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学 > 胶东文学 正文

尹浩洋:烟台啤酒传奇

2015-09-24 10:02:02   来源:胶东文学   【字号:

  编者按:烟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尤其是民族轻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开埠150多年来,烟台历经沧桑,百转千折。一代又一代的烟台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改变着这个城市的面貌,留下了新历史的痕迹。作为自觉介入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当是描述时代又改变时代的,那么他们理应首先用自己的创作来记录过去,观察过去,思索现在和未来的道路。本埠资深记者尹浩洋的新作《烟台啤酒传奇》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用心挖掘了大量翔实的史料,依靠章回体独具悬念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地讲述了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历史,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讲述了烟台城市的历史。用心写作的人,也可以从本书中看到勤奋的挖掘、编排的精巧、叙述的跌宕。而一个月的时间仅“三张纸的资料”写出了这样的纪实性的作品,更是让人钦佩作者的功底。

  致敬,烟台啤酒!

  ——《烟台啤酒传奇》序言

  尹浩洋的《烟台啤酒传奇》结集成书让我给做个序言。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为什么?至少我可以举出3点儿理由:

  第一,这本书就是我们烟台啤酒的历史,就是我们烟台啤酒前辈艰苦拼搏、光荣创业的历史。我们应当向我们的前辈致敬!

  烟台啤酒的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烟台醴泉公司”:这是山东第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啤酒厂,也是中国第二家民族企业的啤酒厂,当年创业的前辈,得具有多么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和多么勇敢的市场胆略!翻阅着这本史料详实、情节曲折、描写生动的“烟台啤酒创业史”,我们油然而生对前辈的敬意!

  第二,这本书就是我们舆论界朋友联手作战共同拼搏的写照。我们应当向同我们合作的媒介朋友致敬!

  这本书的起因是2005年。在某个市场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很遗憾现在它最终消失了--借用某些原因对我们的烟台啤酒形成了强大的地域攻势。关键时刻,当地媒体的朋友坚定地站在了我们的立场上,对我们施以援手:这是我们多年合作的水到渠成!我们多年重视同媒介的合作,我们多年重视合作媒介对当地公益事业大力支持,我们多年重视同媒介形成良性的辐射宣传。在关键时刻,具有良好的公知力和影响力的媒体朋友都给我们以大力支持。换句话说,我们一直生活在媒介朋友给我们的阳光灿烂中。我们应当向合作媒介致敬!

  第三,尹浩洋是我们多年的朋友,我们应当向多年并肩创业的朋友致敬!

  我很多年前就知道尹浩洋这个名字,但2005年他还是以本书的内容震憾了我:我们当时只提供了3张纸的内容。但尹浩洋以丰富的学识、顽强的毅力、充分地调度时间、大量地挖掘与调查采访,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这本纪实体的报告文学:这是一个多么成功的工程创造!后来在他摔断胳臂住院的情况下,还用伤臂在病床上单手敲键打字,完成了与我们烟台啤酒有关的《“两弹一星功臣”在烟台》的长篇文章。这又是一个怎样震憾我们的场景?!我知道,尹浩洋记者对我们烟台啤酒的关爱,实在是对我们烟台家乡的热爱,对我们家乡品牌的热爱,对所有积极公益事业的企业的爱,对所有帮助过《烟台晚报》的忠实读者的爱--而这些,正是我们创业多年并肩与我们一起走过的。

  所以,在尹浩洋浩如烟海的新闻作品中,我们愿意看到《烟台啤酒传奇》不仅成为当地百姓们连续保持阅读兴趣的报纸连载,我们更愿意让这部和我们有关的作品,成为烟台当地百姓们的“保留读物”。也让“烟台啤酒”的美誉度在烟台不仅得到长久的保持,更能得到深入的理解和广泛的支持。

  是为序言。曲继光2014年10月10日

  王益斋烟台建“环翠”

  烟台南山公园的最巅处,有3层14米高的“栖云阁”一处:那是胶东半岛的两大城市群烟台和威海没有“分家”之前的1984年修建的。此阁内有旋转楼梯。登高而憩,云雾缠绕身似缥缈之仙;放眼四望,碧海青山尽收无量眼底。如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到烟台市区游览的人如果没登此亭,却要算没到过烟台的一般。

