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研究  >  理论成果

上潘家庄曲氏物质文化溯源

2016-12-08 17:39:00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曲全 曲绵评/文

  土地庙

  上潘家庄曲氏土地庙建在村西北角,距村约300米处公路北侧,即现在村西公路向北拐弯之处的南侧。至于土地庙的建筑时间和建筑者均无记载,但可推断,它是我氏徙居潘格庄初期(明朝)所建,是我氏最早的古文化建筑之一。文革期间“破四旧”,土地庙被毁。

  相关链接: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汉族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

  庙内供土地正神像,俗称“土地公”或“土地爷”,雅称“福德正神”。土地神形象大多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爱,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除塑土地神外,庙中尚塑其配偶,昔称“土地奶奶”,与土地神共受香火供奉,庇佑地茂物盛,五谷丰登。

  龙王庙

  上潘家庄曲氏龙王庙位于南塂山主峰之上,建筑年代不详。

  龙王庙旧时专门供奉四海龙王、龙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是群众祈雨之处。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冬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玉皇阁

  我村玉皇阁建于海拔最高的南嵠山主峰处,大殿左侧树有碣石,碣石及碣文均为六世茂公三个儿子(士升、士钦、士准)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所立作。其构造及规模无史料记载,但从现地看,有人工开凿石蓬的痕迹,且面积较大,民间传说是玉皇大帝留下的脚印;还有一方有靠背的巨石,民间传说是杨六郎的宝座。

  相关链接:

  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阁内有玉皇像,玉皇,即玉皇大帝。多建于群山之巅,且弘整高峻,雄伟壮观。

  玉皇阁通常分上下两院,从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小门、玉皇阁大殿。天王殿和玉皇阁大殿分布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下院由天王殿、东西配殿和正禅房组成。天王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系硬山布瓦顶。小门两侧左为钟楼,右为鼓楼。建筑格式均为重檐歇山布瓦顶。上院正面是玉皇阁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为三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大殿正脊为琉璃花脊,两端砌盘龙大吻,脊上为琉璃八仙人,边脊砌大吻跑兽,四角脊梢装有兽头,下悬铁铎,微风吹拂丁当作响,气势非凡。

  大殿内,正面(北面)塑有玉皇大帝神像,墙壁上绘制有大型人物壁画“封神图”。在玉皇大帝塑像两侧的墙壁上,绘制五元大帝及王母娘娘。东西两壁上绘有“三十六雷公”。帝王威严,雷公狰狞,侍者秀目,场面宏大,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三元庙(关帝庙)

  上潘家庄曲氏祖三元庙,位于西雅山以西约120米处的路北,为一体三单元建筑,庙宇气势宏伟,在胶东半岛远近闻名。

  三元庙正房五间,塑有关圣帝君神像。东西对面厢房各三间。关圣帝君(简称“关帝”),即三国蜀汉名将关羽,字云长,美须髯,武勇绝伦。

  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在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几乎每家都会供奉关公像。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关公被人视为武神、财神及保护商贾之神。

  据载,我村三元庙由六世祖士升、士钦、士准兄弟三人承父志,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始建,于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落成,历时九年。三元庙落成后,至我氏十世祖(乾隆四十年),历时一百二十多年时,庙宇倾圮。十世祖艺圃与九世祖访落公、十世祖玉轩、景泉、翰经公等共倡义举,鸠工庀,庙貌焕然一新。

  1923年前后,三元庙神像搬出庙外,改为村办学堂。1936年为二区区立小学(区公社设在冶头村)。1939年牟平城里日伪军到上潘家庄扫荡,把西庙学校全部烧毁。一座阅尽人间沧桑287年依然生机盎然的庙宇、一处庇佑无数革命精英取义成仁的圣地转眼间化为残垣。族人为之扼腕长息,山河为之低吟哀鸣。日伪罪行滔天,民族之恨勿忘!

