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专题 > 烟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非遗动态 正文

烟台蓬莱保根护脉 促进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2016-01-25 09:30:15 来源:大众日报 [大中小]

  近日,蓬莱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八仙传说之乡”,这是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该市文化建设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字”招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仙传说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民间广为流传。在蓬莱,八仙传说为代表的仙道文化早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八仙面塑、迎仙桥、八仙渡海口处处彰显着它的生生不息。

  不仅仙道文化,蓬莱文化体系中还蕴含着海洋文化、精武文化、州府文化、葡萄酒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蓬莱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不能仅停留在‘固态’保护上,还要在本土文化环境中进行‘活态’传承,这样才能焕发文化遗存永久的生命力。”蓬莱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

  挖掘保护,让文化遗存“活”起来。近日,投资近3000万元的“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蓬莱美术馆”和“蓬仙美术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三处展馆均由民间出资建设,主要用于收藏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遗存。社会资本介入是蓬莱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之一。该市还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明确文保单位、馆藏文物的依法登记、公布机制,“一对一”聘任文物保护员。同时,组建历史文化研究会、戚继光研究会、慕湘藏书楼等专门研究机构,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充实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该市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家、省、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项。

  传承创新,文化才能历久弥新。前不久,电视剧《蓬城英雄》热播,这部以郝斌、盛易三等抗战英雄为原型,蓬莱人自编自导的抗战剧,一上映就受到观众青睐。这与蓬莱突出文化活动的原创性、地域性、特色化,引导群众创作本土文化作品分不开。创新文化传承方式,该市每年定期开展“新春民俗文化季”、“百日仙境之夏”、“百篇作品颂蓬莱”等群众文化活动,发动民间创作力量,歌蓬莱、舞蓬莱、写蓬莱、画蓬莱,让传统文化在群众自我创作中得到传承。同时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通过举办各种城市形象推介会,宣传推介蓬莱特色文化,并与海内外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戚继光、登州古港、海上丝绸之路、国内名楼等专项历史文化研讨、文博展览活动,增强城市文化知名度。

  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日前,由北京晟昊天成文化传媒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创客蓬莱”新媒体电影项目正式启动,计划用两年时间拍摄100部网络电影,题材、取景均为蓬莱元素。“创客蓬莱”百部微电影拍摄,是蓬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该市立足文化产业资源特点,重点打造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园区,瞄向特色文化旅游、影视动漫等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门类,力促文化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开辟历史文化、葡萄酒文化、海洋文化等特色旅游线路,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展休闲娱乐、旅游纪念品等配套产业;影视动漫产业,围绕蓬莱历史文化、山海风光、产业发展等题材,吸引国内外著名影视机构联合制作,先后拍摄《咱们村的指导员》、《外姓兄弟》、《蓬莱八仙》、《缘来幸福》等影视剧十余部。

2002-2013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隐私政策|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