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圈 > 专栏文章 正文

重读《嫉妒》

2014-08-20 10:19:22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第一次读《嫉妒》,是在一个阳光很宁静的午后。秋风习习,阳光斜斜,恬淡的心境刚好让我仔细阅读了这部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作。那是一种迥异于以往的阅读体验。

  作者罗伯-葛利叶,是法国现代派文学的主要作家,提倡物性的描写方法,叙述宁静而细致,带着金属般的质地。他的隐藏个人情感的照相机般的叙事方式,就像给读者展现了一张张现代版的乡村黑白油画,细腻的文字,恬淡而清澈,细细品味,作者独到的文字组合,冷静的表述,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主张拟人化的写法,所有的山川树木,都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倾向。其实每一种写法如果太滥,千篇一律,同样会乏味之极。葛利叶的物理化语言,极具张力,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嫉妒,通篇却不见嫉妒的语言。但是,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都是丈夫对妻子的猜忌和观察,嫉妒消融在了点点滴滴的阳光里,空气中,吃饭的动作和梳头的每一个细节中,不温不火。

  读国外的小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说家们的探索精神。在中国的小说家还在谈论欧亨利极具韵味的结尾,总结小说的各种写法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开始了新的实验和思索。当我们的编辑还在强调小说要高于生活,艺术地总结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重现生活中的片段”。当我们还在把匠气的小说,致力于更加匠气,让其“更加艺术”,他们已经返璞归真,开始个性化写作。

  模仿然后再模仿,让中国的小说家们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子。今天重读《嫉妒》,依然能感觉到经典的无与伦比的魅力。距离第一次阅读,已经二十多年了。回头重读当年喜欢的小说,历经时间洗礼,很多小说没有了当年的味道,有的甚至不忍卒读,《嫉妒》却年久逾香,让我更加理解了作者那独一无二的叙述方式。

  罗伯-葛利叶,因其《橡皮》《约会的房子》等蜚声世界文坛,更因其电影《去年在马里安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的文学实验无疑是成功的。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以为他是最有资格获奖的,可惜却落在了克洛德-西蒙的怀里。

  好的小说,必须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行走方式,两者结合好了,把需要表达的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才是一篇好文章。,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原发《新华书目报》 2011 -8 -23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