  相关链接:

  所谓三元,有说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主神位的三大官员,被世人称谓“三元大帝”,其偶像就是尧、舜、禹。他们分工不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元”的生辰祭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后人称之谓“福、禄、寿”三星。

  前殿主神为三官,关羽、药王为左右座陪(另立神龛),山墙两壁左塑张飞、关平、赵云、周仓;右塑秦琼、尉迟、哼哈二将。正殿前东为配殿,主神位是三霄娘娘,即云霄、碧霄和琼霄。左右山墙下设有供台,分别为花姐、痘哥、水蓬、判官等八尊泥塑彩神小像。主神左右,排列阶梯层层,十八罗汉由下到下列坐成序。后殿堂正中是富丽堂皇的释迦牟尼金体塑像。大佛双目凝神,盘坐莲台座,一手扶膝,一手弹指,给人以和蔼、亲善之感。左右为南海观世音菩萨等站像。东西山墙边,雕塑文昌蓝袍坐像,韦驮拄降魔杵。相对供台神位上,雕塑魁星单腿独立,另腿翘起,挥毫题书,横眉怒目,笔点爵禄状。

  刘猛将军庙

  三元庙修缮毕,由艺圃公策划选址并设计,于雅山东侧约10米以东修建刘猛将军庙。

  其庙的结构组合为:雅山东侧10米以东,依北前阳山势,东西走向,建五间较为矮小的普通民宅,为庙宇管理人员住所。再向东是五间高大瓦房,此为刘猛将军殿,殿中央泥塑彩绘刘猛将军像。

  大殿前方是五间稍矮小的普通型的瓦房,中间为穿堂屋。刘猛将军庙东侧为空地,约10米左右再东面即是菩萨殿。菩萨殿内,中央为泥塑彩绘观世音菩萨像一尊。

  关于菩萨殿的修建未见史料记载,依其坐落位置,可推断,菩萨殿建在刘猛将军庙之后。

  刘猛将军庙、菩萨殿南面是一片庙产农田,地中央有一棵多年生的藤萝树(紫藤),树龄长,堪称一景。

  相关链接:

  虫王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称之为“虫王刘猛将军”。

  传说刘猛将军的原型是南宋的抗金将领刘錡,旧俗以正月十三日为刘猛将军诞辰。

  文昌阁

  文昌阁建于村大街西首,为确保工程质量,艺圃公亲自指挥施工,工程所用之物料,皆经公之手。

  文昌阁的建筑结局形式,是二层起脊结构。一层为通路(街的出口)。上层为阁,前面中间为门,后壁彩绘文昌帝君神像,阁内平时放置戏剧用品和锣鼓乐器等。族人在除夕、初一文昌帝君生日送香火(即烧香、纸、诉等),为自己和亲人祈祷,佑护获取功名或晋级升职。

  文昌阁的主脊上塑有龙凤,四边梢上安放着吉祥鸟兽,极为壮观。而阁的下层为甬道,像城门洞一样,进出文昌阁,感觉有如进出城门。

  相关链接: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文昌六星为上将(威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命(主灾咎)、司中(主右理)、司禄(赏功进士),各有专司,掌管天下文运禄籍,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士人学子的崇拜。

  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

  文昌帝君,即文昌粹潼帝君,全称“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是汉族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理考试命运、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禄之神,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文昌帝君比孔子还受读书人的欢迎。同时他也是刻字、书店、文具店、说书、抄纸的行神,所以昔日书商公会就叫做“文昌会馆”。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读书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诞辰,童生、秀才、禀生、贡生、举人以及私塾老师都要准备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庙行“三献礼”祭祀之。历代官府都要通令天下学校,来奉祀这位文昌神: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圣诞。

  继刘猛将军庙建成后,艺圃公同有关族人共议兴建文昌阁事宜,选址、图纸、经费和监工皆有分工。

  火神庙

  我祖火神庙位置在后门胡同南首东侧。

  火神庙,全称火德真君庙,传说火神真君名罗宣,居住在神话中的火龙岛,后被姜子牙封为火德真君。是掌管火的神,也有传说是火的发明者燧人氏。

  大厦廊门

  大厦廊门建在南街西首,是和文昌阁相对称的一座宏伟目标建筑。

  大厦廊门的建筑时间、建筑缘由、建筑者均无史料记载,也无相关传说。据载,1947年古历7月7日(公历8月22日)夜,逢特大暴雨,村东堤决口,该建筑物被洪水冲走。

  牌坊—洛文夫人李氏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十世祖洛文公夫人李氏,系解家庄村岁贡生李师琰之女,奉旨旌表建坊。旌表,是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方式,颂扬遵守封建礼教、勤俭持家、贞烈守节的女性。牌坊建在文昌阁东约一百米处街中(洛文公大客屋外的街中)。

  旗杆

  我氏祖旗杆位于曲庆范家门前,现曲绵忠门前。

  解放前,群众对居此处的族人称之为“旗杆底下×××”,此称谓为祖辈传述,没记载资料,也无有关传说或典故,但可以肯定的是,此处肯定是竖过旗杆挂过旗,人们便习惯地呼之“旗杆底下”!

