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推荐书目 正文

李宗泽:《国民性》

2013-12-16 09:47:17   来源:凤凰网读书   【字号:

  近日,人大出版社出版“看,中国”系列丛书第一部《国民性》,这是一套以图片为主的系列文集。《国民性》由李宗泽操刀其中的摄影作品部分,著名书法家黄以明、作家寇秀兰执笔撰文,从国民的微观切口着手,探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这样一个百年命题。12月11日,独立摄影师李宗泽做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与该院师生探讨了《国民性》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从事摄影工作多年以来的心得体会。

  《国民性》中的照片,全部是由一部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大画幅相机拍摄而成。对于为何选择这样一部相机作为自己的职业工具,李宗泽的看法是:工具的进化并不能代替摄影师选择自己表达理念的方式。在数码时代,摄制图像的门槛变得极低,图像生成速度变得更快,人们对摄影这件事早已司空见惯。在这种情况下,摄影的随机性和随意性,早已替代了对影像的构思与琢磨,时效和新奇,成为了现今大多数摄影行为的主旨。在《国民性》里收入的作品中,他力求用一种严苛的创作态度,来展现最真实随性的国人生活状态,而这样一种创作行为,以及其作品作为国民性格的载体所传达的意义,在今天是难等可贵的。

  对于摄影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作品,李宗泽在讲座中也谈了他的独特看法。他认为图像并非是叙事性的,如果要求仅靠一张图片就能赋予观众某个完整故事的想象,显然超出了它所能承载的内容范围。图像应该是关于某段情感的“冒号”,他能够开启你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承载着你某段相似的经历。这似乎更近似于文字表达当中的“意境”,是关乎心灵体验的“形而上”的概念,而并非某种具体的描述。

  《国民性》作为“看,中国”系列的开山之作,似乎要为关于“国民性格”的争论另辟蹊径。思想界也好,民间也罢,似乎对此的讨论更多局限在理论层面,从宏观着眼的较多。李宗泽在讲座的最后提到,他希望用摄影作品作为载体表达更多自己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对一个执着于图像作为表达方式来观察微观国民的艺术家而言,如果能为诸如“国民性是什么”这类问题寻找一个具体而并不抽象的答案,或许就是他最大的从业收获。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2013第八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 2013-10-21
中国民博会18日开幕 今后将“永驻”烟台(图) 2013-10-18
莫言访台:不会把国民党的军队当“鬼”来写 2013-09-22
9-第一节 全民动员反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2013-08-01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