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七旬“竹痴”拓宽传承路 盼非遗艺术“节节高”

2018-02-15 09:13: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新春见闻)七旬“竹痴”拓宽传承路 盼非遗艺术“节节高”

中新社四川宜宾2月14日电 题:七旬“竹痴”拓宽传承路 盼非遗艺术“节节高”

作者 杨珺

临近春节,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华一的竹簧艺术培训班上,年轻的学徒们仍在刻苦钻研,以刀代笔抒喜悦,这是竹簧艺人独有的表达方式。

何华一的竹簧培训班设在四川宜宾江安县县城的“竹木艺术品陈列馆”内。总面积1200平米的陈列馆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竹编、皮雕、竹壳画、竹家具等上百件艺术品,运用慈竹、楠竹、罗汉竹等十余种竹品种,将竹的顺青、反黄、肌理纹路展现得淋漓尽致。

江安竹雕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依凭地处当时中国交通大动脉长江边的地利,江安这座小城就是竹工艺者的聚居地。无数文人墨客从这里经过,将诗词绘画创作出来,指导当时的竹雕匠人雕刻,因而江安的竹雕不光是匠人的产品,而是早已将诗书画刻融为一体。

从事竹簧创作近四十年的何华一,被当地人称为“竹痴”,他所获得的荣誉也不负“痴”名。1984年,何华一的楠竹综合利用作品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二等奖。2007年,皮雕山水帽筒《寻隐者不遇》被国务院选赴参加墨西哥“感知中国”巡回展。201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活动上,何华一创作耗时400多天的竹雕帽筒《长江颂》一举荣获金奖。2017年12月,何华一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安竹簧代表性传承人”。

何华一痴于竹更痴于传承。“我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招收学徒了,旅游景区还没有开发时,我就到山上教工匠竹雕和制刀技艺。”何华一说,在常年采风过程中发现了竹壳画、竹根雕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遇到有村民或匠人有兴趣,他就现场教授。

从此,何华一的传承之路越走越宽。2011年,他在江安县两所职校开设竹簧工艺艺术班,竹簧技艺逐渐被列为职校教学大纲。2013年,在女儿何素梅的支持下又开设了传习所与陈列馆,免费对外界开放并招收学徒。

“做传承艺术不单是要自己传承,还要熏陶别人,影响别人,让别人喜欢这个艺术。”何华一说。

不到25岁的曹洪严是培训班学员,他曾在职业学校接触到竹簧艺术,并“一见钟情”。“听说大师会开培训班教我们,开始我不信,结果报名后一直跟着何大师学了两年。”在职校学习计算机的曹洪严毕业后到了浙江义乌工作,老板发现他会雕刻便让他学习了设计,如今他已是公司的设计师,在狗年春节前专程登门谢师恩。

何华一认为,艺术的传承首先需要自己的后辈尊重并喜爱这门艺术。在他的熏陶下,四个儿女都有一手竹雕技艺,他们的作品价值从几千元(人民币,下同)到数十万元不等。5岁的小孙女砍竹、片竹不在话下,连小孙子也能在竹筒上刻出“东方明珠”。

“虽说这是门艺术,但开始的铺垫时间很长,要学习诗词书画,还要学习雕刻技艺,至少前五年都在打基础。”二女儿何玉兰告诉记者,她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竹簧艺术,现在要创作一副精品也至少要一两年,“甚至一个月、两个月都不想出门。”在父亲的影响下,大女儿何素梅从2002年开始招收学徒,现在徒弟超过300人。

“有人问我如何把这门艺术更好与市场接轨,现在我不考虑这个问题,我剩下的时间不多,除了自己出精品外,我最担心的还是这门400多年艺术该如何传承下去,让它像竹子一样节节高。”何华一说。(完)

编辑:郑娇
相关新闻
重庆火锅正式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4-01-24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