  20多年前修建“栖云阁”时,却出了件蹊跷事:工人意外地在废墟下发现了一块石碑。看那碑文,却是一段半文半白的文字:“岁癸酉荣旅长麟阁、张行政官员兼公安局长彬忱,………乃请省拨银肆千元,经第四林务局刘局长振恒、烟台商会监委吴敬之、执委王君益斋共任督修之责,筑亭于园之央。名之曰环翠亭………”

  碑文的大体意思是说:当时烟台驻军旅长荣麟阁、烟台市长兼公安局长张彬忱来到南山游玩,却发现此地地形风貌均好只可惜没有好憩息处观赏,便委派三人督工在此地修建了一个亭子让游人借亭观景,游亭起兴--碑文的最后介绍说这座修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八月吉日”也就是1934年的亭子,当时起名叫“环翠亭”!

  原来这“栖云阁”之地其实再往前推50年的名胜建筑是“环翠亭”!

  这真是个意外:世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大名鼎鼎的“环翠楼”乃是威海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环翠楼”画栋雕梁,金碧辉煌,飞檐斗拱,八窗洞达。“万年砥柱刘公岛,一带长城环翠楼”让环翠楼成为威海的象征。现在的威海市区起名环翠区不就是因为那“环翠楼”远近闻名?!

  看官,你却听我细细道来:个中奥妙,在于当年负责监修“环翠亭”的乃是威海人氏王益斋!虽然当年监修的是三人,但前面两位刘局长和商会吴监,实乃是挂名人物,王益斋是实管其事的修建监督人。而这当时烟台最高山麓上的亭子由家乡的名胜来命名,实在是王益斋怀念家乡之故--此前3年的1931年,威海的“环翠楼”刚刚修复如新!

  王益斋却是何等人物?

  民国23年(公元1934年)“环翠亭”修建之时,王益斋是烟台商会执委。南至大上海的十里洋场,北到俄罗斯的海参崴,王益斋已是当时全国闻名的商界大亨:他创建的烟台醴泉啤酒公司,是全中国除了北京“双合盛”之外的第二家民族资本家创建的啤酒厂;而他推出的“烟台啤酒”,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商业之葩”!

  说起王益斋督修“环翠”,倒也真能看出他的聪明劲儿:那王益斋创建的啤酒厂座落在哪里?就在“环翠亭”下不到500米的梨花丛中!要不然王益斋商务繁忙,哪还能有功夫来督修一座亭子?他要让所有的游人们观赏胜景时,不仅能看到山下自己那座雄伟的厂房厂区,而且要嗅着山上山下漫山遍野梨花芳香的同时,再闻着那诱人的啤酒花香和大麦发酵香,然后情不自禁地在亭中亭下开怀畅饮“烟台啤酒”!

  这深思熟虑,自然不亚于后期的商业诸公投资公益事业的商业考虑。于是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有人盛赞王益斋“奇人奇才奇财奇卖”!

  这王益斋如此奇人出生在哪里?便是威海荣成俚岛镇的“我岛村”--看官,这村名却也是奇特:一个“我”字还有另外两种叫法:有叫“倭岛”的,还有叫作“俄岛”的。欲知为何一村名三种叫法?且听下回分解。

  荣成我岛出奇人

  看官问了,一个我岛村怎么会有“倭”“俄”另外两种叫法?

  话说威海自古乃风水宝地,荣成更是以“山之尽头海之崖端”而成为中国大陆之交通要端。当年秦始皇三次东巡三次皆亲历荣成。荣成海滨的俚岛便成为胶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而三面环海一面接山的“我岛村”更是“门户”中的“门户”。当年秦始皇在“天尽头”处挥神鞭驱赶群山架桥意欲出海的传说,其实是显示了先民们急于打开外面世界门户的愿望。而到了软弱腐朽的明朝后期,日本“倭寇”的出现便把“门户”变成了“桥头堡”。传说中那个时候到胶东半岛来烧杀抢掠的倭寇们,往往是首先占领了“我岛村”,然后再依据这小渔港出去攻城掠地,久而久之,附近的人们便把“我岛”叫成了“倭岛”。

