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圈 > 专栏文章 正文

承光印象

2014-07-10 14:04:52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与张承光相识,是在他进入人生第二春的时候,当然指的是他的事业。

  2010年初,烟台市新一届作家协会换届,刚从芝罘区副区长任上退下来的承光,由一名政府官员转身为作协副主席。地市一级的作家协会,是个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没有油水的地方。作为多位副主席中的一位,承光不只是挂个名,而是把作协当成自己的新家,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为协会的发展做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用作协领导的话说:承光来了,协会热闹多了。

  刚退居二线的时候,承光接到很多来自企业集团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邀请,有请他去任实职的,有请他去做顾问的,承光老老实实地告诉他们:我这个人不懂经济,也不懂经营,更不会赚钱,别误了你们的正事。说完这些话,承光就坐进自家的书房,开始写他的长篇小说了。

  承光曾出版过好几本书,他觉得那都是过去的事,进入作协后,一定要有新起色新作品。其实,他要创作的这部小说,早已怀胎成型,只是借助于笔端分娩罢了。在创作的过程中,承光排除干扰,每天给自己定下工作量,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任务。由于经常熬夜甚至通宵达旦,书房里的照明灯跟着他吸了不少的二手烟,被渍得滴下烟油子来。有段时间,老父亲住进医院,承光在陪床的时候,也不忘写作。每天晚上,侍候父亲安睡后,他躲进洗手间,把马桶盖当书桌,照常写作。那些日子里,承光常常或仰天长啸,或泪如泉涌,或义愤填膺,或长夜不眠。用他自己的话说:“写作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样的教育与升华之后,承光奉献给读者的是煌煌四十多万字的巨著《国槐》。

  “文化大革命”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作为当代中国的特殊记忆,正面描写“文革”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由于内容直面“文革”,《国槐》的出版过程颇费周折,但承光拒绝妥协。他说: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读懂历史,才会更深透地体验今天,把握明天。他还说:对历史的透视多么深邃,对未来的思索就多么缜密,描绘历史可以有多种方式多个版本,唯一不能触碰的是道德底线——诚实。因了承光对这个底线的坚守,《国槐》历时两年多,终于在2013年初,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国槐》的出版,为文坛增添了一抹厚重的亮色,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国槐》创作进入尾声的时候,承光又担负起作协的一项艰巨任务:筹备创办《胶东文学》子刊——《胶东人物》。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运作,壬辰年(2012)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胶东人物》横空出世。与《胶东文学》不同的是,《胶东人物》全部是真人真事,包括本刊特稿、封面人物、财富人生、胶东游子、与爱同行、三十六行、雁过留声等十多个栏目,每期刊登二三十位各界精英人士。当年出版八期,第二年出版六期。

  《胶东人物》办刊初始,除了一个内部刊号,啥都没有。经费、办公场所、稿源,等等,所有的事情都得承光自己去张罗和操办。常言说,万事开头难。承光对这句话的体会应该很深。承光有一大批朋友,而且都是能帮上忙的朋友,这个他是知道的。不过,承光说:办刊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我不能空口让人家帮;再说了,帮一次容易,谁也不能永远帮你,关键还是要看刊物的质量,要依靠刊物自身的生命力去拓展生存空间,让那些愿意帮助我们的人帮得心甘情愿。所以,承光多方筹措了几万块钱,租了房子,支起摊子,余款留做印刷经费和支付稿费。然后,在市作协和《胶东文学》编辑部的鼎力支持下,广泛征集稿源,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推出了高端大气的创刊号。那段日子,承光与编辑部人员东奔西走,夜以继日,全力以赴。为了封面和版式设计,承光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纪实刊物。他一遍一遍地翻阅研读,综合考量,再结合胶东地域文化特色,集思广益,反复斟酌,可谓殚精竭虑,精益求精。手捧散发着墨香的创刊号时,作为主编,承光毫不掩饰激动的心情。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作协领导,高声大嗓地吆喝着:咱们的儿子出生了,大瞪眼,双眼皮,怎么看怎么待人亲!

  为了让“儿子”健康茁壮地成长,《胶东人物》创刊号问世当天,编辑部即邀请了文化、新闻、出版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集中对刊物进行会诊评审,多方征集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对创刊号的高度好评,给了承光莫大的信心和鼓舞。接下来,承光带着他的宝贝“儿子”,满面春风地拜访着老领导老朋友们,一为报喜,二为化缘儿。作为一个“下岗转行再就业”者,承光的成就让老领导老朋友们刮目相看,额手称庆。靠着他的好口碑好人缘儿,靠着刊物的高质量高水准,陆续有广告和赞助进驻《胶东人物》。

  《胶东人物》以其独有的格调与魅力,迅速飞入寻常百姓家,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港城烟台乃至胶东和全省范围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在承光和他的伙伴们的用心浇灌与呵护下,《胶东人物》一天天地长高长大,模样越来越俊美,气质越来越迷人,风采越来越亮丽!

