糙,铁锹也是锈迹斑斑。不一会就手上大泡此起彼伏,手贴在把上,钻心的疼。更费事的是往上扬土,没有劲,用尽吃奶的劲好不容易甩上去,却只在沟沿,一部分又顺势哗啦啦的留下来,周边一片大干快上,你追我赶的火热场景。那时我是十一班的付班长,不能拖班里后腿,只有在趁休息时间把拉下的活拼命赶上。胳膊很快都抬不起来了,整个背部都疼的厉害。记得当时一个满口东县口音来自农村的战士就曾给我提意见,说我干活不卖力,那时的战友关系就是这样实在。其实我是把吃奶的劲都用上了。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胶河土地时,我们扛着铁锹,唱着“打靶归来”,来到清凌凌的胶河岸旁,舀上一脸盆水,洗头擦身。洗去疲劳和汗水,惬意的很。有的战友就吟出打油诗“干完活,洗个澡,好似吃了个大冰糕”。几个月下来,脸晒得黑红,黄军装的肩上打着补丁,我最心仪的一米多长的粗黑油亮的辫子变成了不过肩的小辫。比以前结实多了。那真是痛累并快乐着。有种脱胎换骨的欣慰。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大田劳作后,劳动关基本度过。一纸调令,我到了机关学校教学。印象最深的是机关修造水塔。那是农场水含氟高,苦涩难咽。对骨骼不好。难怪呢,当地的大姑娘小媳妇模样挺俊俏,但一张嘴就漏出黄中带黑的牙齿,大煞风景。成为高密大栏乡一带人的地域特征。营里有个才高八斗的高密籍李干事就带着这个特征,一张嘴就知道是当地的土著。他经常戏吟一首打油诗自嘲“站在高密岭,眼望高密洼,个个罗圈腿,个个呲黄牙”虽然是戏谑,但也是当时真实状况的生动描述。基于此情,党委英明决定策。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有史以来困扰祖祖辈辈胶河人的饮水问题,确保兵团人及后代的身体健康。于是轰轰烈烈的引胶河甜水,建筑水塔,层层过滤,剔除过高的氟,确保水质达标,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打响了。建水塔时,全体干战,男女老少总动员,齐上阵,一幅感天动地的交响乐曲。当时正是初春,乍暖还寒,工地上依然是寒风凛冽,干冷。大家干的得却是热火朝天,。只见男同志挥镐如雨,破坚冰刨土。汗流浃背,索性脱掉棉衣,甩开膀子大干。女战士们也不甘示弱,挥动铁锹,,奋力铲土,装土,铲土。首长们也不输于年轻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我也在学生放学后,争分夺秒的奔赴工地,投入到工地状壮观劳动大军中去,出一身透汗,惬意极了。记得当时和我一起抬土的黄付政委,大步流星向前奔,我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拉下。那时的干部总是身先士卒,虽然都是老革命,一点不居功自傲。面对如此激动人心的场景,富有诗情的宗参谋有感而发,现场即兴吟诗而出“春风洋洋,大地回旋,胶河岸畔阳光灿烂。人似潮涌气如兰,群英大战泥沙滩,汗引九泉甘露水,敢托水塔踩云间”当清凌凌的水从自来水管道哗啦啦的流出来,兵团人一片欢笑沸腾,大家眼里溢出了喜庆的泪水。从此告别了喝苦水的历史,那座高高水塔至今耸立在胶河农场,成为一代年轻兵团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一座地标性建筑,一曲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丰碑。

  作者简介:

  王兆民,烟台龙口盐务局退休职工,中共党员。喜欢文学旅游朗诵,曾在《生命时报》《半岛都市报》《烟台晚报》发表过文章。曾在青岛广电、老龄委等主办的《养老敬老享老》征文比赛中获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初审:刘文琼
复审:杨林芳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