  后来倭寇被戚继光的“戚家军”彻底打回老家去了,但人们逐渐地又把“倭岛”改称了“俄岛”。这却是因为当地以及山东河南河北的许多人从这里出海去“撞崴子”的缘故。

  什么是“撞崴子”?这是比“闯关东”还要需要勇气和运气的:就是闯到当年俄罗斯的海参崴等地经商卖苦力。烟台威海当年都是海上的交通要道。在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通车之前的20世纪初,去东北不走胶东半岛是不太可能的。而如果要到俄罗斯去,更多的普通人是选择了与日本、朝鲜、俄罗斯隔海相望的荣成一带代的小渔村渔港作为出发地。乘坐着极为简陋的小渔船,人们就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了茫茫的大海。能不能登上彼岸完全是“撞”运气了。所以“闯关东”需要勇气“闯”,而奔赴海参崴一带的人们,只能用“撞”这个词了。因为更多的人选择在我岛村的小渔港里出发去“撞崴子”,远近的人们便逐渐把“倭岛”又改称了“俄岛”。

  既然那么多的人选择了从我岛村出发去闯世界,小小的我岛村便很早就有了现代意识;那里的人们在保持着胶东人特有的善良、豪爽、淳朴、勤劳等习惯的同时,便也比胶东内陆的农人们多了几分灵巧头脑,多了几分现代意识,多了几分海洋文明的熏陶。于是这个小渔村里便出现了王益斋这样的商业奇人。

  现在的我岛村村委会东南300米处大路下一处石头及顶、海草覆盖的小院子,便是当年王益斋的出生和少年时代故居地。村人们提到王益斋,直到现在依然是神采飞扬:毕竟是这个小渔村里走出的最有影响力的“大人物”:“年纪轻轻的,在海参崴经商时就是那里的文登同乡会的会长呢!”“那家伙!当年王益斋坐了个小汽车回村,喜得全村人围了个水泄不通:谁都是第一次见那玩意儿呢!”“想当年烟台啤酒闯上海滩的时候,广告语厉害呢:上海水臭,请喝烟台啤酒!”“热心人呐:当年咱村里小学校的校服、铜鼓洋号什么的,不都是人家王益斋捐赠的?!”

  这是一个到现在也有很多人疑惑的问题:王益斋当年怎么会想到创建啤酒厂?要知道胶东人自古是酿制“地瓜烧”白酒的!要知道1892年烟台“张裕”发民族酿酒工业先河的时候,也是酝酿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传统的“葡萄美酒”!而烟台啤酒厂成立时的1920年,啤酒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还是一个典型的“未知数”!即使在半个世纪以后的胶东半岛,也还有老人们戏嘲钟情于啤酒的人:“喝那马尿似的东西有什么好的?!”

  事情的最初起因却在上个世纪初俄罗斯的海参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

  上海小试“庖丁刀”(银鼎篇)

  看官,那烟台啤酒创建初期端的是好厉害:不但在胶东一带垄断了啤酒市场,而且由于烟台人“下南洋”的比较多,1921年烟台啤酒就开始出口到南洋一带,深受那里的华人欢迎,以至于后期那里的“可口可乐”分公司一度到烟台来考察醴泉啤酒厂想合资经营--当然这是后话。但在上海这日益繁荣昌盛的大市场里,烟台啤酒却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烟台啤酒如何把目光瞄上了上海?

  其实烟台啤酒市场的需求量并不大:平时只有烟台的几家大饭店和西餐馆以及来烟台避暑度假的外国舰队的海军官兵们消费啤酒:一般市民对它还是当成奢侈品来看的。秋风一起,便只好停产备料。而当时烟台啤酒的年产量已经可以达到200多吨了。这么多的优质啤酒哪里能吃下它?王益斋的眼光早就盯上中外啤酒品牌云集的大上海了!

