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胶东历史 > 红色历史 正文

10-第二节 组织民工支前 抽调干部支援新区

2013-08-01 18:41:04   来源: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室   【字号:

  烟台市各县人民为了支援解放战争,根据胶东战场、山东战场和华东战场形势的发展,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四年中,曾多次组织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为了便于叙述,现概括为四次大规模的支前行动加以说明。

  支援鲁南战役和孟良崮等战役1947年1月2日,山东、华中野战军和鲁中、鲁南军区部队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鲁南战役开始。5月13日,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围困于孟良崮,15日打响孟良崮战役。7月上旬,华东野战军向南麻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发起攻击,打响南麻战役。23日,华东野战军攻打驻守临朐的国民党军第八军,发起临朐战役。为了支援这些战役,烟台市各县陆续派出支前民工,支援前线。1947年3月,为了支援鲁南大会战,黄县组织支前民工1360人,大车588辆,骡子1220头,于九里店集结出发。黄县大车支前大队,下设6个中队。同时,龙口市也出动880名民工,组成1个大车队,同去鲁南。在支援鲁南会战中,黄县大车支前大队的主要任务,一是转运粮食;二是各中队、小队分头随部队抢运弹药,转移物资、战地医院及伤员等。由于作战部队采取的是大兵团的运动战,所以供应部队的粮食、弹药等物资数量大,时间紧,且部队作战地点变化频繁。如在运输中,装粮的口袋不够用,他们就用自己的棉被装粮,甚至脱下长裤装粮。为了避开国民党飞机的空袭,他们就夜间赶着大车穿行在崎岖不平、坡陡弯多的山路上。经过全体民工的努力,黄县支前大车队3个月完成了300万公斤的运粮任务,受到上级的表扬。黄县支前大车队在以中队为单位随部队单独活动中,有一次夜晚,时值大雨季节,第一中队一分队从沂水运炮弹到蒙阴的摩天岭时,正遇上沂水河暴涨。为了不影响任务的完成,分队长不顾一切下水探路,其他民工则冒着被湍流冲走的危险,采用骡驮、人头顶等办法,往返数趟,准时把炮弹运到前线阵地。第一中队的其他分队,在随解放临朐县城的部队转移时,因连降大雨,使20多辆大车深陷泥浆拉不出来,民工们为了不影响战斗,毅然放弃大车改换担架,抬着军需物资随军转移。第二中队在运送弹药过程中,由于接近前沿阵地,几头骡子被蒋军飞机炸死,4名民工受了伤。但是,民工们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们勇敢地冒着蒋机的轰炸、扫射,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一天夜里,他们又奉命到沂水河畔把掩埋在河里的汽油桶挖出来运往前线,由于距国民党军队的营地太近被发觉了,敌人密集的子弹像蝗虫般向民工们射来,但没有一个民工畏惧,在我军部队一个班的掩护下,挖的挖,装的装,迅速把300大桶汽油全部装车运走。天亮后,蒋军又在后面追赶,民工们冒着蒋军飞机扫射的危险,赶着大车急弛奔跑,在民兵武装班的掩护下,终于把蒋军甩在后面,完成了任务。在鲁南会战中,黄县大车运输大队大多数民工都立了功,山东省支前指挥部为了表彰他们,授予“黎玉运输队”荣誉称号。

