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学  >  昆嵛

杨黎:与父亲有关的记忆

2017-07-27 14:04:30   来源:昆嵛文艺   【字号:

  昆嵛文化传媒

  原创散文·大赛征文

  【首届“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大赛征文】杨黎|与父亲有关的记忆

  与父亲有关的记忆

  文/杨黎

  时间像白马过隙,一晃,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异乡漂泊,在孤独寂寞的时候,我常常想起父亲。那些记忆的碎片,时不时地在我脑海里浮现。

  父亲走的那天晚上很冷,北风在屋外刮得呼呼直响,像是一个人喘着沉重的气息。在熊熊燃烧的火炉面前,围坐着大哥、二哥、三哥和我兄弟四人,我们都沉默着,没人说话,大家的心情很沉重。

  此时他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手上打着点滴。一场来势汹汹的疾病把父亲压倒了,他的肺部长了两个恶性肿瘤,最后一次去医院检查,发现已经压迫到气管。回家没几天,就发不出声音了,癌细胞已经不可抑制地在他体内扩散开来。

  那时,我在镇上的医院做见习医生,给他带回的特效止痛针药也不起任何作用。有时候,他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更多的时候,父亲给自己把脉(他是我们当地比较有名的中医),估计他也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悄然地流逝着,房间里很静,甚至可以听得见手表的滴答声。父亲躺在床上,身子也变得很小。此时他就像是一只即将燃尽的蜡烛,生命的火焰在风中微弱的抖动。

  大约是凌晨两点的时候,我们兄弟几人有些困了。说来真的很奇怪,最先是三哥听到了一阵怪异的悉悉索索的声音,仿佛是有人拿着铁链在地上拖动。然后大哥和二哥也听到了。

  于是,大家心里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

  果然,没多久,父亲的喉咙里发出呼呼的痰鸣声,呼吸越来越急促。我们手忙脚乱地把父亲往堂屋里抬。

  在四川农村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就是老人去世的时候,一定要入中堂。一般的农家院子都有一间堂屋,用来供奉祖先的灵位和遗像。

  进堂屋没多久,父亲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走的时候,他的眼睛没有合上,慢慢地没有了光泽。几个哥哥是学校老师,此时失声痛哭,和我一样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邻居们和周围的乡亲都赶来了,有人在父亲身边点燃了纸钱,我看见一缕青烟盘旋而起,直冲屋顶。鞭炮声骤然响起,把整个村子震得嗡嗡的响,狗吠声在鞭炮声中此起彼伏。

  奶奶老泪纵横,老年丧子的滋味,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品尝到了,我的二姑妈在父亲之前走了。我抱住奶奶,两个人哭成了一团。

  这时大哥走过来,安排我去找堂哥,让他去邻村请剃头匠过来给父亲剃头、修面。

  那时天还没亮,借着微弱的星光奔跑着,我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终于到了堂哥的家。他立马从热被窝里爬起来,打着手电筒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回到家里,邻居们已经为父亲穿好了寿衣。因为奶奶还在,父亲头上缠着白色的孝布(老家的风俗是死者上面没有长辈的话,头上是缠红布)。很快的,堂哥带着剃头匠回来了。他开始给父亲剃头和修面,我们兄弟几人跪在父亲面前,按照风俗,剃头匠一边给父亲剃头,一边说着吉利话。

  剃头匠忙完之后,东边的天空已经亮起了鱼肚白,星星全部隐没在深邃的天空中。

  父亲躺在堂屋正中,脚下放了一盏长明灯。我跪在他身边,托住他的下颌。他的嘴也没闭上,需要托住下颌。开始我还感觉手心有温度,但最后越来越冷,甚至是冰凉的感觉。在老家有个说法就是没有牵挂的人走了会眼闭口闭,但父亲没有,也许是他有太多的放不下,年迈的奶奶,还有未结婚成家的我。那年,我十七岁。

  在悲伤之中,我在奶奶的床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很多人说话的声音,睁开眼一看,原来是风水先生和扎灵堂的师傅以及很多父亲生前的朋友来了。他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房间里的气氛很凝重。

  起床后,我们兄弟几人分头出去拜孝(老家风俗是家中老人去世后,后人要披麻戴孝去所有的亲友家通知)。我被安排在最近的村子里,给自己杨姓家族的长辈拜孝。杨姓在我们那里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姓,从早上到下午,我一家一家地走。记得那天下着毛毛细雨,每到一户杨姓人家,看到长辈我都要作揖和跪下来磕头,膝盖上满是湿湿的黄泥巴。那些长辈们扶起我,不住地安慰着我。