  那时的上海,“十里洋场”“东方巴黎”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仅外国人创办的啤酒厂就有三家:英国沙逊洋行开办了“友牌啤酒厂”,英国怡和洋行也开办了“怡和啤酒厂”,法国人不甘落后地开办了“国民啤酒厂”。这些厂创建早、资金雄厚、宣传声势大、推广方法多。洋人们利用津贴、佣金等方法,让全上海的百货公司、大酒店、酒吧间和零售小店全都经销他们的啤酒。其它品牌的啤酒几乎就打不进这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三国鼎立的上海啤酒市场”--烟台啤酒当初闯上海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不能立足的空间!

  但烟台啤酒人是聪明的。如果说市场像“牛”,他们便像高明的“庖丁”“小试牛刀”般地在上海连续“耍”了三大刀!

  酷暑的夏季,全上海发行量最大的《申报》上突然登出一条引人注目的广告:本周周末,前往上海新世界游乐场的顾客们,都可以得到烟台啤酒厂免费赠送的毛巾一条!更重要的是,当天新世界游乐场里将举办“畅饮烟台啤酒”大赛:不用花钱管够儿喝酒--顾客们都可以免费畅饮烟台啤酒!规定的时间里谁喝得最多,谁就是“烟台啤酒冠军”!冠军将得到价值千元的大银鼎一只!亚军和季军们也可以得到样式相同但体积递减的小银鼎!

  哇!见多识广但同样是善于算计从不吃亏的上海人高兴了!上海滩那天沸腾了:正式举办比赛那天,新世界游乐场里里外外人山人海,小巧机灵的苏南人来了,高大魁梧的山东人来了,金发碧眼的洋人来了,身着警服的巡捕们也来了--参加活动的人摩肩接踵,路上车水马龙:新世界游乐场四面八方的交通已经全部阻塞了!

  那天的上海,是啤酒的上海;那天的啤酒市场,是烟台的天下:仅仅一天,烟台啤酒在上海开瓶合计24000瓶!但见众多饮酒好汉们摩拳擦掌,纷纷登台;众“酒神”“酒仙”们大显身手,场面精彩纷呈:看这厢,起势好似单掌擎天;瞧那边,畅饮便如巨龙冲天;你这里一瓶啤酒眨眼间滴酒全无;他那里一箱啤酒转瞬间瓶瓶朝天!那天的冠军,一气喝了15瓶烟台啤酒!当他最终举起银光闪闪的大鼎时,赛场内外几乎全是白色印有“烟台啤酒”字样的毛巾在挥舞,欢呼声掌声汇聚一起,几乎压过了涨潮时分的黄埔江的声势!

  第二天上海《申报》、《英文报》等大小报章纷纷刊登消息《啤酒比赛火暴新世界烟台啤酒强力登上海》《一气畅饮15瓶啤酒双手捧得千元银鼎》《烟台啤酒昨日登陆本埠一日畅饮24000瓶》……一篇篇文采飞扬的报道,将这次活动渲染得绘声绘色:众多未去现场的人大大地后悔了一把!

  且慢!当天到现场的人也有后悔的:而且后悔得连肠子都绿了!却是何人后悔?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0)

  上海再试“庖丁刀”(公园篇)

  看官,那当日到上海新世界游乐场的所有顾客都有毛巾可得,都有烟台啤酒可喝,有什么后悔的?

  后悔的是“友牌”“怡和”“国民”三家洋啤酒厂的洋人--他们小瞧了烟台啤酒!

  看到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对烟台啤酒的赞誉,看到烟台啤酒大箱小瓶地走进上海人的生活中,听到人们对烟台啤酒的赞誉,听到孩子们唱歌般地吟诵烟台啤酒的广告语“上海水臭,请喝烟台啤酒”的声音……几家洋啤酒的厂家们简直是如坐针毡!

  针对烟台啤酒的攻势很快出来了:所有洋啤酒的经销商们都欢天喜地地接到了通知:凡是经营“友牌”“怡和”“国民”啤酒的,佣金全部提高5个百分点!保证长期经销此三种啤酒而不经销烟台啤酒的,全年奖励津贴100元!

