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研究 > 理论成果 正文

杨杰慈:冶头—胶东冶铸文化的重要源头

2014-02-18 17:13:07   来源:牟平作协官博   【字号:

文图/莱山区政协办公室、《昆嵛》文学特邀会员 杨杰慈

  冶头位于莱山区东南、解甲庄街道办事处南10公里处,乃一千年古村。该村东西长、南北窄,东与徐家店村相连,西靠千金山,南与孔辛头接壤,北与林家疃为邻。1994年划莱山区以前曾是牟平县最大的村庄,合作化期间共划分为16个生产队,现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支部。

  元末,于姓来此定居。明初,为御倭患,沿海实行空舍清野,空出莒岛(养马岛),以牧养战马。该村杨姓始祖杨石于洪武二年(1369年)由莒岛迁此定居。因汉时铁官刘兴居曾督令下僚在此冶铁铸钱,故取名冶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版《牟平县志》卷九《金石》篇载:“冶头村西,地名官地,掘地多有钱范出现,范以滑石为主,文曰半两。今冶头村南有铁官山,村西有铜清、铁清(清即矿),皆汉时冶铸遗迹。”

  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对冶炼历史,耳濡目染,无形之中滋润着个人的成长。记得七十年代末,读小学的我,放学后就和儿时伙伴们到遗址处玩耍,当时还是一片空地,我最感兴趣的是在遗址处捡一些形如墨盘的“滑石”,有整块长方形的,也有破瓣的,上面刻有图案。现在想来,这就是汉代的钱范,这些“滑石”,就成了我的画笔,在硬质的土路上、石头墙上,想啥画啥,见啥画啥,涂鸦之作随处可见,只可惜至今没有留下一块这样的宝贝“画笔”。也许我痴爱美术,就是从那时埋下了种子。本地人现称此地为“乱葬岗”,古时称“造地”,后来演变成“扫地”。此地南北各有一条小河,南面是铁官山,北面是西官地,这方圆约4.5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古时称官地)系西汉时官府冶铁铸币遗址,距今有2200余年,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熔炉群的残迹,单行排练的熔炉有长期使用的迹象,这些熔炉都有着圆坑形的炉膛以及斜坡式的出液口。这里同时出土的有西汉、新莽的货币以及汉代的半两钱范。

  早年曾多次发现该处有冶铁铸币遗存。如,村西500米处有铜清、铁清、窑址,并屡见半两钱范、铜渣、窑壁红烧土、木炭、陶片、鼎足、铁锛等,不知古代是如何命名铜清、铁清的,实际上是铜清产铁、铁清产铜,铜清现已为冶头村公墓,铁清处也种上了苹果树。1956、1973年,牟平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铜清遗址位于冶头村西北500米处,矿井口为圆形,占地24平方米,洞深莫测;铁清遗址在该村于家岭山巅,铜清西南500米处,井口为长方形。1957年,牟平县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牟平县文物普查小组同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又重新进行了调查,并清理出一个残存的冶炼炉底部,采集的标本有西汉时期的陶器底、盆口沿、缸口沿、滑石“半两”钱范、“刀币”范、铁渣等。冶头西村现年67岁的杨祖敬回忆,当年其父亲杨仁传曾无偿捐献两块长23cm宽16cm的滑石钱范。根据遗物考证,冶头冶铸遗址应在西汉到新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之间,铸钱模具钱范、冶炼炉的发掘出土也极大丰富了烟台乃至胶东地区的冶炼铸造史。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此类钱币已通行并稳定使用,拉动着当时经济的发展。

  在铜清和铁清之间的梧桐夼,地下储有高品味的铜矿,文革后由国家统一开采,至今留有一斜下横穿山体、深达十几公里的矿井,洞口附近有由碎石搭成的约600平方米的平台,有铁轨铺过的痕迹,平台的北面、东面是用石头砌成的高约10米的弧形装卸台,墙体上均匀分布着9个坡形出石口,离地约4米,已是锈迹斑斑,似有簸箕形的铁器镶嵌其中,从矿洞内采集的矿石就是从这里运往冶炼厂。

