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昆嵛

昆嵛“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大赛第二季获奖作者感言

2018-01-23 14:37:00   来源:昆嵛   【字号:

  “烟台彭氏菜根香杯”“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大赛征文第二季颁奖仪式——获奖感言

  昆嵛文艺主编点评并与之共勉年终岁未,一场来自黄海岸边、一个既有民间文学爱好者、机关公务员、生长于农村的草根、退休的工人干部、来自开发区富士康的企业员工、旅游达人、知名作家、企业家、胶东舒体书法家、省一级企业经营管理学会的会长、省级媒体记者等自发组成的文学颁奖活动,在烟台信德社会组织创新中心---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拉开帷幕。没有典礼程式,以简单实用活跃为活动原则,不设官方色彩,全程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民众,没有传说中的那些名人大腕,说到底不过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而已,同时绕开那些累人的四处转场的名人事物,让一切归于简单,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说真话、做实事,做一个爱好文学、心中有梦的人,简单明了,直抵心灵,这有多好。一切就像如日中升的半岛散文新秀末子生在获奖感言中说的那样:有文字摆渡,我们终将上岸。

微信图片_20180123142538
“胶东舒体书法家”曲元强老师为彭氏菜根香题字

  1月20日上午“烟台彭氏菜根香杯”家风故事第二季原创散文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烟台信德社会组织创业中心——山东省散文学会烟台创作基地一楼会议室成功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企业家、获奖作者、媒体朋友与大赛组委会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文学盛会。

  征文期间得到了社会各界文友踊跃投稿,他们有海内外牟平游子、有大学生村官、有普通工人、有优秀企业家、还有专家学者等。征文作品紧扣“家风、家训、家教”等主题,每一篇优秀的征文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家风的传承让人感动,从诗书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方面,生动地讲述了每个家庭的家风,诠释了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时代新歌。本次活动共收到征文500多篇,从中择优认定21篇作品获奖。获奖作品字字发自肺腑,句句凝自心头,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热情奔放。20日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昆嵛主编焦红军发表致辞,获奖作者代表末子生、王光垒、于东洋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昆嵛主编 焦红军致辞

  尊敬的彭熙君总经理,孙晓波总编,获奖作者,各位领导、来宾、媒体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向各位获奖的作者致以诚挚的祝贺!祝贺大家在昆嵛文苑中,一路含英咀华,俊采星驰,佳作叠出,文丰笔健!

  大寒小寒又一年。按照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气,今天既是农历年最后一个节令,也预示着我们马上要进入立春之始。在这个时刻,我们举办“烟台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风故事”原创散文第二季征文大赛颁奖仪式,便有了特别的纪念意义。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端正是社会风气端正的基础。”正如一名参赛作者在家风征文中所写到的这样。而此次“彭氏菜根香杯”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征文大赛就是对建设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家风的弘扬和传承。此次家风征文活动,从去年五月开赛以来,时间长达半年,家风征文来稿之多,传播之迅猛,反响之热烈,参与人数之盛,获奖面之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此次彭氏菜根香家风原创散文两季赛事,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500多篇作者的征文作品,《昆嵛》杂志及公众号平台在短短的六个多月的时间里,编辑团队牺牲了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甚至夜间通宵达旦地编稿,以每天平均平台推出1.5篇的速度,义务编发征文稿件200多篇,30多名散文新秀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活动提高了作者的写作能力,增进了友谊,繁荣了企业文化,提升了家庭文明。活动先后共发放奖品价值2.6万元,计有40多名各地作者获奖,出版各种家风故事征文专辑三本,向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昆嵛》读者群、作家群累计印刷发放杂志专辑5000余册。作为一次普通的家风征文,“昆嵛文化传媒”公众号平台以前所未有的发刊能力和活动实绩,刷新了征文活动的岀版纪录,成为发展胶东地域文化的一场盛大赛事。

  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除了对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还要表示我个人的感恩。

  一个是感恩时代,感恩网络微信技术。科技推动进步,网络铸就繁华。今天我们举办的这一赛事就是集网络、企业、杂志、文学、市场营销、广告传播的一次深度融合,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探索与尝试,在我们繁荣地域家风文化的发展史上必将留下宝贵的一页。

  第二个是感恩彭氏菜根香公司,菜根香公司是一家集餐饮、食品加工于一体的标杆明星企业。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有爱心的社会企业,这些年来我见证了菜根香公司的茁壮蓬勃发展。公司总经理彭熙君也是集工艺、技术、文化、特长、博学多才于一身。他倡导的“一家人、一件事、一起做”的彭氏菜根香公司企业精神本身就是家风文化的再塑。他写的《爷爷的礼物》作为家风故事征文,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追捧和欣赏,这本身就是一部家风故事的大书,必将为丰富企业文化留下浓重的一笔。

  第三是感恩《昆嵛》的广大作者、读者和一直扶持《昆嵛》发展的烟台信德社会组织创业基地,感谢胶东在线等媒体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昆嵛》的发展;没有你们的一路相伴相伴,就没有《昆嵛》的今天。在发展的路途上,昆嵛愿与广大作家文友媒体一道,一路同行,收获人生与友谊。

  今年是《昆嵛》发展的第六个年头,相信在社会各界、广大读者、作者、省市媒体的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方法,不忘初心,轻装前进,为繁荣半岛散文等文学创作,继承与弘扬胶东红色文化和书香牟平建设,贡献新力量,再迈新步伐!