  一时间,烟台啤酒的销量在上海迅速下降。但烟台啤酒人哪能被这样一个“小动作”吓退?要知道,为了打进上海市场,烟台啤酒“十年磨一剑”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拿出了比本厂资金还多的广告费不惜工本地宣传烟台啤酒!他们在《申报》等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打出巨幅广告宣传“上海水臭,请喝烟台啤酒!”他们在上海的攻势又哪里只有“银鼎计”区区一招?!

  烟台啤酒人聪明:他们继续把宣传重点放在“让百姓家喻户晓”的“扩大声誉”之攻势上--针对大商家和经销商的妙计还在后面呢。

  仍然是酷暑季节,仍然是《申报》等上海有影响力的报纸上,又一则和烟台啤酒有关的广告再次吸引了上海市民们的“眼球”:本周日在上海半淞园公园内将举办“寻找烟台啤酒活动”--烟台啤酒厂在公园内藏好了几瓶啤酒,谁找到一瓶便当场奖励烟台啤酒20箱!

  现在的外地人对于半淞园的印象,其实也就是当年毛泽东在上海送别到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留下的一张集体合影的“老照片”,下面注明“摄于上海半淞园”。但当年在上海,人们奔走相告的是一个数字:20箱!要知道当时的20箱就是480瓶!这样的数字,别说对于“啤酒迷”们是个巨大的诱惑,就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不啻于一笔“天外飞财”--烟台啤酒当时在上海每瓶销售价是0.32元,哪怕半价出售给零售商,也是近80多元好大一笔进帐呢!

  还没举行活动之前的好些天里,便有市民到半淞园游乐:其实他们游乐是假,提前侦察烟台啤酒会放到哪里是真。但烟台人直到活动之前头天晚上才到半淞园藏好了10瓶烟台啤酒。活动如期举行了!半淞园公园比前些天的新世界游乐场还要热闹:人们呼朋唤友、扶老携幼、纷至沓来;公园里人流如梭、万头攒动、人声鼎沸。欢声笑语间,忽然便有一只手臂高高地举向天空随之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周围所有人羡慕搀杂着少许嫉妒的眼光注视下,又一个“幸运之星”找到一瓶烟台啤酒了!

  那天的领奖仪式特意放在了半淞园公园的大门口:高高矗立的烟台啤酒箱被喜笑颜开的得奖者流水般地搬走,那场面让所有目睹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迹。而第二天上海报纸上对此场面的大幅照片的报道,更让成千上万的上海读者对“烟台啤酒”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那天起“烟台啤酒”在上海更加脍炙人口了。因为那天的奖品和银鼎不同:成箱的啤酒是可以和家人朋友共享的,是足可以珍藏以供向别人炫耀的。于是一箱箱烟台啤酒便变成了撒向寻常百姓家的“形象大使”。“烟台啤酒”从此成了上海滩上家喻户晓的“好啤酒”。

  “友牌”等三家洋啤酒商们对“公园计”倒是没有太在意:他们懂得烟台啤酒这样做在树立形象上可能会大大得分,但在市场销售上,资金势力不雄厚的烟台啤酒拿不出“佣金提高5个百分点”和“年奖励津贴100元”的做法。而所有的酒店和零售商们是“利字当头”的,赚不到钱谁给你卖烟台啤酒?!按照洋啤酒商的想法:想挤进上海啤酒市场坐一把交椅,恐怕你烟台啤酒还嫩!

  不料烟台啤酒已悄然使出一计:风云突变间洋啤酒在上海“一统天下”的局面便被烟台啤酒彻底打破!众洋啤酒商大呼“厉害厉害:烟台啤酒果然老辣!”烟台啤酒端的使出了那样计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1)

  上海三试“庖丁刀”(瓶盖篇)

  看官,烟台啤酒却又使出了何等计策?正是那“釜底抽薪”之计!

  这个计策,主要是针对洋啤酒广泛的经销渠道的。其实做法说穿了也很简单:在所有投放上海市场的烟台啤酒的瓶盖上,分别加印“中国啤酒”四个字。

  这4个简单的字却有何妙用?能把洋啤酒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

  烟台啤酒人在分析了上海市场的营销形势后得出了结论:既然商家“无利不起早”,就把“利”这块“蛋糕”做大做厚,让更多的人“得利”。于是烟台啤酒人在卖出一箱啤酒赢利4元的基础上,拿出其中的一元让利给所有商家和顾客:凡是开酒开到了“中”字,可以到烟台啤酒上海办事处换奖1元钱,“国字得奖2.5元,“啤”字得奖5元钱,“酒”字得奖10元!