  《国槐》出版了,“儿子”也越来越省心了,承光琢磨着下一步该干点什么。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更是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他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喜欢突破。果然,前些日子,承光发来了一组诗作,计二十多首。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平常在我眼里粗犷豪爽的承光,竟然有着如此细腻的情感,有着如此灵动的情思。请看《承光诗选》之——

  《花生》

  为啥

  你的名字这么好听

  噢 原来

  从你身上榨取的油

  香了他的嘴巴

  你 满脸的麻点

  便成了

  花

  《冰河》

  封盖了河面

  冻结了春色

  是肆虐还是袒护

  流水懂得

 

  写到这里,可以说承光的第二春是活色生香、一派锦绣了。有意思的是,承光的第二春里还有一道特别的风景——俩“老头儿”不离左右。一位是他的恩师张春树,一位是他的学长李培顺。从创作《国槐》开始,这俩“老头儿”就一直陪伴着他,时不时地出个谋,划个策。创办《胶东人物》时,承光“举贤不避亲”,俩“老头儿”一位成了顾问,一位成了执行主编,加上承光,编辑部里就是仨“老头儿”了。《胶东人物》编辑部设在烟台所城张家祠堂的四合院里,这是一处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的清幽之所。年龄加起来有一百九十多岁的仨“老头儿”,在这里认认真真地谱写着岁月的歌谣。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他们是三个“老头儿”有故事。仨“老头儿”的模样各具千秋:知天命的承光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过花甲的学长“满头的脸,满脸的头”;逾古稀的恩师面容光洁,气质儒雅。有一天,仨“老头儿”一块去喝茶,服务生讨巧地称呼他们爷爷。听到小姑娘脆脆地叫着“爷爷”,仨“老头儿”的心里滋味迥然,最不是滋味的自然是承光了。他索性让小姑娘给排排序。结果呢,正好倒了一个个儿,五十多的和七十多的互换了位置。七十多的当场竖起了大拇指:小姑娘,好眼力!对承光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呵!

  夸小姑娘好眼力的张春树,与承光亦师亦友,情同父子。从青春年少到夕阳正红,两人相携相伴,一起走过春秋冬夏。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时甚至比真实的父子更畅快淋漓更和谐默契。不仅是张春树,承光还跟多位老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每年腊月二十六,他都要邀请恩师们一起聚一聚,乐一乐。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已经成为师生间一个特殊的节日了。

  对恩师如此,对文化界的前辈也是如此。承光的周围有一批文化界人士,如剧作家张旭、书法家张连之等等,都受到过承光的照顾。张旭患病期间,承光帮助联系医院和大夫,并经常上门探望,连主治医生都被承光感动了,也定期上门探望素不相识的张旭,对病情进行跟踪研究。进入市作协后,承光的关照范围外延了许多。有位作家的母亲因病住院,承光跟着忙活了好几天。那位作家要答谢承光时,承光说:这可不行,什么叫朋友?没事时常联络,有事时帮个忙。有位经常为《胶东人物》写稿的业余作者,患了甲状腺结节,听说承光以前做过这个手术,就想请他帮助联系手术医生。承光满口应诺,很负责地逐项落实,并帮助接待来自北京的专家。那位作者非常感动,表示一定要为《胶东人物》多写稿,写好稿。

  认识承光几年了,平日里少不得约会——有稿约,也有饭约;有笔会,也有酒会。相比较而言,酒会上的承光更有趣味些。不管谁买单,承光一般都坐主陪。早些时候,他常常是干脆爽快地领完酒,抬脚就走了。后来,有时候承光也会留下来,与大家一起说说闲话儿。有他主持的聚会,话题广泛,总也聊不完。承光自己的保留节目也很多,比如唱歌,虽然唱功并不值得恭维;比如演奏音乐,说是演奏,就是他自己哼唱,能从头至尾把歌剧《白毛女》唱下来,包括伴奏都一丝不苟。承光对京剧很有研究,只是他说的那些术语我没有记住。据我观察,承光在酒桌上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载歌载舞,说明他心情舒畅;第二重是改说“烟普”,说明他兴致高涨;第三重是英汉结合,说明他状态极佳。不管哪种境界,我从来没看到承光高过,不是他酒量大,是他不恋酒,不拚酒,永远保持头脑清醒。

  酒会上的承光,声若洪钟,但不聒噪;常有段子,但不失分寸。承光尊重在场的每一个人,悉心地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他会直言不讳地制止或者提醒。有次聚会时,一个人想发言,另一个职位稍高些的人不客气地让他闭嘴。承光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另一次聚会时,特意提醒这个人以后不要这样,不要让别人尴尬。有承光在,场面总是热闹的热烈的热火的;有承光在,就有欢乐在。承光还有个规矩,不允许背后谈论别人的是非短长。朋友们背后倒是时常谈起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这个人很正。在我眼里,承光是正而不板,嬉而有度,既清澈纯粹又内蕴醇厚,是位不可多得的真朋友、好兄长。

  去年六月,在烟台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矫健从事文学创作40周年庆典上,承光作为嘉宾致辞。他说:“陶行知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矫健先生就是一本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有用的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在我看来,这段话用在承光自己身上,也是十分恰当的。

 

  张承光简历:

  1972年烟台二中毕业留校,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烟台师专(现鲁东大学)外语系。曾从教于烟台二中、烟台一中。先后担任过芝罘区团委书记、区文化局局长、镇长、区教委主任、副区长、区人大副主任等职。现任烟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胶东人物》主编。

 

 二〇一四年元月九日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