  1947年3月,福山县组织担架运输大队共2020人,167副担架,300辆手推车。大队下设3个中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开赴鲁南战场,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和临朐战役。7月,福山县第二批担架队500人又赴鲁南支前。牟平县也于3月组织1000多名民工,支援鲁南会战。栖霞县于3月组建了260人的远征担架中队,编入福山县支前大队,参加了孟良崮、南麻、临朐战役。3月,掖南县从郭家店区、马山区、庙埠区调手推车250辆,干部、民工600余人组成支前运输中队,随华东野战军第十医院参加鲁南会战,在沂水县运送医疗器械和伤病员。4月,掖县、掖南县各组成一个担架中队参加西海支前担架大队。掖县担架中队共有担架200抬,干部、民工500余人。掖南县支前担架中队共有担架350抬,干部、民工800人。这两支担架中队,参加临朐战役后,又随部队转移到豫东西华县。5月初,掖南县又和昌邑县、平度县共同调集手推车1500辆,民工7700人,组成山东支前第一支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运送粮食、弹药。中旬,掖县又调集700辆手推车,2411名民工组成掖县支前小车运输大队,担任往南麻、临朐运送白面、小米的任务。南麻、临朐战役结束后,一部分支前民工随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参加了沙土集战役,后来又过陇海路南下。这批支前民工,到安徽省界首市后,改成工作队,帮助当地人民政府开辟新区的工作。

  蓬莱县在支援鲁南会战中,派出民工1300多人,动用了全县所有的马车赶赴前线。5月,在支援孟良崮战役中,派出1353人赴前线转送伤员、运送弹药物资。为支援鲁南会战,招远和招北两县从3月开始,先后组织五批担架队同时出发支前。3月初为第一批,招远县组织担架240抬,民工1200人;招北县组织担架500抬,民工3000人。两县担架队在夏甸村集合,组成担架团,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参加了南麻、临朐战役,历时6个月。同月,招远县又单独组织了两批担架队赴鲁南支前。第一批调集民工1200人、手推车600辆,组成3个运输中队,负责从莱阳往蒙阴前线运送军装。第二批组织民工8000多人、担架1000多副,参加鲁南会战。招北县则又组织了四批担架队出发支前。5月,招北县第二批担架队、小车队共2017人,随华东野战军卫生队战地支前,历时5个月。之后,招北县第三批担架队1800人,第四批担架队700人,均于9月出发。第五批担架队1300人,于10月出发。

  黄县和龙口在支援鲁南战役、孟良崮等战役中共派出三批支前民工。第一批是1947年3月,黄县派出民工1360人,大车588辆,骡子1220头,组成一个大车运输队,下设6个中队。同时,龙口亦派出一个大车大队,下设3个中队(其中有蓬莱县的一个中队),民工880名。第二批是1947年5月,黄县派出民工1600人,担架车500辆,组成一个大队,下设5个中队。龙口市派出民工600多人,担架车250多辆,组成一个大队,下设3个中队。第三批是1948年5月,黄县派出民工1275人,组成一个担架大队,分四次陆续出发,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担架团转运伤员,运送器材、弹药。

  莱东、五龙两县,在3月下旬和4月初都成立了支前指挥部,多次组织担架队、运输队赴潍南、鲁南等地运送伤员、粮食和弹药。中共烟台市委也积极组织力量,支援前线。至6月底,烟台市参加各种支前的民工约25450人次,各种车辆1450余辆,帆船25只,牲口300余头,运送军粮416万公斤以及大批军火、柴草等。

  支援潍县战役和济南战役1948年4月2日至5月8日,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和第十三纵队一部及胶东、鲁中基干武装各一部发起了潍县战役。蓬莱县派出担架连随军支前,不仅转运伤员,运送弹药、物资,还直接参加战斗,抓俘虏、收缴敌人武器。招远县派出6个连的担架队,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支前,先后参加了周村、张店战役和潍县战役。掖县派出担架600抬、小车600辆、民工3000余人随军支前。同时,发动全县人民捐献面粉11万斤、麻袋4000条、杉木杆770根、镢头700把及其他物资支援潍县战役。掖南县派出担架500抬、小车230辆、民工2000余人,将坊子医院中收容的900名国民党军伤兵俘虏,送往青岛治疗。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渤海纵队和第三纵队、第十纵队为攻城集团,第十三纵队为预备队发起了济南战役。蓬莱县派出两批民工随军支前,第一批组成10个担架连,共600余副担架、2800余名民工。第二批派出500余副担架、2500余名民工,在700余名民兵护送下,赶赴济南前线。济南战役打响后,蓬莱民工冒着敌人的炮火,争先恐后去前沿阵地抢救伤员,昼夜奋战,及时把伤员转送到后方医院。在这次支前过程中,每副担架的民工平均要跑350多公里的路程。特别令人感动的是,蓬莱县担架第九连民工,冒着枪林弹雨冲上阵地把伤员背下来,放在担架上抬起来就跑,6公里的单程,他们一夜往返3次。遇到敌机扫射,他们就趴到担架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有的民工为抢救伤员嘴对嘴的为伤员吸痰,用自己的饭碗为伤员接尿。战后,这个担架连荣立集体一等功,获得“爱护伤员无微不至”锦旗一面。蓬莱县担架团也荣立集体一等功。