  为了保证活动的广泛和持续性,烟台啤酒在上海总共投放了10000箱烟台啤酒!

  这下上海的各大酒店饭店酒吧大小商店可热闹起来了:顾客本来是花钱买酒喝的,但是突然间被告知“你中奖啦!”那个兴奋劲儿可想而知:要知道即使在大酒店,当时买瓶烟台啤酒也就是在一两元左右!服务员们的兴奋劲儿也全部调动起来了:多少客人们只顾饮酒哪管中不中奖?!多少达官富商面对中奖瓶盖而大手一挥“拿去当小费赏你了”?!

  要知道,得益于洋啤酒商们推出的“佣金”“津贴”方法的,只不过是少数的买办或者老板。而烟台啤酒的这招“看盖中奖”,得益的,却是最直接的消费者和最直接的促销者。这样的攻势持续下来,上海滩上几乎所有的服务员们都高呼“烟台啤酒万岁”了:烟台啤酒卖得越多,自己中奖的机会越多。在那个小学教师也只有几十元月薪的年代里,“烟台啤酒”那美妙的瓶盖带给一个个小小服务员的“奖励”足可以让他们笑逐颜开了!

  洋啤酒商们这时才领略到了烟台啤酒的“市场经验之老道”--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胶东半岛历来就出商业天才:那“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靠谁称霸?靠管仲。管仲当年就在胶东半岛上开辟“鱼盐之利”开始了富国强民之路!要说到威海人,经商更是经验丰富:康熙18年(1677)时,威海卫守备李标就“捐俸”开起了药局!咸丰9年(1861)时,文登人吕体就开设“牛痘局”推广种牛痘!因为商业发达,光绪14年(1888)年,威海出现了“宝聚永钱庄”;1918年,威海”“成功商人”阮长升在威海迪化街开设了“同乐戏院”,同年“德昌盛”等8家商号集资在威海坞口建立起了桥式钢筋水泥框架的“德胜码头”……要说到烟台,那当年的“掖县鬼子黄县嘴子蓬莱腿子”的民谣最逼真地描绘出了烟台沿海人善于经商的特点:“鬼子”是说脑筋灵活:眼珠子一转一个主意;“嘴子”是说善于游说和善于表达善于“忽悠”,“腿子”则形容的是“勤快”和能吃苦:什么偏远艰苦的地方都能跑到!要不然清朝道光年末烟台市区的商号已然超过上千家?要不然1867年烟台港统计出口粉丝就有42474.83担?!要不然王益斋创建烟台啤酒厂的1920年烟台仅丝绸行业的工厂就达40多家工人4万多人?!

  胶东半岛的商人们聪明着呢!王益斋和烟台啤酒人在上海,只是让洋啤酒商和上海经销商们领略了其中一二而已!

  进入30年代,烟台啤酒在上海大获成功:上海义成公司一次就调拨两万箱烟台啤酒入市!不仅如此,烟台啤酒也在南洋开辟了广大的市场:泰国曼谷的陈华兴公司,自愿做了烟台啤酒在泰国的代理商;马来半岛上也到处浮动着“烟台啤酒”的清香,“烟台啤酒”的名字开始成为“国际品牌”的同义词了……

  谁也不会料到:偏偏在这个时候,“烟台啤酒”后院起火了!火从何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12)

  两瓶“黑啤”考烟啤

  看官,刚刚复苏的烟台啤酒厂怎么会被两瓶啤酒泼了盆凉水呢?

  要知道,来挑战烟台的那两瓶啤酒乃是烟台啤酒人从来都没看到过的“英国产波打酒”也就是当时非常走俏的“黑啤酒”!

