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探访300年历史的广宗柳编:地窨里走出的国家非遗

2017-12-14 08:51: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邢台12月13日电(张鹏翔李铁锤赵昊)在空地插上柳条,等柳树成荫时,将柳条去皮,经水一泡,柔软又坚韧。细长白皙的柳条在柳编艺人的手中来回穿梭,变成簸箕、箩筐、篮子等生活用具。

  广宗县葫芦乡大辛庄村以编柳而被人熟识,当地人称其为“簸箕辛庄”。2008年,广宗柳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心灵手巧的柳编艺人不断创新柳编用途,把它们编成茶几、沙发等工艺品。

  撩开草苫子,弯下腰,从一次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进入,便下到地窨子里。地窨子十平方米左右,上方留有一个二尺见方的小天窗,用于白天照明,晚上就改用电灯了。姜朝春正在地窨子里编篮子。地窨子里没火炉、没暖气,虽然比地面温度高,但也有些寒气。

制作的柳编作品。 张鹏翔 摄

  “一年到头在这里做柳编,我们都习惯了。”第11代柳编传承人姜朝春说,这和大棚差不多,冬暖夏凉,不需要炉子,之所以在地窨里制作柳编,就是为了保持柳条的柔韧度和湿度。除了姜朝春,地窨子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大家边工作边唠嗑,热热闹闹,很是自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柳编进入辉煌期,大辛庄村出现“家家有地窨,人人会柳编”的盛况。而如今,盛况不在,几个人就合伙在一个地窨子里工作。“以前村里的地窨子有100多个,也比现在的大。”不过,姜朝春认为现在也不错,至少更热闹了。

  地窨子里放着做柳编的常用工具,镰刀、锥子(环锥、草锥)、计量、麻绳、线刀等,这些工具都是柳编艺人们自己制作的。“不会制作工具,就相当于不会柳编。”姜朝春说这些制品的大小、宽窄、式样全靠艺人的制作灵感和制作经验。

  雪白的柳条在姜朝春手中上下摆动,每打一条横线,姜朝春都要使劲勒紧。编柳条时,也尽量勒到位,密密实实,不留一点缝隙。姜朝春说,柳条先用水泡,两小时后有韧性了拿到地窨子里编。地窨子里潮湿,编织时柳条不易折断。姜朝春往编好的篮子里洒上水,水也没漏出来。“我们生产的篮子、簸箕不漏水,水越泡还越密实。”

柳编艺人在互相学习和探讨编织手法。 张鹏翔 摄

  “栽柳树,做柳编。”大辛庄村里的柳编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世代以家传和师传的方式口传心授。如今,柳编工艺形成了以大辛庄为中心,正辐射向周围十几个村庄。与之相对的,是对柳编用品的需求量减少。当地柳编手艺人正将柳编做成家具和工艺品,提升本身价值。如今,柳编工艺有了新的制品,从簸箕、篮子、盛面粉用的八斗、结婚时女人用的八角盒子等向沙发、茶几、桌子等转变。

  “柳树都是自然生长的,生长和制作期间不施药物。很多人都愿意选择这样的植物制品,这给了我们这些编织艺人很大的干劲儿。我们希望能创新出更多的制品,让柳编的技艺得以传承。”姜朝春说。(完)

编辑:赵利群
相关新闻
新疆力阻“非遗”断代 少数民族文化蓬勃发展 2017-11-28
滇派非遗: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17-11-28
古老非遗"借力"时尚转型 "牵手"设计师进军现代市场 2017-11-20
小产品做成品牌产业 巾帼巧手传承非遗助脱贫 2017-11-02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