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胶东历史 > 地方史志 正文

烟台八大传世作品

2013-08-01 15:24:18   来源:烟台市史志办   【字号:

郑文公碑 资料图

  1、侯鼎

  侯鼎为青铜器,1969年在烟台市上夼村春秋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此鼎为春秋早期礼器。口径24.3厘米,腹深11厘米,通高20厘米。窄折沿,立耳,蹄足,口沿下饰二道凸弦纹,之间作一周重环纹。腹内侧有铭文,计4行22字“侯易弟叟嗣(fu),弟叟作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侯鼎的发现,不仅把烟台市有文字史料的历史由2200年前秦始皇登芝罘刻石上溯到春秋早期的2600年前,而且对于东夷古国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烟台地区的上古文化属于东夷文化的一个分支。几千年来一直流行东夷文化“落后论”的观点,近数十年来,随着山东考古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这一观点已经失去地位。考古研究证明,这里也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即便是当时地处偏远的烟台地区,其文化的起源与文明的诞生也是相当早的,有关“己”、“己加其上下结构”、“莱”等先秦古国的讨论一直是围绕这一地区展开,就是一个证明。

  关于国的讨论,自1951年王献唐先生所著《黄县器》一书刊行以来,至今持续不断,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观点。其一,“己加其上下结构”与“纪”一国说。二,“己加其上下结构”与“纪”两国说。三,“己加其上下结构”、“己”、“纪”一国说。四,“己加其上下结构”、“纪”、“莱”一国说。

  最早提出“己加其上下结构”与“纪”为一国,“己”同于“纪”的是郭沫若。烟台上夼春秋墓在出土侯鼎的同时,还出土了一件“己华父”鼎,己器与器同出一墓应非偶然,结合寿光“纪侯台”出的“己侯钟”,可证明商周时期的“己加其上下结构”、“己”、“纪”实系一国之称,可以说,侯鼎和华父鼎的同出一墓,对这一派意见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目前,除“己加其上下结构”、“己”、“纪”一国说外,其它三种观点亦不容忽视,目前论证仍在继续中。通过论证,烟台地区在中华古文明中的地位愈加明晰可见。

  侯鼎是烟台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烟台市的标志性文物珍品。

  2、郑文公碑(下碑)刻石

  郑文公碑系北魏著名书法家郑道昭所书,碑在莱州市文峰山,刻于北魏永平四年(511),保存完好,字迹清晰。

  郑道昭(?—516),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北魏荥阳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曾任光州(今莱州市)刺史。他生性闲适散逸,喜游山水,好诗赋,尤工书法,其书迹流传至今的均为石刻,郑文公碑书法为其代表作之一。该碑高2.8米、宽3.6米,碑额《荧阳郑文公之碑》7字,字大如拳,用的是斩截的方笔,笔锋森严,气宇轩昂。碑文长达1300余字,字比额题7字略小些,用的是圆笔。它遵循用笔八法,刻意地表现出每一笔划的特点,字体宽博,笔力雄强,楷书写就,兼有隶意,加之用笔纯熟、整肃,显示了郑道昭书法的雄风伟貌,堪称一代名作。

  郑道昭在碑文里历述了自己的家世,以及父亲郑羲(郑文公)的生平和政绩,文多溢美之辞。但是,郑文公碑的价值所在,不是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而是它的书法艺术。中国书法素有南北之分,南方盛行帖学,北方盛行碑学,并由此分中国书法为两大流派。一般说来,帖学派笔锋流媚婉丽,碑学派笔锋雄奇大方,而北碑中魏碑正是鼎盛时期。清代康有为在其所著《广艺舟双楫》中说,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凡后世之体态无有不备。魏碑百家齐出,风格万千,但保留至今的碑刻,总共不过200余种,自成流派的仅有十家。郑道昭为十家之一,而且保留的书法碑刻有42种之多,不论碑刻种类之多还是书法艺术造诣之深,都居魏碑之冠。更为难得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的发展演变时期,郑道昭熔百家之长于一体,刻意创新,承前启后,其书法作品逐步摆脱隶书面目,呈现全新的楷书书体,这对研究中国字体的演变和探索书法艺术的源流,具有极高的价值,这就是历代的书法家、金石家都对它推崇备至的原因。