  这两瓶英国黑啤酒,是当年香港市场最走俏的“猫麦”啤酒。专家们称赞这种黑啤酒是“酒液醇厚,麦芽焦香厚实,啤酒花香淡雅:当属本年度最畅销之饮料”;而香港的百姓们干脆称之为“黑牛奶”!国家外贸部门看到这种酒极受市场欢迎,便从香港买回两瓶样品。约请了当时几家啤酒厂试制,但其它厂家都以“连见也没见过没法试”为由推开了这个“市场宠儿”。国家外贸部门的同志找到了烟台啤酒厂:如果你们能够试制成功,这种黑“波打”啤酒的销售不用你们管:我们全部出口而且包销--这种酒现在在港澳东南亚一带简直是有货就不愁卖!

  烟台啤酒人早就羡慕青岛啤酒、五星啤酒等名家了:能够把啤酒卖到国外去给国家挣外汇,又出名又得利的钱谁不想赚?!现在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哪能让它飞了?!

  但仅凭两瓶“黑啤酒”就要按图索骥,那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呀:没有经验,没有资料;不知原料,不知工艺……仅仅凭着品几口“猫麦”黑啤酒就想造出正宗的黑啤酒,难怪许多厂家不接这活儿!

  但烟台啤酒人就是有这股子韧劲:黑啤酒虽然都没见过,但“路是人走出来的”,“真理从实践来,工艺从实验中来,咱们就不信外国人能做的事咱中国人做不出来!”当时的厂党支部书记林治丰告诉大家说,“咱们组织领导、技术人员、老工人成立试制小组:坚决拿出黑啤酒来!”

  迎接挑战的试制开始了:在打开一瓶各自品尝了几小口英国黑啤酒后,试制小组的人们首先确定了黑啤酒的详细口感数据,然后又对黑啤酒进行了理化指标的数据测定。既然黑啤酒黑色中带有棕色又有大麦焦香,烟台啤酒人盯准了“黑”字:肯定要在麦芽加工上做足文章。在现有的设备上烘烤麦芽费时费力且影响正常生产。维修车间的老工人们便做了一个试制设备:把一个容纳百公斤麦芽的圆紫铜筒中间加轴再焊个翻板,两个轴承之外加个小摇把。在车间外面装个小烘烤炉把圆筒放上进行麦芽烘烤实验:那架势,怎么看都像是集市上当场爆玉米花的!

  且慢!这“黑啤酒”却不是爆玉米花:人们根本看不到小炉内麦芽的烘烤成色。这锅摇得太快了,麦芽出炉后一看,成色太浅:作废!那锅摇得慢点吧:出炉一看,烘烤不匀:作废!摇得速度好不容易掌握了,这锅烘烤过度:麦芽成了黑色的“麦炭”!作废!那锅烘烤不足:麦芽成了原色的“麦豆”!作废!好不容易掌握了麦芽烘烤香、色出炉正常,结果散放到地面上不久发现麦芽又加深颜色作废了:原来麦芽出炉后堆放在地面上后仍然凭自身热量在继续升温……

  一锅一锅又一锅,前面是试制小组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在反复实验烘烤,后面是厂化验室的人们昼夜跟班化验:他们采用“比色法”选择最佳色度。仅仅一个“炒麦芽时间”就让试制小组绞尽脑汁。但随着滚筒的匀速旋转发出的沙沙声空气中开始不断飘逸起扑鼻的麦牙焦香味儿时,烟台啤酒人的心都陶醉了:他们有条不紊地反复组织工人们投料、糊化、煮沸、糖化、过滤……每道工序,被要求“时间上分秒不差,容量上分毫不差,记录上只字不差”。而每道工序,人们至少记录了上百个数据!

  人们期待已久的“啤酒后酵低温储存期”结束了:“待字闺中”的“烟台黑啤酒”将要亮相了。仅存的另外一瓶“英国猫麦黑啤酒”被打开了等待对比检验。烟台啤酒厂上上下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从来没有做过的“黑啤酒”会不会一炮打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1)

  黑啤香飘海内外

  但说那天“烟台黑啤酒”终于正式亮相,全厂人忐忑不安:黑啤酒黑啤酒呀,你切莫让我们烟台啤酒人陷入黑暗之中也!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第一次生产的“黑啤酒”一亮相,单那颜色就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一振:黑中带棕,棕中带亮,与对比的那瓶英国原产“猫麦”黑啤酒竟然难辨伯仲!当评委们禁不住高声称赞起“烟台黑啤酒真是闪亮登场”后,现场的掌声雷鸣般响起!

