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研究 > 理论成果 正文

稀世珍品蓬莱“千佛莲台”

2014-02-20 12:49:40   来源: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   【字号:

  三、“千佛绕毗卢”的理论基础

  佛经告诉我们,“千佛绕毗卢”的存在,有着特殊的宗教涵义。

  大乘佛教认为,毗卢佛是佛教三身佛中的报身佛。⑤全称是毗卢遮那佛,梵名VAIROCANA ,汉语有各种翻译,通常是毗卢舍那、卢舍那,遍照、光明遍照、净满等。毗卢遮那佛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之间的看法并不统一。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为莲花藏世界的教主,法相宗以毗卢遮那为释迦牟尼佛的自性身,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密宗则翻译为大日如来(摩诃毗卢遮那),奉为真言密教的教主。○6

  据佛教界的说法,“毗卢遮那”一语最早见于《杂阿含经》,其中所指的毗卢遮那也就是太阳的意思。经云:

  破坏诸暗冥,光明照虚空,

  今毗卢遮那,清净光明显。○7

  晋译六十卷本的《华严经》中,毗卢遮那被译为卢舍那。就是将释迦牟尼比喻成像太阳一样光明遍照。经云:

  毗卢遮那佛于无量劫海修证功德圆满而成正觉,安住于莲花藏庄严世界海,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8

  《华严经》中说,莲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经历无数菩萨行的广大功德庄严后才成就的,其底层有十重微尘数(佛教的一种数字概念)风轮,十重微尘数风轮之上是“香水海”,海中有大莲花,莲花中的世界就是莲华藏世界。“华”是指莲花,“藏”是指莲花含子之处。

  这种世界观可能是受到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响。婆罗门教说,毗湿奴神出现在水中,从其脐中生出莲花,从莲花中生出梵天神创造了世界。○9

  而依据《梵网经》的理论,毗卢佛的佛座则是由千叶莲花构成,每一莲花瓣都象征着一个释迦的化身(俗称“千佛绕毗卢”),整个莲座则构成了一个华藏世界,也就是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梵网经》卷下云: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

  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

  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如是百千亿,卢舍那本身。○10

  《梵网经》用比较大的篇幅描绘卢舍那佛在莲花台藏世界中光辉灿烂的庄严法相,以唤起信徒对佛的景仰和膜拜之情。经云:

  卢舍那佛于百千阿僧祗劫,修行心地,回成正觉,安住于莲花台藏世界,化现千叶百亿小大释迦,宣说菩萨心地法门。

  ……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第四禅地中摩毓首罗天王宫,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至莲花台藏世界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见卢舍那佛坐百万亿莲花赫赫光明座上。其时,卢舍那佛告诸大众曰:

  我已百阿僧祗劫修行心地,以此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卢舍那,住莲花台藏世界海。其台周遍有千叶,一叶一释迦。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释迦菩萨,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个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叶上之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以吾为本原,名为卢舍那佛。○11

  但是,因为对佛经理解的不同,僧徒们在制作“千佛绕毗卢”造像时所采用的手法也有所差异。归纳起来有四类:一个千佛莲台上坐一尊毗卢佛;一个千佛莲台上坐四方佛,四方佛上坐毗卢佛;三层千佛莲台上分别坐四方佛,莲台和佛像向上叠加;以上三种皆铸造。第四种则是写实的千叶莲花瓣构成的莲台,上坐一尊毗卢佛,这种类型一般非铸造。○12尽管如此,以上“千佛绕毗卢”中的毗卢佛和四方佛的手印则是完全相同的。

  唐代开凿的龙门石窟奉先寺大佛是卢舍那佛像最著名的庄严代表。造像高约16米,台座并列三重莲花,莲瓣各刻小佛,象征莲华藏世界。而蓬莱所保存下来的“千佛莲台”,在偏远的乡村,能跨越历史的沧桑保存至今,已经很不容易了。2004年夏天,我来到最初发现“千佛莲台”的蓬莱市北沟镇北林寺遗址,试图能再寻觅到那个当年高距在千叶莲台之上的毗卢遮那佛的踪影,可是除了迎面而来的山风,已经无迹可寻。

  图片说明:

  1、蓬莱出土的青铜“千佛莲台”(附局部)。它的特点是,“千佛”是直接锲刻而成,题名多用简化字。登州博物馆藏

  2、河北正定龙兴寺“千佛绕毗卢”造像,反映了制作者对“三千大千世界”的特殊理解和非凡想象力。

  3、北京法源寺“千佛绕毗卢造像”(附局部),造像所在的毗卢殿曾藏有玄奘法师舍利。

  4、 “千佛莲台”上的四方佛,分别是: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无量寿佛、北方莲华世界微妙闻佛。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①、登州博物馆简介

  ②、《法源寺》,1981年法源寺流通处

  ③、《中国佛教之旅》河北卷,第137页“隆兴寺”彩色图片

  ④、《渭南八大寺》

  ⑤、○6、《中国佛教小辞典》“毗卢遮那”条,上海辞书出版社;又参见《佛学大字典》,文物出版社:根据大乘教理,释迦牟尼佛有三种不同的法身。当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卢遮那佛”,此云遍一切处,表示绝对真理就是佛身。左旁一尊是报身佛,名“卢舍那佛”,此云光明遍照,表示证得绝对真理,而自受法乐的智慧是佛身。右旁一尊是应身佛,名“释迦牟尼佛”,此云能仁寂默,表示随缘教化各种不同的众生的佛身。

  ○7、《杂阿含经》卷十二

  ○8、唐译《华严经》卷六《如来现相品》

  ○9、《佛教中的莲花》,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11、录自《梵网经》唐代刻经拓本,见中国佛教协会编《北京云居寺刻经》,文物出版社。又:《梵网经》二卷,鸠摩罗什译。上卷讲释迦牟尼佛问卢舍那佛一切众生凭借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得到菩萨十地之道,以及各种果报的状态。卢舍那佛为之一一解释。下卷专门谈论菩萨戒相。下卷在汉族社会特别受到重视。因为其中戒条很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生活习惯。

  ○12、这种造像类型在嵩山少林寺、北京智化寺都有遗存。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雕母流通数量很少 系古钱币中珍品身价百万 2013-12-05
长乐渡堪比玉器珍品之作 “传世宅院”前景无限 2013-11-29
紫砂壶珍品收藏三大忌 2013-10-24
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出刻帖 200余件珍品亮相 2013-10-14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