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兰培泉:老宅

2018-04-03 16:01:38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去年年底,参加乳山市《美丽乡村广告语》征集活动,意外获奖,并得到乳山史志办编纂的《乳山村庄图志》。这部地情书籍,将全市601个村庄史料,尽收其中。翻动书页,淡淡的墨香中,一个个陌生的村庄,图文并茂地诉说着各自的前世今生。诧异的是,书中居然有我家老宅照片,且有一行文字:清末秀才兰宗故居。我家怎成秀才故居?兰宗又是我什么人?一无所知,将信将疑。

  说起老宅,历历如昨。它位于村中央,西接兰氏宗祠,东连本家胡同,坐北朝南,临街而建。它是少有的瓦房之一,建筑风格独特,西厢房一改传统的“人字坡”屋顶,釆用四面铺瓦,颇具巧思。从网上得知,这种“四坡五脊”屋顶,古建筑学上称“四阿顶”,村里人都叫“四面坡”。院墙有特色,方石砌底,主体青砖,上部再加蝴蝶瓦拼叠成的花墙,更显姣姣不群。典雅西厢,靓丽花墙,是儿时最深的印记。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村里的老房,包括兰氏宗祠已无存者。为三代人遮风挡雨,繁衍生息的老宅,仍默默守护这片故土。十年前,人去楼空,老宅成了寂寥空巢。看照片,屋顶已翻修过,小青瓦換成大红瓦,有些混搭,却张扬着新的活力。

  有资料称,清代民居建筑呈多样化,老宅以秀才故居的“荣耀”载入史志,正是它具有古村遗迹的史料价值。在兰家,清末至今,并未出现第二个“四阿顶”,书上也未见更远年代的这类建筑。故居主人不落窠臼的精神和艺术涵养,深深打动了我。

  春节期间,和大哥通过话。他说市里来人拍照时,知道咱老辈出了个秀才。他是咱亲爷爷兰树令,字宗典,兰家唯一考上的秀才。年逾古稀,才初知爷爷是个秀才,甚是感慨!

  我想起了父亲,他身上可有爷爷的影子?父亲中等身材,年轻时的照片,清秀儒雅。他是有些文化的手艺人,生活上也有新意。糊纸的老式窗户,他鑲上玻璃;昏黄的小煤油灯,換成玻璃罩子灯。家里不养貓狗,院里不种树草,唯有墙角一鸡舍,尚有乐趣,母鸡咯咯大叫,我就跑去拾蛋,然后撒米犒赏。更可踩着它爬上花墙“飞檐走壁”,逗邻家院里花狗,看墙外枝头青果。

  家里的缝纫机,是维持生计的本钱。那台留声机,我总觉得不如邻居门前拴的那牛和驴子,它并未改善饭桌上的一日三歺。村里戏迷多,常在我家听唱片。听说父亲早年演过戏,后来哥还演过郭建光,兰家戏班小有名气。“图志”上说:自1928年兰家就建了京剧班,演职人员50多人,1960年停建。去年,我在网上看到兰家春晚,一切都变了!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余音绕梁的老宅,怀想那台留声机了。

  国史,方志,家谱,盛世尤显珍贵。日前小聚,得知同乡刘峰,正在整理村史和修增家谱。在外创业的年轻人,利用工作之余做此善事,颇获赞许。案头一部《明清进土录》,是烟台大学潘荣胜同志以数年时间,搜集明清两朝七千七百余位进士的资料编纂而成。他在如此“冷门”的方向上,独辟蹊径并取得成果,尤为可贵。此书也能为我这样的“寻祖”者,提供有益线索吧。

  我很庆幸爷爷不是财主不是官,他留下的房和地,恰到好处。少一些无非多受点苦,再多了我可能当不了兵。爷爷留下比房和地更有价值的,是他的不落俗套,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是无声的家训,体现在老宅,潜移于后人。我大抵不是个人云亦云的人,崇尚“删繁就简三冬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意涵。我也曾努力实践,但并无多少建树,远不及我的爷爷。

  “图志”上说,兰家在各地团处级以上和博士学历人才40余人。把高学历的人与官同列,是重文的表现。秀才没级别,与博士也不好比较。爷爷算是清末兰家高学历的第一人,可以比较的是,他留下了有价值的作品,有着他鲜明烙印的老宅,它已载于史志,铭记我心。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兰培泉:故乡的山 2018-01-08
兰培泉:上天入海任我行 2017-12-28
兰培泉:更爱你了,文明城市我家乡 2017-12-21
兰培泉:活着,就有希望 2017-12-08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