  相关链接:

  “竖旗杆”是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明清时期盛行。

  读书人的家庭,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一根旗杆,这根旗杆称为“楣”。揭榜之时,如果谁家的书生榜上有名,门前的旗杆就可能照竖不误;如果名落孙山,这名书生的家人就会把自家门前的旗杆放倒、撤去,称为“倒楣”(即倒霉),以激励书生不忘雪耻、从头再来。

  旗杆由杆座、杆身、杆头三部分组成。杆座左右由夹杆上下榫口套牢固定;夹杆石以上为杆身,一般选用杉木制成,圆柱形,长度约有15米,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旗杆上端有一个官帽造型的旗杆斗,上宽下窄,酷似量粮食的器具“升”(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寓意为“步步高升”。

  《儒林外史》第五回:“想起还是前年出贡竖旗杆,在他家扰过一席。”注释为:“科举时代,秀才取得贡生资格后,就可以和举人、进士一样,在宗祠或家门前面竖起旗杆,表示‘荣宗耀祖,改换门庭’。”

  大楼(大街楼)

  大楼是坐落在大街中部北侧,距街大约60米处的一幢雄伟壮观的建筑。

  关于大楼的建筑时间及主人均无记载资料。但大楼是建在八世祖果公后住宅区内,且它的南面就是“大厅”。传说“大厅”是果公曾孙武进士乃伟练功之所。所以可以推断,大楼的主人是查公后,建筑时间为清乾隆年间。

  大楼的建筑结构,以“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而设计、建筑的。为二层起脊楼房,有东西厢房,且南有水星(倒厅),各为独立之体。

  大厅

  大厅是一座大型的安架结构建筑,建在大楼建筑群以南约6米处,和大楼属南北同一线上的建筑。

  大厅东西约13.96米,南北约12米,由4棵直径80-90公分的立柱撑着厅的上架。

  厅的后门设有后墙中部,内有屏风。厅的前门开在前墙中部。前墙腰线以上全是窗户,所有窗户均左右开启。大厅前檐下有宽约1.6米的走廊。

  传说大厅是十世公曲乃伟中武进士(公元1793年)前练功的场所。

  潘格庄龙头碑林

  1958年前,在上潘格庄西北方,距村大约600米处的公路右侧,耸立着一片龙头碑,那就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迹——上潘格庄龙头碑林。

  龙头碑,顾名思义即碑的上部(碑首)左右各附着一条巨龙,龙头昂挺在碑头的上端,相对峙,很威风。碑头中央有立式长条框架,框中央刻“圣旨”二字。碑身比碑首左右各窄约10公分。碑身下面中间所刻文字除名字外,其他内容基本相似。

  碑的背面是碑文,内容大致为碑主人的生平业绩及后人对其之赞誉。碑身下方有碑座,碑座各有一纵向的座耳,既美观又增加了碑的稳定性。

  碑林中,还有一枚“一门双节碑”。是廷琉夫人徐氏、廷琉夫人杨氏节烈,上闻奉旨旌表——一门双节碑。

  在碑林的外侧还有一枚普通型的“烈妇碑”。

  上潘格庄龙头林,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部被毁,在村北路桥洞中,仍可见雕工精细的龙饰汉白玉碑残块。

  相关链接: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研究,碑的发展史,至少经历了两个大的演化阶段。

  首先是将碑当做一种工具加以使用的时期,简称为实用碑时期;其次是在其上雕刻文字,以颂扬人的功绩、品格和记载史实的时期,简称为刻字碑时期。实用碑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以来,经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一直使用到西汉时期,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它在许多方面都可使用:一是人们去世后,在埋葬时当做下棺和放置器物用的辘轳,绳捆在上面,可以任意升降,自由运转;二是置于王室、诸侯宫庙庭院或门前,作为拴马的柱子,或者当做一般人家系牲口的桩子;三是在宫殿前面或贵族的宅院中竖立的柱子,作为观察太阳偏斜、中正的标志,以判断一天时间的早晚。在这一点上好像后来的“日晷[gui]”。这种“日晷”今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基上就陈设着一件。实用碑的质料,因用途不同而有差别,在宫庙和庭院中者多为石头做成,在墓角或圹[kuang,即墓穴]侧者,初期多为木头,后来多改用石料。无论石质碑或木质碑,在形制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上半部大都有一个圆洞(因用途需要而开凿),后人把这个洞叫“穿”。这种“穿”是早期实用碑独具的特点。