  我曾踏遍冶头境内的山山水水,每一座山峰都留下我的遐想,每一处遗址都铭刻着我的沉思。曾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快乐的那个地方,现已全部盖上了民房。烟海高速路自北向南在遗址处贯通而过,给古老的山村烙上时代快速发展的印记。据本村68岁居民杨礼敬回忆,就在他现住处往西20米处,就是西汉铸钱的遗址,在他孩提时代,那里曾有一个石头冢,四周立有石灰墙的台基,台基面积约10平方米,台基下有一深洞。据说洞内有一宝剑,本村一农民取回家后,鼻孔出血,又把宝剑送回远处。1929年军阀混战时期,南方军阀刘振年在牟平城大败张宗昌,张宗昌的败兵曾进入洞内,取走宝剑。这里历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历经磨难。元末,毛贵曾设军屯于此。明朝统一山东后,加强军事设置以抗击倭寇,在沿海一带实行空舍清野。冶头曾有屯军,设教场,驻军练兵、屯种各按其时。场内筑有堂房、将台、壁垒等。练兵包括进攻和防守,进攻主要是操练各种刀枪、射箭,防守主要是演习甲胄、藤牌的使用,屯军实行自种自食。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便同来犯的倭寇展开了一场保卫战,终将倭寇击败。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初六,捻军自福山境进入宁海州,有大股部队窜入冶头一带,烧杀掠夺。冶头是一大村,捻军到来之时,人们早已躲到村子西北方的檠山和杏山上建好的围子里。捻军在冶头没尝着甜头,倒损失不少,灰溜溜地逃了。据冶头南村87岁的杨声远老人介绍,当地有这么个传说,说捻军东征胶东时,有军师对捻军头目提醒说:到了胶东切记“见盔必躲,见铁必回”,这盔就指“盔甲山”,铁指“铁官山”,捻军不听警告,在盔甲山和冶头铁官山前屡屡碰壁,始终过不了这两座山,最后只好返回逃走。冶头三面环山,自古以来,作为军事要地,进可攻,退可守,战争年代遗址处也曾锻造过各种冷兵器。

  望着眼前成片的民房,我依然能想象出古时冶炼铸造的繁忙景象,在南面的铁官山、西面的黄豆山和千金山、北面的杏山和檠山围成的方圆几公里的“U”形区域内,人群熙熙,人们各司其职,刚出炉的铁水,映红了人们都笑脸,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自商周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铸造工艺,冶练原料就地取材,铜清、铁清等地人头攒动,尘土飞扬,铸好的钱币,在“铁官”的监督下,一批批送往京城,那场面就像一曲浑厚的交响乐。这里富含铁、铜、锡、硅等矿物质,西汉时期的人们就能探测出地下的矿物质,并设铁官,进行开采冶炼,设炉冶铸,在现在看来也是一大奇迹。用当地人就地开采,就地冶炼铸造,极大地节省了工业成本,可见铸铁在当时是重大的经济命脉之一,说明冶头在汉代就占有很重要的经济地位。

  今天的冶头村境内至今还有铁匠炉和翻砂场,附近有多处近现代选矿和铸造旧址和工厂,南有金马山铜矿,西有祥山铁矿,北有烟台铁厂以及规模不一的选矿厂、铸造厂不下10几个。从汉代至今,这里的人们借着大自然慷慨赋予的资源延续着冶炼、铸造的传统,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正是这耀眼的文明之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留住了冶头文明的过去和现在,大自然也以其神奇的力量修复着被开采过的裸露身躯,那凹陷的山体、数不清的矿坑,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记录着那时的辉煌与沧桑。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胶东文化广场上演庆元宵民俗活动(图) 2014-02-17
胶东地区过小年的风俗和传说 2014-01-23
胶东传统民俗过年蒸饽饽流行 寓意日子蒸蒸日上 2014-01-20
烟台召开胶东红色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图) 2014-01-17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