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正文

53岁广绣花女绣品成万元奢侈品 月赚几千元

2015-05-22 16:44:20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小洲村,妇女手工制作刺绣饰品。
“青花印象”包,定价约8500元。
“紫气东来”盒。

  传统技艺现代设计登上国际时装周

  53岁的黄佩琼是广州龙潭人。这里是广绣的发源地之一,黄佩琼8岁就开始绣花,是地道的“花女”。她的作品,不仅每月让她赚到几千元的补贴,还登上国际时装周,成为定价万元的奢侈品,供不应求。目前,海珠区有十多名黄佩琼这样的绣娘,她们加入了区妇联“妇女之家”织锦绣坊项目,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据悉,海珠区妇联项目化运作的“妇女之家”模式是全国首创,得到了全国妇联高度评价。

  文/广州日报记者廖靖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昨日在小洲村简氏宗祠,记者看到4名阿姨专心致志地埋头在“花架”上刺绣。“这是珠绣,要用鱼丝来穿,还有绒绣、线绣,都是最传统的广绣。”黄佩琼就是其中一位绣娘,53岁的她8岁就上“花架”,所谓“花架”是手工打造的刺绣台。

  昔日海珠区东部的新滘是广绣发源地之一,大部分妇女从小就开始学做广绣,她们产出大量精美的刺绣工艺品,远销海内外。在上世纪80年代,刺绣和纺织业的发展十分红火。黄佩琼说,当年家家户户都有“花女”忙碌穿针引线的身影,虽然一天干到晚只能赚到几元,但也是很不错的收入。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耗工大、成本高、设计陈旧的手工刺绣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走向没落。各个村里,仅剩个别上了年纪的妇女出于爱好偶尔绣一点戏服。自此,妇女少了一条就业之路,一项重要的岭南文化精髓面临失传的困境。

  基于上述原因,加上小洲、龙潭等村落有着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政府着力将其打造成美丽乡村,海珠区妇联就萌发了建立“妇女之家”“织锦绣坊”妇女手工就业项目的念头。

 [1] [2] [3] 下一页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十三陵守陵部队探秘:新兵夜遇绣花鞋脸吓白 2013-08-30
宋永胜:母亲绣花 2013-01-05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