  刻字碑在汉代出现以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也就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如在下棺的实用碑上刻写文字以记述墓主的姓名、籍贯、家世、生平和事绩,以及一些颂扬和悼念的铭词等,形成一篇传记性的文字,使路过行人读后,可知道墓主身分。这种碑叫做墓碑。如果是在宗庙、祠堂等建筑物旁和殿院内竖立的实用碑上,刻画文字,使行人阅读后能知晓这些宗庙、祠堂等建筑物的情况以及受祭者的功绩、道德、行为,这种碑就叫做祠庙碑。

  在汉代和三国时期,刻字碑大概只有墓碑和祠庙碑这两种。这两种刻字碑的共同特点是多为纪念亡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由于刻字碑的这种特点,所以在当时人们就认为,树碑是为了对前人、先辈表示悲哀或追悼。到了唐朝前期,大学者徐坚在为皇家贵族子弟编写课本《初学记》一书时,对“碑”字的解释,就直截了当地说成“碑,所以悲往事也”。到唐朝晚期,陆龟蒙更直截了当地解释为“碑者,悲也”。虽然刻字碑后来按内容可分为多种,如墓碑、祠堂碑、寺庙碑、纪念碑、记事碑等,但歌颂死者怀念先人,一直是这类碑文的主流。

  汉代刻字碑出现以后,由于与其他类型的石刻文字,如刻石、摩崖、石碣等同时并存;又因为它们都是用刀刻在石上的文字,因而在称呼上就不十分严格。有的将一切石刻文字都叫做碑,有的又把这类文字叫做碣。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当时对它们就有明确的区分,什么“方者为碑,圆者为碣”、“大者为碑,小者为碣”等等,这恐怕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直到唐代,还有将方碑称为碣的。刻字碑出现以后,由于所记内容的相对稳定,其形制也就逐渐固定下来。

  刻字碑大致上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

  最上部分或者顶部叫碑首,早期碑首比较简单,多为圭首、圆首或晕首,后期又逐渐出现螭[chi ]首,尺寸也越来越大。圆首即首成半圆形。晕首,其轮廓也是半圆形,但半圆的上部却有晕缭绕,如天空雨后出现的虹,所以叫晕首。一般有晕三道,其晕多从碑首碑身交接处起始,尚留系绳引纤的古意。汉代以后,晕首碑多消失无存。螭首,又叫螭头,即雕刻在碑头、殿柱、殿阶、彝器、印章等上面的螭形花饰。螭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传说中的蛟龙类。龙为炎黄子孙最崇拜的神兽,把它装饰在碑头上成为螭首,碑的身价就变得更为高贵。这种螭首碑,大约出现于汉晋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刻的《爨〔cuan〕龙颜碑》就是著名的螭首碑之一。唐朝时螭首碑逐渐成为等级高低的象征,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准刻制。

  北沟楼

  北沟楼坐落在北沟住宅区南首、西山东阳坡的底部,是“伯力家”1936年建筑的。属一小型化的群体建筑,坐西向东,南北两院。

  北院是一座坐西向东的四合院,正房(主位)是二层五间楼房。楼房一层后墙紧靠西坡陡崖,比西坡地平面高出约70公分,在后看二楼是平房。楼房上下两层均在中间纵向建一道墙壁,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后楼之门均设在中间,前楼走廊宽约150公分,水泥栏杆。

  楼房前两端是对面平厢房,平房上沿四周均砌花墙,平房和楼房走廊连为一体,平厢房门均设在西一间。楼梯设在南平房北约50公分处。北平厢房东端与南平厢之间建一道院墙,门与一楼门相对。北平厢西端,楼走廊下设一卫生间;东端院墙外设一卫生间。院墙东约3米处就是临街房,即四合院的倒厅房。此房五间,北一间是门屋,二间是进出之门,俗称“过道”。3-5间为一体,第4间内侧开门。

  综上所述,可见北沟楼为别具一格的四合院结构。

  北沟楼南院建筑,西正房五间,南厢房三间,临街五间(结构与北院临街房相同)。西正房和东临街房北山墙之间砌院墙一道,院墙和北院之距约16公分。院子中间偏东建有一小亭子。

  南北两院建筑所用石料,均为“尺石”,即用钻子加工,尺寸统一的石料,所有窗户外均设有“雨搭子”。南北两院临街房外是一小广场,东西宽大约8米左右,有一行一人难合抱粗的杨树,外边砌包堰。

  附注:

