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茶座

[胶东方言解词]:喋(zā)唼(sa)

2017-12-21 08:40:00   来源:烟台山文苑   【字号:

  【前言】胶东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和人文类型,从太古代末期的四面环水的孤岛到后来的连陆半岛,从秦朝的胶东郡、西汉的胶东国到今日容涵三个现代城市——烟台、威海、青岛的富庶区域,历经元朝的海运、明朝的海防、清朝的开埠和今日的开放改革,岁月在这里积淀了许许多多承载历史的方言。方言的顽强滞留也许是人类学者的“幸运”,因为过往的时代及人物仿佛还活在今日,通过对方言的追溯,已逝的时代复活了,那些个人物也变得灵动起来,有筋骨,有血肉,有魂魄。现推出烟台山文苑的景芬解词系列,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胶东方言。

  例句:他不大吃鱼肉,倒喜欢喋唼鱼头。

  “喋唼”一词原是“唼喋”(sha zha),被胶东人倒过来用了,成了“喋唼”,胶东人读做za sa。比如鱼头本无肉,但味道十足,人们一般将其放入口咀嚼一番才吐掉,胶东人谓之喋唼滋味。《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是“食”与“弃”之两难问题,怎么办?胶东人的做法是喋唼一番再“弃之”。

  “唼喋”的原意是指吃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水鸟“唼喋菁藻,咀嚼蔆藕”;“唼喋”也可以指鱼食之声,《红楼梦》中写“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洑上来唼喋。”

  除了鸟和鱼,胶东人又把“唼喋”的应用推广至人,并颠倒为“喋唼”,特指那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食物,是经咂摸滋味之后再抛弃的。还有一种食品是专靠“喋唼”来食用的,那就是水果甘蔗,人们只需要内中的液体而排斥固体,用胶东话说,把水分“喋唼”出来,而把渣子吐掉。

张景芬

  作者简介:

  张景芬,笔名景雰,山东文登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专攻中国哲学史和文化人类学。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