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圈 > 专栏文章 正文

乡土的变异与乡土文学

2014-08-20 10:19:22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农村在变化,虽然变化的方向各异、说法也不一,但是它在变化着、整合着,在崛起和没落。中国农村在经历了土改的撕裂、“文革”的反叛、改革的阵痛、城镇化的剥离后,几千年农耕文化形成的农村经济政治道德体系几乎崩溃。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金钱至上论”的“滋润”,中国传统农村的道德伦理基础已荡然无存。文学意义上的乡土,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形态,也是一种文化象征与文化信念的具体存在。然而现在就像陈丹青老师所说的,“中国的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在中国的城市文明还没找到“北”的情况下,中国的新农村文化也无所建立和依附。

  乡村,那个有着自己的文化脉络和信仰的中华文明摇篮,那个在沈从文和鲁迅笔下灵动得有些愚昧的乡村,在刘绍棠笔下浪漫的乡村,没有了。乡村,在丧失了自己的文明之后,只好选择做城市文化的“马仔”,而城市文明却是营养不良、矫揉造作的。于是,乡村充满了戾气和浮躁,残存的道德意识在这种文化冲击下,全线崩溃。那些试图把笔触真挚地伸进乡村的作家,要不就臆想,要不就写这所谓的“文化冲突”。

  如果说这也是文化的话,那这种“文化”的交锋浅薄而乏力。在初始的新鲜过后,以写冲突为题材,并企图在其中写出“厚重”、“深度”的小说,大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无论是进攻者,还是防卫者,眼光和脚步都放在了“钱”上。人心、人生、人性,都单薄得像一张人民币。文学作品纠结来纠结去,获得的只有那丁点儿冲突的快感。试问,一棵根茎腐烂、花心都长满了细菌的果树,能长出什么好果子?

  这也是为什么宁夏作家马金莲的小说《长河》一出世就让人惊喜的原因。她的文化故里宁夏西海固,因为偏远,还完整地保留着那种深沉的独特的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文学的深厚是需要现实的滋养的,这就叫“底气”。本来这种底气应该遍布中国,现在我们只能在遥远的西海固看到。

  滋养中国乡土文学的土地已经在大面积流失,中国的乡土文学变得不乡不城,大部分作家没有像马金莲那样的地域优势,只有把笔触伸得更远一些,伸到上世纪70年代、50年代,甚至三四十年代。即便他们有俯瞰优势,也写不过那些当代作家,因为体验和真诚,观察和思考,永远比臆想有硬度、有质量。

  在《小说选刊》第11期上刊发了写乡土的小说《细雨唤醒狮子》。作者刘荣书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他写农村写得比较好。乡村少年那种对于异乡的向往,若没有亲身体会,是很难写出来的。小说写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乡村,苦难中有温暖、有希望,很能打动人。比较可惜的是,不知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小说中不时冒出的生硬的魔幻主义写法,让小说变得有些怪异,破坏了整体感,不仅让小说失去了真诚,也让作者笔下的乡村失去了真诚。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对自己的现实主义写法变得不自信,但是小说有一个细节,很让人深思。小说中的“父亲”和“母亲”把改变家庭环境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的婚姻上,因为媒婆介绍的亲家是“公社武装部的干部”。男方“是个跛子”,而自己的女儿长得修长漂亮,但“父亲”和“母亲”经过自我安慰后,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当这种依靠威权的“希望”成了常态,成了唯一的希望,这个“希望”就变成了一个族群的悲哀。也许作者没有意识到,农耕文化道德体系的破坏,这就是一个很小、很结实的明证。失去的,已经无法弥补。在这个怪异的年代,我们的作家,只能去现实或者是意识的边角,寻找文学的乳汁。期待好的乡土文学,因为那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有价值的、需要拯救的一部分。可是,失去了土地的滋养,我们的乡土文学也在变得不城不乡,变得营养不良。乡土文学是把根朝后深扎,还是从当代社会继续吸取“二元化”营养?众作家各持己见。不过,我奉劝那些没有在现实乡村中生活过的作家,不要写“乡土文学”了,即便文学是虚构的,也需要体验。虚构的东西如果没有真实的“乡土文化”基因,就会很“虚”,很难看。

  (原发《新华书目报》希墨翻书栏目)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