  谢谢大家!

  

微信图片_20180123142546

  二等奖获得者末子生发表获奖感言

  首先感谢菜根香公司彭熙君总经理为大赛获奖作者所做的无私奉献!我一直觉得,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文字市场逐渐流失的社会,仍愿意宣扬家风文化、助文字一臂之力的人,是内心有坚守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衷心祝愿菜根香集团越做越好!

  其次必须感谢焦红军主编,孙汉宁副编辑,因为你们的赏识,让我有幸进入昆嵛大家庭,这里是纯粹用文字交流的温暖家庭,没有文人相轻,更多的是惺惺相惜,让我的文字有了归属,也让我认识了像春ing、刘郁林等给予我关心和照顾的文友前辈。

  最后感谢成全我文字梦的我的家人。我会怀抱对文字的赤诚,继续坚持写作。喜欢这样一句话:有文字摆渡,我们终将上岸。与君共勉。

  谢谢!

  

微信图片_20180123142614

  优秀奖获得者王光垒发表获奖感言

  尊敬的彭总、焦主席、各位文友:

  大家好。我叫王光垒,来自富士康。很高兴今天能够跟大家相聚在“彭氏菜根香杯”家风故事第二季原创散文大赛颁奖仪式,一起品味文学盛宴,感悟创作真谛。

  这一切都要感谢焦主席为广大的文学爱好者,特别是像我这样的普通基层工人,搭建了“昆嵛”这么一个风清气和,具有人文情怀的纯文学平台。还要感谢在这个平台背后辛勤劳作、默默奉献的编辑、编委们,跟他们相比我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受益者,有时因为没有为平台做出贡献而感到汗颜。更要感谢相聚在这个平台之上的每一位文友,因为有了大家对文学的这份挚爱,因为大家身上散发的具有感染力的能量,我们才团结一致围绕在昆嵛山下。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结缘于昆嵛。

  因缘相识

  2016年11月20日,我的老乡兼文学指路人孙焕华老师,给我介绍了隐士居主人——焦主席。从此便因性情相投,加之焦主席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他的创刊理念以及他的高贵品格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如沙滩之上一颗贝壳,没有光芒四射,没有收藏价值,没有稀奇古怪,可是焦主席在沙滩上拾取了我,并对我呵护关爱有加,对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写作建议,让我十分感动,并且使我写作水平进步明显,之后慢慢地我的文章竟也能登上昆嵛的脊背,感受了飞翔一般的体验,我想这就是缘分吧。在我读了《马钰传》之后让我更加坚信这是一种缘分,正如当年的王重阳不远千里来到了昆嵛,收下了马钰、丘处机等全真七子。在我的心里,我就是昆嵛一子。一年多来,虽然我们仅仅见面两次,可是每一次相聚,都让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文学大咖,比如刘向东老师、柳华东老师、李克利老师、刘郁林老师、蔡风老师,当然还有可爱的三位编辑孙汉宁编辑、徐丽编辑、瑾木子编辑……等等,太多的人,可能他们有的不认识我,但是无论是见过面的,或是在群里搭过腔的,我都记在心里。我发现,这里的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常怀大我于心,始终小我于行。大家都把昆嵛当成了自己的招牌和大家庭来维护,又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昆嵛价值相融合,这是我最开心的,也是最舒心的,在这里我很幸运,很幸福。

  相识生缘

  有时候是先有了缘分再相识,我与昆嵛便是如此。可有时候是先相识了才产生缘分,我与修阿女老师便是后者。我其实应该叫她小姨,说来真是有趣,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昆嵛的潜在价值是多么的巨大,多么的让人无法想象!八月份曾经读过她一篇《八月随笔》,奇怪的是我对她的文字有种亲切感,再一看她的名字和籍贯,我更觉得这像一种缘,当时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去追寻。结果到了11月底,在第二次家风征文中我再一次读了她的作品《母亲——那个叫根的女人》,再一次出现了莫名的亲切感,这不仅仅是共鸣的问题,于是我贸然地称她姐姐,询问了她的个人信息,结果让我惊喜的是她是我岳母的堂妹,我立刻跟我岳母说了此事,她们姐妹二人去年过年刚见过面,但遗憾没留下联系方式,如今让我这个“外人”搭上线了。这件事让我更加相信人是带有磁场的,我们在芸芸众生之中能走到一起,绝对是有原因的,而我们相识以后,也会产生更多的美好故事。我将这种磁场现象称之为缘,这是此次彭氏菜根香家风征文让我得到的菜根缘、文字情。