  接下来的场面里掌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当评委们对新诞生的“烟台黑啤酒”细细地进行了国家级评酒般严肃认真细致的品尝后,对“烟台黑啤酒”从泡沫,到口感,再到味道等综合感官进行了严格品评,最后宣布:烟台产的“黑啤酒”大获成功!评委们一致评价“酒液浓郁,黑中透亮,厚实的麦芽焦香诱人畅饮。”再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完全同英国黑啤酒相同!

  颜色、口感、理化--啤酒评比的三大标准“烟台黑啤酒”连闯三关!中国酿造的第一桶“黑啤酒”在千辛万苦试验的基础上,竟然一“桶”走红,一“桶”打响!

  看官,都说“万事开头难”。你道这“烟台黑啤酒”的诞生真的却是如此完美?那农药“六六六”据说是失败了666次才成功,居里夫人发现了镭据说也是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才成功,“烟台黑啤酒”的实验又岂止666次道工序的试验?“烟台黑啤酒”创新克服的困难又何止成千上万?你莫忘“每道工序,被要求时间上分秒不差,容量上分毫不差,记录上只字不差--而每道工序,人们至少记录了上百个数据!”

  但著名诗人普希金有话说得好:“那过去了的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现在,烟台啤酒人的心中,留下的就都是永远美好的回忆了:第一,中国啤酒的标准评语“酒液清澈淡黄……酒香醇和微苦爽口”被烟台啤酒人改变了;第二,“烟台黑啤”开创了啤酒史上的一个新时代:“烟台黑啤酒”创造了“持续10余年独家出口海外市场”的记录!

  1972年,烟台啤酒厂生产的“黑啤酒”以出口口岸地命名为“青岛波打酒”开始正式出口香港。烟台啤酒从此开始了再次走向国际市场的脚步。而这一次,“烟台啤酒”的脚步是那样地敏捷有力不可抗拒--

  在香港,人们纷纷购买来自祖国大陆的“第一黑啤”,“我们中国人也能酿造黑啤酒啦!”

  在东南亚,“青岛波打黑啤酒”被誉为“可和即墨老酒相媲美的“山东两大黑补酒”:当地妇女分娩时,华人纷纷手提烟台的黑啤酒上门贺喜;

  在欧洲,从斯堪德纳维亚半岛的芬兰到莱茵河畔的西德,烟台出产的“黑啤酒”成为了饮料市场的新宠儿:在中国女排屡屡获奖的德国不来梅市,该市酒类监测中心确定:“中国烟台出产的青岛波打黑啤酒'酒质清洁卫生,是唯一没有农药污染之酒”!

  遥远的太平洋彼岸,销售“烟台黑啤”的美国绿岛进出口公司多次来电传:“该酒品质优良,颇受青睐,恳请扩大订货……”

  直到现在,“烟台黑啤酒”仍然是众多白领“啤酒迷”们的首选。连续多年获得“全省优质产品”称号的“黑啤酒”,当年是销售市场上的一匹“黑马”,现在仍然“黑”得俏丽:来到烟台依然众多的“老外”们上了酒宴就点“黑啤”,而且赋予极为浪漫的名字:“请给我们烟台上黑咖啡啤酒!”,有的“老外”显然精通烟台啤酒之道:“请上那份你们烟台啤酒最好的黄标贴的黑啤酒”。乖乖!那种500毫升装的小瓶每瓶的出厂价就是人民币8.5元!但饶是如此,烟台的高档酒店里也经常供应不足这种黑啤酒:外销任务太多,内销供不应求呢!

  但就是这样,烟台啤酒人也不满足:他们盯上了国内任何一个啤酒厂家当时都没做到的新高目标!烟台啤酒人又想创什么新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22)

  尹浩洋2015年6月8日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