  1、“伯力”在黑龙江省东北方,和抚远县毗邻,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二战期间被苏联占有,改名“哈巴罗夫斯克”。

  2、“伯力客”,人们对在伯力做生意的人的称呼。我村曲文轩家有人在伯力做生意,便称呼曲文轩家为“伯力家”。

  3、北沟楼是“伯力家”1936年兴建的,群众习惯性地称它“伯力家楼”。

  4、“伯力家”阶级成分定划为“地主”,1946年土地改革时,将“伯力家楼”收为村集体所有。

  5、1947年冬至1948年冬,北沟楼南院房屋作为区粮库。

  6、1948年冬北沟楼改为“牟平县第七区上潘家庄学区完全小学校”。

  7、1948年烟台凤凰山战斗,北沟楼为解放军战地救护医院,伤员在此院包扎、抢救后,再转送水道镇南台解放军医院。转到我村医院没有抢救过来的伤员牺牲三位,他们是:杜庭进,连长,文登县人;梁仁模,战士,文登县人;张友锡,战士,威海市人。我村党组织给三位烈士做了楸木棺材,将他们安葬在北茔前坡一块平地上。杜庭进连长安葬在中间,张友锡、梁仁模安葬在连长的左右两边。他们墓前各树一木牌,上面写着烈士姓名、职务、籍贯。自1954年清明起,每年清明节上潘学校师生都来祭扫烈士陵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菱公祠堂

  菱公祠建在南街中段街北,为五间高大瓦房。

  菱公祠是曲氏宗祖为强化宗族的认同感,专设供奉祭祀五世祖菱公的大堂。

  堂内挂菱公端坐画像两轴,陈设菱公世系谱表及牌位,供桌、香几、八仙桌、椿凳、祭祀用品井然有序。祠堂只在祀祖之日开放,是日族人络绎不绝,上香、叩拜,敬祖、念祖至真至诚。

  相关链接:

  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是族人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汉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家族祠堂,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的延伸。宗族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宗法家庭制度是旧中国社会的基础。修缮祠堂不仅是对中国历史遗迹的补救,而且也是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

  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明《鲁班经》卷一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间均为三进或四进建筑构成,即大门、仪门、享堂、寝堂,有些祠堂还在后部设置庭园。不少祠堂中都附设有戏台,标志着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加强。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它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所,因此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建筑的后部均设有神龛。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让中国人对血缘宗亲格外重视,祠堂便是开枝散叶的宗亲树下相同之根。祠堂,是整个家族的荣耀,也是每位成员的归宿。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人基本上是与祠堂无缘的。在全国各地的大小祠堂,无一例外地禁止女人入内。

  祠堂里的祖训家风,向来是宗族的温暖和召唤。中国古代所建的祠堂至今所剩不多,一部分殁于自然天灾,一部分毁于战火人祸。

  西祠堂

  文昌阁西约40米处路北,有一座独门独院的五间大瓦房,那就是我上潘格庄有名的西祠堂。

  相传,此房是祭祀八世祖樽公的祠堂,规模与菱公祠相当。

  西河大堤

  村西河水泛滥,逼近房园。

  十世曲游文同合族计议,各家量资,凑银两三百余千。令堂侄曲季光监工,筑长堤,以捍水患。又于河口处造石桥一座,行旅便之。

  小楼底下

  人们习惯称兰公后曲荣兰、曲庆礼、曲庆仁、曲庆侃等长者所居之胡同为“为楼底下”。

  在此胡同居住者,人们对其称呼总是在名字前冠以“小楼底下”四个字,即“小楼底下×××”,代代相传,已成定式。

  “小楼”有无、建在哪里、为什么叫“小楼底下”等已经无从考证。

  庙顶

  “庙顶”是我村东一座山,是一座金山。山底下被前人和今人挖金几近掏空。

  庙顶前怀迎纳转山北端,形成东门河河口,河水转向南塂山后阴。

  (村东即为庙顶)

  “庙顶”上曾经是否有庙宇,无人知晓,更无资料记载,也无相关传说。笔者曾亲临观水镇崮山,其地貌与我村庙顶极为相似,有三条山脊,山底被路环绕。

  崮山顶上曾建有和尚寺庙,至今仍有残砖断瓦留存,且山腰有和尚挑水吃的水井一口。

  (崮山古寺庙建筑残片)

  “小楼底下”所处位置,正是在庙顶山脊线腿上,两者结合可以推断,庙顶山上曾建有寺庙,或有高僧隐居与此。

  (图中除标注的照片外,均为网络截图。)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