  缘满人生

  2017年我换了工作岗位,从生产车间走上了基层服务岗位。又通过国家统一考试,重新进入校园上课,周末进校园,平时忙工作,晚上加班熬夜看看书,写写随笔。生活好充实,我仿佛把这一年过成了两年,越是这样,我越觉得自己无知,所以,我要更加努力才行。2018年,小目标已经确定并且开始实施,写一部关于高中爱情故事的长篇小说,祭奠自己逝去的青春,激励自己走好中年这条路。曾记得焦主席写过《中年的船,没有港湾》,我是非常的赞同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30多岁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再也没有借口去潇洒,再也没有资本去挥霍人生,所以我希望我的中年从爬坡开始。虽然前进的路上没有港湾,但是昆嵛将是我心灵的港湾,虽然因为学习、工作、生活我在群里的发言少了,可是我对昆嵛和大家的感情并不少。我将牢牢记住2016年3月重新执笔写作那一刻的初心——用普通的文字记录平凡的人生,为自己和孩子书写一段伟大的传奇。是的,从那一刻起,文学创作成了我的第三生命——心灵的生命,我将紧紧拥抱昆嵛给我带来的缘分,在细枝末节的生活中继续创作有价值的文学,继续攀登人生的高峰,给自己一个缘满的人生。

  最后请允许我朗诵一首诗:

  山,

  本无意识,

  也就没有所谓的高度。

  人,

  意识万千,

  却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

  昆嵛,

  高近千米,

  雄伟、壮观、险峻,

  可是我却能把她装在心里。

  因为,

  我走进了她,

  她容纳了我,

  她接地气,

  我乃草根。

  

微信图片_20180123142624

  优秀奖获得者于东洋发表获奖感言

  尊敬的彭熙君总经理、尊敬的焦红军主席、各位编辑、颁奖嘉宾及文友代表:

  大家上午好!

  此时此刻,我百感交集,终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言表我惊喜激动之情,深感惶恐和措手不及。在此,让我道一声,谢谢!谢谢你们!

  没想到刚入道,我的两篇拙文《我那属牛的妻》和《难忘故乡的岁月》在《昆嵛》不同的征文比赛中均榜上有名。承蒙各位编辑评委的青睐和厚爱,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和所有喜欢写作、爱好文学的文友一样,自打学生时候起,我就有这对文学的憧憬和当作家的梦想。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阴差阳错。大学录取的是外语,毕业后做的是高中教师。那时,肩负学生高考的命运之争,责任和使命感使我只能将满腔热血全部倾注到教学之中,根本无暇真正安下心来读书和写作。虽然桃李满天下,可我也付出了人生最为宝贵的八年的年华。八八年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三尺讲台,走进了政府部门,至此也只能一门心思地把工作干好。平时无奈俗务缠身,忙工作,拼仕途,谋生计,已经让我精疲力竭,很难再有闲心坐下来写点什么,虽也在报刊上发过几篇文字,但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文章。浑浑噩噩,一晃又过去了二十多年,如今已退居二线,淡泊了名利,有了闲暇,有了人生沉淀和生活砥砺的底蕴,于是年轻时写作的冲动似乎又复活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平台。

  去年的九月,我妻的一位好姊妹好朋友,也是我的一位文友向我推介了《昆嵛》。当获悉《昆嵛》的主编是焦红军主席,我喜出望外,顿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便与《昆嵛》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相信《昆嵛》,是由于我相信焦主席焦主编。早在八十年代初,我们就已相识,他的为人,他对写作的执着和勤奋,特别是一篇篇力作登报成书,很是让我佩服。所以,有他挂帅的《昆嵛》肯定差不了。鉴于此,我便抱着一试的心态,从熟悉的人和事写起,从自己的经历写起。从去年九月起,我先写了《我那属牛的妻子》参加了“家风故事征文”,之后又写了《难忘故乡的岁月》参加纪念王小波诞辰六十五周年水道青虎山征文比赛。两篇征文均得到了焦主席及各位编辑老师、评委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文章在我的朋友圈里也得到了有相似经历,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的共鸣。大家的鼓励和肯定,更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在此我想再次对给予我提携和帮助的焦主席及所有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较《昆嵛》的众多文友,我虽然也有读书的爱好,写作的兴趣,但毕竟才疏学浅,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今后的日子里,还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也会虚心地向各位文友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多具有记录历史,启迪后世,传达正能量的好文章,用实际行动为《昆嵛》添光加彩。

  最后我想说,愿《昆嵛》凝聚更多的四方文友,愿《昆嵛》推出更多的好作品,愿《昆嵛》立足胶东走得更远更广,更愿《昆嵛》能在胶东文学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我愿为此尽心,更愿为此努力。让我们期待《昆嵛》的明天更辉煌!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范雅琳: 有一个群叫胶东昆嵛散文群 2017-12-11
吴殿彬:真正的爱情永远是限量版的 2017-10-25
蔡洪卫:乡村人物三题 2017-10-20
赵越超:老妈搬家 2017-10-20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