  晚饭后,我们兄弟几人开始为父亲守灵。在老堂屋,我们睡在地铺上,记得我是睡在父亲的脚下面的,紧紧地挨着父亲。

  在自己亲人的遗体面前,没有一点点害怕。我感觉好像是在小时候,我躺在父亲身边听他讲故事。只是现在父亲永远地睡着了,他听不见我的哭泣,我再也听不见他爽朗的笑声了。

  第二天晚上,一个戴眼镜的老人来到我家,拜祭过父亲后,他说明了来意,原来他是父亲的鸽友,现在他有意把父亲的鸽子全部买走。我们就送给他了,没要一分钱。父亲在生的时候养了一群鸽子,每天我都可以看到鸽子在屋顶上亲吻或者神气的走来走去,它们咕咕的叫着,像是一群很喜欢吵闹的孩子。父亲心灵手巧,给每只鸽子身上做了一只哨子,鸽子在天空飞翔盘旋的时候,鸽哨的声音像是炮弹尖利的呼啸,远远的传来。这时,父亲站在院子里,眯缝着眼睛仰头看着他飞翔的鸽群,脸上挂着骄傲的神情。

  两个姑妈回来了,在父亲的灵堂前哭得泪人似的。父亲他们那一辈是四兄妹,父亲是哥哥,下面是三个妹妹。二姑妈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年因为一场疾病走了,现在他们四兄妹中就剩下大姑妈和最小的姑妈了。大姑妈很多年前在绵阳定了居,小姑妈也在镇上买了土地盖了房,她们的家庭都很幸福美满。

  其实,父亲走的时候的年龄并不是很大,六十岁。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讲,正是享受人生的时候,可惜的是,父亲很不幸的患上了肺癌这个不治之症。刚开始,父亲一直咳嗽,以为是肺炎,但经过输液消炎过后不见好转,才去了镇上的医院检查,看到父亲的胸透片的时候,我的心里一沉,我明显地看到了有两个圆圆的阴影附在父亲的肺叶之上。我把这个事给几个哥哥说了后,大家的心里都落下了巨大的阴影。经过一段时间毫无效果的治疗,父亲终于卧床不起。

  父亲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有精湛的中医术之外,他会唱戏,会川剧里面所有的乐器。记得小时候,经常在村子里的戏台上,我都可以看见父亲穿着戏袍在台上唱戏,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每一个动作和步伐看起来都很专业。值得一说的是,戏台上每一个角色的衣服和帽子都是父亲精心设计出来的。父亲也有一个川剧乐队,在里面他是鼓手。要知道,在任何乐队,鼓手是灵魂人物。那一面鼓后来放在父亲的房间里,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去敲一阵,不过我敲得毫无章法,简直没法和父亲比。父亲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村子里,很多人户家里的红白事的对联,都是请父亲去写。他自己创作对联,记得小时候他经常给我讲对联的经典故事。至今我记得父亲讲的一副古代对联是:筷子夹笋,笋夹笋,老笋夹嫩笋。嘴巴吃肉,肉吃肉,活肉吃死肉。父亲给我讲对联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可以说,我爱上文学,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亲的熏陶和影响。在老家,有的人家里老人去世后需要写祭文,父亲便是他们首选的撰写人,过后,也会给父亲一点报酬。父亲常常得意的对我说,这也是他的稿费。在我们那里,父亲是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很受人尊敬。小时候,我经常赖在父亲的怀里要他给我讲故事,他就乐呵呵的一个接一个的给我讲,而且从来没有重复过。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每次上街都会给我带回一本一本的连环画,记得有《西游记》《敌后武工队》《岳飞传》等。从那时起,我就有了一种文字表达的欲望,于是我写的作文从来就是课堂上老师要读的范文。

  在家里停留了几天,父亲到了出殡的日子。那天,村子里最年轻力壮的八个人抬着父亲的棺材,慢慢的向着他的墓地走去。我们披麻戴孝,一走一跪的送走了父亲。送别父亲的人排成长龙,在乡村泥泞的道路上缓慢的向前移动。锣鼓声、鞭炮声夹杂在一起,整个世界都知道我的父亲走了。

  一个新的坟茔赫然耸立在眼前,一个最疼爱我的人永远沉睡在土地的怀抱。

  后面的三天晚上,按照老家的风俗,需要给逝去的老人送火把,免得他看不见前面的路。火把是我给父亲送过去的,每次把燃烧的火把放在父亲的坟头,我都会坐在冰冷的地上,同父亲说上几句话。滚烫的泪水落在冰冷的土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父亲走后没多久,村子里下了一场很大的雪,据说是很多年都没有如此大的雪了。鹅毛般的雪花在风中飘飘洒洒,雪花在雪花里飞舞盘旋,风在风中嘶吼沉吟。一夜之间,整个大地便白茫茫的一片。而父亲的坟茔,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高。大雪温柔地覆盖了他……

  作者简介

  杨黎,四川巴中人,现居海南海口。十多年前曾用笔名和本名在一些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和诗歌若干。作品散见于《短篇小说》《南方都市报》《杉乡文学》《江门文艺》《文艺生活》等刊物。2002年后停笔,直至2016年重新开始。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隋建国:我的前辈 2017-07-27
姜冰雁:父亲的写意人生 2017-07-25
彭熙君:爷爷的礼物 2017-07-24
王道芸:勤俭持家 2017-07-19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