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研究  >  理论成果

肖维坤:探讨《红楼梦》作者及成书始末

2018-02-28 14:08:21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探讨《红楼梦》的作者及成书始末。

  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来看,是以史书《三国志》为主要史料来源,同时也大量承袭了民间三国故事和三国戏剧的内容,是史学文学与通俗文艺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的基础上,通过作家罗贯中而创作出《三国演义》。《水浒传》史书记载,是从民间艺人口头流传,到各色文人手中,进行加工润色,且在传承期间,内容主题变化也很大。大宋《宣和遗事》中水浒明显不同于元代戏曲中的水浒。后来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产生于汉民族沦亡在异族铁蹄之下的惨痛现实,又掺杂对宋末奸臣当道进行的反思和批判,开始褒扬忠良义士,借《水浒传》表忠义,弘扬忠良思想。于《水浒传》诗曰:

  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邦。

  皇天若肯明昭报,男作佛优女作倡。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研究该书者成千上万。俞平佰先生说“这书在中国文坛史上是个’梦魇’,越研究越觉糊涂。”红学研究索隐派代表人物之一蔡元培先生指出:“《石头记》是清康熙朝政治小说,本是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土默热先生提出,《红楼梦》是改朝换代、天翻地覆的末世小说,与蔡元培先生提出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观点一致。

  一、《红楼梦》初创及传承

  《红楼梦》第一回有这样故事情节:石头被那僧人变成一块美玉,携入红尘,后来,又不知过来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土,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大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借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身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

  这段话向我们传递了几点信息:

  1、石上所记的故事即《石头记》,是空空道人首先发现的,空空道人不是《石头记》的作者,而是《石头记》的发现者。

  2、空空道人发现《石头记》的时候,距石头被那一僧一道携入红尘已不知过了几世几劫。是说这块通灵性的石头已经历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炎凉世态,又回到了他原来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说明“石头”已经历过人世间的一个生死轮回,不在人世了。

  3、《石头记》后面的“偈”是此书完成的标志。是一部已经完成的作品。“偈”是古印度梵语书面语“偈佗”的简称。“偈佗”谐音寄托的意思。是作者互换“借谁记去作奇传”。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