  支援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及部分地方武装约60余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在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薛城、南达淮河的广阔地区,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动用兵力最多,烟台市各县投入的支前力量也最大。

  1948年9月中旬,招远、招北两县县委按照上级指示,抽出整壮民工支援前线。招远县组织担架300抬、民工1600多名、挑夫300多名。招北县组织担架400抬、民工2568名。该担架队原准备支援济南战役,由于济南市于9月24日解放,担架队于10月中旬就参加了支援淮海战役,历时两个月。在支前工作中,由于出色地完成任务,招北县担架队第五分队第一小队荣获华东野战军东海部队奖赠“快速小队”红旗一面,小队长王吉辉被评为特等功臣。招北县担架队第六分队在支援淮海战役中,出生入死,克服种种困难,在火线抢运伤员483名。战斗中有8名民工光荣牺牲,11名民工中弹致残。该分队荣获华东野战军奖赠“轰不垮、拖不烂钢铁分队”等红旗三面。在庆功大会上,又荣获华东支前司令部奖赠的“坚如钢铁担架队”红旗一面。黄县支援淮海战役的民工共有三批:第一批于1948年9月上旬出发,派出民工1875名,担架301抬,大车50辆(内有龙口市9辆),车夫82名,编成一个大队,下设3个中队。第二批于10月出发,派出民工765名,按营的建制组建,下设3个连。这批民工,被编为第九纵队担架运输团第二营,跟随第九纵队参加淮海战役,其主要任务是运送伤员和军用器材。第三批于12月出发,派出民工939名,常备担架156抬,组成一个大队。该大队先抵招远夏甸集结,而后赴淮海前线参加为期6个月的支前工作。12月中旬,黄县又派出民工499名,铁轮、胶轮大车178辆,骡子398头,组成一个大队,命名为:“山东省胶东区支前运输大队”,下设两个中队。蓬莱县派出两批民工支援淮海战役。第一批派出担架500抬、民工3200名,编为两个大队5个中队,于9月出发。第二批派出民工906名,编为3个担架连、1个挑子连,同时派出子弟兵1000名护送,于11月出发。掖县于9月,派出担架500抬、民工3767名,组成掖县民工担运大队;掖南县派出担架400抬、民兵2200人,组成掖南县民工担运大队。掖县和掖南县还共同派出胶轮大车210辆,民工630名编入胶东马车大队。两支担运大队和马车大队原准备去支援济南战役的,但当队伍出发后,济南战役就胜利结束,在支前途中就改为支援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结束后,这两支队伍中大部分脱产干部被编入华东支前司令部干部队,随军南下,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沪杭宁战役,后来又随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地区。(1949年10月,这支干部队组成四川省大竹县县委、县政府及7个区的领导班子,接管了四川省大竹县。)1948年11月,掖县再次调集干部、民工1324名,担架225抬;掖南县调集干部、民工1000名,挑子1000副,支援淮海战役,服务期为6个月。之后,又从两县调集铁轮、胶轮大车各75辆,干部、民工各183名,开赴淮海前线,这一批服务期为3个月。栖东县于1948年10月,组织两批民工支援淮海战役。第一批派出担架300抬,民工1899名,其中脱产干部44名,任务是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执行战地服务,服务期为3个月。第二批派出担架132抬,民工710名,其中脱产干部12名,服务期为6个月。

