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新闻 > 文化速递 正文

两位老北京人创作钢笔画11年 为老北京留影

2015-02-05 16:19:25   来源:北京晚报   【字号:

  刘琳

  最近在网络上,一条“钢笔画下的老北京胡同”微博引发关注。国子监、钟鼓楼、锦什坊街、东四八条,以及胡同口的小卖部、修车摊、剃头匠……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胡同记忆,在两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武金生和贾一凡的笔下再现。

  夫妻俩用钢笔,留住了一座城的记忆。

  无限伤感后的灵感

  一张白纸、一支钢笔,就可以作画。笔尖在白纸上沙沙作响,笔过之处,由无数个“点”铺就的线条丰盈了画面,衬出了那一草一砖一瓦。

  钢笔画,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西方画种,传入中国已近百年。近年来,随着人们涉猎艺术品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曾被视为绘画艺术“小画种”的钢笔画异军突起,引起大家广泛的关注,甚至还吸引了不少画廊、拍卖行、藏家的目光,成为艺术品收藏新的选择。

  武金生和贾一凡创作钢笔画已有11个年头。其实,两个人都不是专业画家,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的武金生,毕业后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设计和美编工作,直至退休。贾一凡从事的是教学工作,不过他从小爱好画画,当年上山下乡参加内蒙古兵团时,就常常在劳动之余画钢笔画速写,记录兵团生活。多年笔耕不辍,练就了深厚的美术功底。他们创作钢笔画的缘由说起来简单,可又充满无限伤感。

  武金生说,那还是2004年时,在参加小学同学的聚会上,她意外获知儿时居住的小盆胡同正在拆迁。听到这个消息后,自己顿时伤心起来。因为那个如今已经消失的胡同,曾承载了她20年的青春记忆。

  聚会结束后,武金生独自一人背着相机,穿过金融街,来到正在拆迁的胡同。“那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景象却让我惊呆了。顺城街、广宁伯街、孟端胡同、大盆胡同、小盆胡同,全成了一片废墟,只有星星点点几个大门和院落还没有拆完。我赶紧拿起相机,对着那些还没有拆完的老房子拍了起来,边拍还边找自己曾经住过的家——小盆胡同3号。可是,除了一地碎砖和瓦片,我什么也没找到,当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

  相伴了一生的老邻居散了,长了上百年的古树倒了,古老的灰砖灰瓦的房子拆了,一条条胡同消失了。整整一下午,武金生就像一只迷失的惊恐小鸟,生怕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窝了。她一刻不停地按着快门,只想留住这最后一点点回忆。一路边拍边走,不知不觉走到了白塔寺,武金生把沿途经过的所有胡同全部拍了照,从残破的院墙,到被磨得发亮的过门石,从墙角的一花一草,到整条胡同的布局,只要能摄入镜头的,她一丝一毫都要保留下来。

  再抬起头时,武金生这才发现太阳已经下山了,双腿也累得抬不起来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暗暗下定决心,要把所拍的照片画成画向世人展示。因为北京的胡同都是青砖灰瓦,以灰色为主调,用钢笔画表现最合适。从那时开始,我就拿起了钢笔,画起了北京的胡同和老房子。我先生受我的影响,也加入了进来。”

  钢笔画中能听到胡同里的动静

  贾一凡是个安静的创作者。画如其人。他的好友、著名导演沈好放评价他,“说话很静,这与我们成长的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心里装满对周遭细心的观察和与众不同的人生感受”。

  解释创作钢笔画的缘由,他直言,开始画北京胡同钢笔画时的想法挺简单。进入新世纪后,北京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胡同被拆掉。他和爱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虽然早已从胡同里搬了出来,但是对北京胡同的眷恋始终藏在心底。他们想用自己擅长的绘画把北京胡同的生活风貌记录下来,把新世纪北京古城的新貌描绘出来。钢笔画起源于西方,但他们觉得用它来描绘北京这座东方古城非常适合,于是就画了起来。

  翻看贾一凡夫妇的钢笔画,不难发现,画作中更多出现的是门庭院落的景致画面。虽无一个人物出现,可在那半开半合、窗棂斑驳的房门后,仿佛随时都会从里面走出一位腰系围裙、上了年岁的老人,扯着嗓子叫孩子回家吃饭;两棵大洋槐树荫中间的朱红大门,也好似马上就会有主人匆匆出门,推起门前停放的自行车赶着上班的身影……

  静。这一切都在静悄悄地发生着。

  从钢笔画中,就能听得到胡同里的种种动静。胡同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文化。它之所以那么吸引人,除了绵延百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因为这里有人的气息,有人的故事,胡同因人而变得鲜活、立体。

  夫妻俩的家几年前从潘家园搬到了现在的方庄。在他们的客厅里,挂着三幅自己的钢笔画作。其中一幅展现的是国瑞城脚下矗立的火神庙。近景的庙宇古风古韵,背后的国瑞城大厦透着现代气息,二者古今相遇,是融合?还是无奈。千人千面,仁者见仁。

  贾一凡说,火神庙门前的花市大街是过去北京南城一条古老、著名的街道。他小时候就住在花市大街南面不远的绬子胡同里。那时候花市大街店铺林立,热闹非凡,那里有百货商店、新华书店、饭馆、邮局和电影院,是一条大家最常去的商业街。那时的电影院名叫崇光电影院,电影院的旁边有一座火神庙,建于明代。小时候的火神庙破旧不堪,庙宇的门洞里开了一家豆汁儿店。店铺很小,只有一张桌子,两个长条凳,店内光线昏暗。在这家小小的豆汁儿店里,他喜欢上了喝豆汁儿。

  提起豆汁儿,这可是老北京最著名的小吃了。由于它有着独特的酸味儿,许多人敬而远之。别说大部分外地人和外国人了,就连好多北京人也不愿意喝上一口。刚开始也觉得难以下咽,但喝了几次之后,不知怎么,自己就慢慢喜欢上了。盛上一碗冒着热气儿的豆汁儿,要一小碟儿带芝麻的萝卜丝儿咸菜,喝一口豆汁儿,就一口咸菜,酸味儿和咸味儿一会合,嘴里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香味儿。接着把又香又脆的焦圈儿,夹在热乎乎酥软的烧饼里,咬一口,就着豆汁儿吃下去。嘿,这才叫地道!这才叫北京生活。

  如今的火神庙被一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包围着,对于一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建筑而言,显得有点不协调,尽管如此,每次经过这里时,贾一凡还是倍感亲切,这座古老的建筑承载着他美好的少年记忆。让他欣喜的是,火神庙成了图书馆,在人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王相俊怀念亲人的钢笔画为城市留下珍贵记忆 2013-03-10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