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胶东在线  >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茶座

李存葆:争取与子孙后代对话的权利

2016-10-14 09:49:08   来源:千龙网   【字号:

  10月12日,著名作家李存葆参加十月文学院揭牌仪式,并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千龙网实习记者许珠珠摄

  1995年的央视春晚,牛群、冯巩和倪萍一起表演的相声《最差先生》 ,其中有一段“人物赞”,冯巩用三寸不烂之舌夸的第一位母亲就是《高山下的花环里》梁三喜的妈妈,冯巩说:“英雄的妈妈,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就是三喜的亲弟弟。他是三喜,我是四喜……”

  出生于80年代以后的我们并不是很熟悉的这部文学作品,通过电视传媒迅速抽取的关键词被印在了脑海里,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走出过令人瞩目的英雄。

  镜头调转,这段小词,不是调侃,而是引出这位低调、沉稳而又实在的作家李存葆,黑红的脸膛,声如洪钟,浓重的山东口音铿锵有力,依然可以想象出他年轻时的军人气派。

  军事题材最大限度浓缩人生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里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梁大娘、梁三喜、靳开来都是为国家牺牲小家的英雄。而今天,“英雄”这个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军事文学的魅力在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以这个为底色写出的作品才感人,这是全世界通行的规律。”作家李存葆把对于英雄的塑造,放在小说创作的核心位置,“战争题材能把人生阅历最大限度的浓缩,生与死、爱与恨、喜与悲、诚与诈,重大的人生命题都摆在面前,有些人活到五、六十岁都不一定能经历过这些。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战争集中了人的情感和阅历。”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怎么塑造英雄?来源于生活,升华地想象,编写出鲜活的人物和动人的故事,这是作家的才华。

  “战争文学与民族性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俄罗斯文学在这方面有更深的根基。英雄主义不能成为明日黄花,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民族精神也该与此等高。”作家李存葆认为这个时代需要呼唤英雄主义精神。

  10月12日,著名作家李存葆参加十月文学院揭牌仪式,并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千龙网记者纪敬摄

  笔锋一转赢得更多粉丝

  从《高山下的花环》《沂蒙九章》到《大河遗梦》,一直到近年的《呼伦贝尔记忆》和《渐行渐远的滋味》,李存葆从小说创作转向散文,就如同他笔下的山东煎饼越嚼越香,别有一番风味,也赢得了更广阔的读者群。

  “上世纪70年代,我常赴沂蒙深入生活,食宿大都在军分区及各县武装部的招待所里,因餐桌上很少放煎饼,我便到集市买一叠麦子煎饼和一包新鲜虾皮打尖儿。那时的煎饼与虾皮的品质,与沂蒙山人一样纯真。用麦子煎饼卷起虾皮一道吃,那软绵绵的筋道,那甜丝丝的醇和,那咸渍渍的爽净,当是山野与大海所拥抱、所亲吻才能发出的滋味。在我味蕾的记忆里,这滋味时隐时现,至今仍挥之不去。”选自2012年第5期《十月》杂志《渐行渐远的滋味》,这舌尖上的回忆是味觉的升华,文字节制凝练,有铿锵的节奏感,油然而生的生活气息。李存葆也觉得写散文更能发挥自己的灵性。

  这篇4万多字的散文被很多报纸转载,也有读者在自己的博客中转发,在一位名为野渡的博客中这样记载,近年来杂事琐碎事多,弄得人头疼心烦,少有雅兴读书了。今儿偶有闲暇,网上闲逛巧遇李存葆先生力作《渐行渐远的滋味》,欣喜之余粘贴于此,以备日后习之。还有读者给李存葆打电话,表示有按照文章里的方法制作美食,其魅力超越了《舌尖上的中国》。

  “还是会写小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咱不说大话,写出来再说。”70岁的作家李存葆依然笔耕不辍。

  《十月》杂志是作家李存葆的“战场”,每年都会在《十月》杂志留下3、4万字的散文作品。千龙网记者纪敬摄

  “大散文”创作的新境界

  《十月》杂志是作家李存葆的“战场”,每年都会在《十月》杂志留下3、4万字的散文作品。“李存葆的大散文出奇不意,万千气象。散文《永难凋谢的罂粟花》不仅内部结构艳丽,更有深度的思想追寻。”《十月》编辑部主任宗永平对记者说。

  《金瓶梅》不是栽植在人类精神家园中的菩提树,而是在人性生态大恶化环境下,于商品经济的萌芽丛中,冒出的一株既斑斓夺目又含有毒汁的罂粟花。——李存葆写到《金》书有着令人无法抵御的艺术魅力,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今古之变”的大书。

  李存葆把悲悯的入世情怀,雄健、刚劲、慷慨的军人气质融化在散文写作中,创造出大气磅礴的风骨,拥有“大散文”创作的新境界。正如李存葆所说,这个时代需要提升民族精神的严肃文学,娱乐性的作品在历史上是留不住的。我希望多年以后,自己的书还能摆在书架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杜甫至今还与我们对话,即使作家达不到也要有这个追求,争取与子孙后代对话的权利。(记者:纪敬)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