  1948年11月中旬,福山县派出民工1800余名,与招远县民工组成胶东担架第八团,于下旬出发支援淮海战役。第八担架团辖5个营,其中由福山县组成3个营。第八担架团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又随解放军第三十三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沪杭宁战役。同月,莱东、五龙两县组织600抬常备担架,3809名民工,支援淮海战役。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忍风雪受饥寒,随军转战,胜利完成任务。这支支前队伍,荣获华东支前司令部授予的“钢铁担架营”红旗一面、“模范担架连”红旗两面。其中,莱东县陡山村的唐和恩荣立特等功,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光荣称号。1948年11月,唐和恩参加了莱东县淘漳区运输队,担任副指导员。在执行运输任务中,他和民工队员一起披星戴月,顶风冒雪,克服种种困难,把粮食和弹药送到前线。一次,运输队送粮车在运粮途中被一条大河挡住去路,如果绕道过桥,要多走20里路,为了抢时间,他们决定扛粮包涉水过河。当时,正是初冬,天上飘着雪花,河面结着冰凌,唐和恩不顾寒冷,第一个脱下棉衣,扛起一包粮食进入河中,在前面破冰探路。队员们也立即跟着扛起粮包,抬起小车,紧跟着过河,闯过了难关,胜利完成任务。唐和恩从家乡出发时,随身携带了一根3尺长的小竹竿,本来准备路上支撑小车用的。在支前途中,他就在这根小竹竿上,刻下了他和支前队员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徒步4000里所经过的山东、江苏、安徽3省88个城镇的名字。这根竹竿,记录了支前民工艰辛而光荣的历程。无独有偶,招北县担架团第四中队十四分队司务长孟占太也是个有心人,他也把担架团历经4省80多个行军宿营地的名字,按顺序刻在一根竹杠手杖上面。这根竹扛手杖,成了烟台人民全力支援解放战争的有力见证。

  支援渡江战役和沪杭宁战役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凌厉无前,一夜突破长江防线。过江后,进行了沪杭宁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5月先后解放杭州和上海。烟台市各县的支前民工,大部分在参加支援淮海战役之后,跟随解放大军过江又参加了支援沪杭宁战役。掖县和掖南两县组成的担架运输大队有民工2200名,他们从支援淮海战役也转向支援渡江战役和沪杭宁战役。1948年10月黄县派出民工612名,组成一个担架大队,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担架团,随第九纵队参加战斗。主要任务是转运伤员,运送物资。同时,龙口市派出民工500名,与蓬莱县派出的500名民工合编为华东军区第三十一军九十二师担架营,主要任务是押送俘虏。这批黄县、蓬莱和龙口市的民工,先后参加了支援淮海战役末期战斗、渡江战役和沪杭宁战役。招远和招北县,1948年9月派出的担架队中的大部分脱产干部,在参加支援渡江战役后,随解放军主力部队去了四川新区工作。1948年12月上旬,招远县又组织担架100副、民工600余名,与招北县担架队1200余名民工一起,于13日从夏甸出发,在支援淮海战役末期战斗和渡江战役之后,又参加了支援解放南京和上海的战斗。栖东县担架连,在参加支援渡江战役之后,也参加了支援解放上海的战斗。1949年5月25日晚,栖东县担架连在上海战役解放军攻克上海外围核心据点高桥战斗中,随华东军区第三十一军九十二师二七二团包扎所到火线转运伤员。他们在“宁肯我们多流汗,不叫战士多流血”的口号鼓舞下,不顾个人安危,昼夜不停地冒着敌人炮火转运伤员,并热情地为伤员服务,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移到后方。任务完成后,第三十一军赠给“你爱伤员如慈母,战士打仗象猛虎”的锦旗一面。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3-第五节 烟台“民先”的建立和抗日运动兴起 2013-08-01
4-第一节 中共胶东特委发动天福山和威海起义 2013-08-01
4-第二节 牟平雷神庙战斗 2013-08-01
4-第三节 烟台市各县建立抗日武装 2013-08-01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