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上海语文课本里"外婆"变"姥姥",人们为什么不甘心?

2018-06-22 09:50:00   来源:VISTA看天下   【字号:

  朋友圈里,很多南方人都不太高兴。

  因为有网友爆料,上海的小学语文教材把作者原文里的“外婆”一词全部改成了“姥姥”——当地人基本不会日常使用的称呼。

  这篇课文叫《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出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试用本)。

  新版和电子原版对比

  不仅在网上能找到的原文里,作者写的是“外婆”,有网友晒出女儿7年前的沪教版语文课本,那时候也还是“外婆”,并没有改动↓↓

  图via.@白兔老爸

  结果7年后,不止是《打碗碗花》一篇课文遭到“篡改”,同一本教材的第6课《马鸣加的新书包》,也全部使用的“姥姥”这一表述↓↓

  图via.@小阿_小圆圆

  网友们当然不服气,找出了官方在去年针对此问题的答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词汇语,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作出改动更深层次的考虑是“希望学生了解祖国语言的多样性,共建和营造多元、包容、开放、和谐的社会环境”↓↓

  图via.@永昌囯王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网友们更气了——

  改动原文,作者本人知道吗?经过她老人家同意吗?

  因为按照规矩,人家作者已经写好了、公开发表过的文章,要不作者自己改,要不在下方加注释,如果没有版权让渡的相关事宜,出版方直接更改原文难免有不尊重作者原意的篡改嫌疑。

  除此之外,这个看起来就是个“Ctrl+H”的简单改动,背后还涉及了好几个重要、且容易引起争议的社会问题。

  其一,就是扎了老百姓的心。

  “正正经经叫了几十年的‘外婆’,怎么突然就成了方言呢?印象中,明明‘姥姥’才是方言啊!”——甚至连很多北方人都认为“外婆”才是普通话&书面语。

  不止是上海人,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管妈妈的妈妈叫“外婆”,根本没有“姥姥”什么事儿,可能只在《家有儿女》里听夏雨喊过。

  以吴语地区和湘语地区为例↓↓

  via.维基百科

  实际上,“外婆”一词确实不属于方言。

  1985年出版的《北京方言词典》在解释“姥姥”的时候就用“外婆”作同义词,可见后者是大家都能理解的通用语。

  如果说是因为方言问题,“外婆”而不能写进教材,那么,“姥姥”恐怕也难登大雅之堂。

  via.《汉语大字典》

  另外,在某些南方地区,“姥姥”一词并不等同于“外婆”,而是“爸爸的姐妹”、“爸爸的妈妈”、“爷爷的妈妈”等,辈分都参差不齐。

  也就是说,南方人在课本上一眼看到“姥姥”,还真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理解。

  于是,一群以南方人为主、夹杂着部分北方人的网友编起了段子:以后得带孩子吃“姥姥家”,跟孩子唱“澎湖湾安~澎湖湾安~姥姥的澎湖湾~”

  周杰伦的《姥姥》了解一下?

  其实,这些大开嘲讽技能、嚷嚷着“姥姥才是方言”的人也知道。

  南北方言没有高低之分,“姥姥”也好、“外婆”也罢,都没有错,在此之前大家可能都默认了“北方叫姥姥、南方叫外婆”这类语言差异的存在。

  错的是,为什么要在小学教科书里强行把“外婆”改成“姥姥”?

  还能不能尊重南北方文化、语言习惯的不同了?

  这也是问题之二,以多元的名义反“多元”。

  承担教育职责的上海教委对“多元、包容、开放”的理解,无论是在道理上、还是在情理上,都让人不敢苟同,更难以接受。

  一本上海地区的教材,尊重上海人的词汇,才是“多元文化”能立起来的根本。

  无视教材使用地区的语言习惯,强行用“姥姥”代替“外婆”,只会让人觉得是在以推广普通话、了解多样性的名义掩饰粗鲁的官僚做派,说一套做一套。

  当最应该保持纯洁的教育领域都学会了夹带私货、让权力为其背书,大家难免会怀疑,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规定全国春节都得吃饺子?

  需要声明饺子是无辜的,很多南方人也爱吃

  当然,事态还没有严重到那一步。据悉,东方卫视今日也报道了此事,接受采访的沪语专家态度明确,称“没必要把‘外婆’改成‘姥姥’”↓↓

  难以想象,如果一座城市自己的语言都不能坚守住,还怎么去“包容”其他语言,对其他文化报以“开放”的姿态。

  这又延伸出了第三个问题,中国方言文化的逐渐凋零。

  我们之前聊到过“shuì客变shuō客”的读音改革,说人们就算支持,也是出于“语言社会会自然抛弃不需要再存在的意象”,而不是由官方力量推进强行简化,削减语音代表的不同语义。

  方言文化也一样,我们就算支持普通话“一统江湖”,也应该是在历史发展中,方言被原先的使用者“自然抛弃”、逐渐消失,而不是由官方力量加速其死亡。

  更何况,和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并非互斥。

  即使在多年来全国推广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下,方言和普通话也是不矛盾的,多得是两者皆通、切换自如的南北方人。

  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曾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

  

  “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

  可事与愿违,如今,在本地语言和普通话差别较大的地区,方言的生存状况已经十分艰难,而年轻人的方言使用情况更加堪忧。

  上面这项调查显示,6到20岁本土出生人群中,吴语区的方言使用率全国垫底,苏州最低,只有2.2%,也就是说每100个苏州青少年里,仅有2人可以熟练使用方言对话。

  原以为使用率“高达”22.4%的上海做得很好,记得2013年时还有新闻报道,当地的中小学专门开设了方言课程↓↓

  但不到3年时间,我们看到,“上海学校全是外地小孩”、“上海孩子不会讲上海话”这样的新闻差不多成了“年经帖”↓↓

  在外来人口居多、普通话也更常用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地方戏剧的失传不是说说而已,类似“外婆”变“姥姥”的改动如果不加以遏制,华东吴语区可能真的即将面临团灭的结局。

  诚然,在普通话的普及工作当中,全国的方言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流失。

  但究其本质,方言的流失情况,是受到方言本身特点、地区发达程度、本地政府和民间的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方言式微,不能全怪推广普通话,也要看历史进程中每个个体的选择。

  这里不妨再看看方言的另一个代表,粤语。

  粤语有多难学大家都知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门槛并没有给粤语的传承和传播带来阻碍,粤语歌、TVB剧也使粤语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

  2014年,香港教育局网站因为刊登了一篇专栏文章,当中提到广东话属于“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中国方言”,引发热议,最后不得不在网站上发文澄清。

  如此看来,当地人对于他们语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有着非常强的认同感,粤语在国内可以说是相当强势。

  但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广深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粤语区小孩不会说粤语,中国方言的最后堡垒好像也在慢慢被攻克。

  或许正是因为方言文化逐渐凋零的案例太多,所以人们乐于见到“萌到炸”的四川话、“病毒传播”东北话、“塑普VS港普”的纷纷走红。

  同时也在暗自祈祷——千万不要让我那亲切的家乡话消失啊。

  话说回来,我们今天如此在意“外婆”变“姥姥”的改动,是因为不想看到上海话在官方干预下早早地没了,南方方言早早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

  因为我们深知,普通话在现在或许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则让我们在将来也能记起自己的根在哪里。

  目前看来,全国现有的方言文化可能还将继续凋零下去,但还是希望一切不要来得太突然,希望多年后,我们的子孙不用替现在迷茫的我们“寻根”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