  3、《重阳全真集》

  《重阳全真集》系宋代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所撰的诗词集。王重阳(1113—1170)名,陕西咸阳人。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在宁海(今牟平)创立全真道。1170年王重阳去世后,其门人整理他的遗作诗、词、歌、颂等共1000余篇,编成13卷,由宁海州学正范怿作序,于1188年刊行于世,后被编入中国道教精典总集《道藏》中。

  《重阳全真集》作品以答问、咏怀、叙事、题赠等形式系统地阐述了王重阳的道教思想。他打破门户观念,主张儒、释、道三教一家。如在《答战公问先释后道》中云:“释道从来是一家,两般形貌理无差。”在《孙公问三教》中云:“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他遇释言释,遇儒言儒,胸怀坦荡,兼容包蓄。如在《僧净师求修行》中云:“依旨念弥陀,清凉气候和。要全三曜照,须认六波罗。”在《学士劝学》中则以古人映雪悬梁的求学精神勉励学士,诗中云:“隔窗映雪心常乐,闭户悬头性自欢。”他对全真道自身的说教,则斥“酒”、“色”、“财”、“气”为“四害”,劝人归心修道,以求“通三曜”、“出六尘”。

  由于王重阳晚年主要活动在宁海一带,所以《重阳全真集》中多有以胶东山水人物为题的作品,如《苏莫遮·昆嵛山》云:“扶桑日出,分明照蓬岛相邻。”《咏宁海军》云:“宁海军中景,清虚道富豪。”《题麻真人观》中云:“躬参真圣望昆嵛,峦影风光锁太虚。”对全真道的发迹地宁海全真堂,王重阳更是缅怀有加,并以《全真堂》为题赋诗十六句,前四句云:“堂名名号号全真,寂正逍遥子细陈。岂用草茅遮雨露,亦非瓦屋度秋春。”全真集中数次题赞他的得意徒弟马钰(宁海人),称其为“三千里外寻知友”,在《定风波·赠马钰》中云:“万万人中这个人,忽然自悟说良因。恰似白莲花一朵,尖新,泥沙脱了出迷津。”

  《重阳全真集》诗词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律、绝、古调、词曲,乃至一字诗、三字诗、藏头诗等无所不用。对后来道教以诗文形式阐述道家思想影响很大。

  4、《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14卷本)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撰写的一部著名兵书。明万历十年(1582),戚继光受朝廷党派斗争影响,被调任广东镇守,他不顾年老体弱,一边巡视防务,整饬兵备,一边重新整理自己的书稿,将早年成书的《纪效新书》(18卷)重新修订增补,又吸收了自己的《练兵实纪》中的新内容,定稿为14卷,予以刊印。

  戚继光一生经过在南方抗倭、在北方戍蓟的重大军事斗争活动,积累了宝贵的战法和军事斗争艺术,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思想。该书是对自己一生军事斗争经验的全面总结,全书以军事训练为主要内容,共分12篇:《束伍》、《耳目》、《手足》、《比较》、《营阵》、《行阵》、《野营》、《实战》、《胆气》、《守哨》、《舟师》、《练将》,立足点是在阐述如何培养一支训练有素、能打胜仗的军队。他不单纯要求士卒学好单兵动作、个人技艺,更要求练好队列训练、战术动作。他说:“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对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跳动。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这些论述不仅是校场上的训练要求,更是戚继光几十年戎马生涯的经验之谈,是万千将士在疆场上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也是此前中国其它兵书所不及的,因而丰富了中国古代兵书中的治军内容,使中国古代军事理论更加系统和完善。

  在国外,戚继光军事思想也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平壤大捷后,朝鲜国王下令到中国购买《纪效新书》,后又募乡民为兵,“教以戚氏三手练技之法,置把总、哨官,部分演习实如戚制,数月而成军容”。戚继光的兵制在朝鲜推行,影响了几代人。18世纪起,日本连续翻刻《纪效新书》,认为“戚继光之书节制精明,号令严谨,实兵家之规则,行军之律令也......”。在日本、美国等国家,《纪效新书》至今还作为教材用于军校和商学院教育。

  5、《安雅堂全集》

  《安雅堂全集》是清初著名诗人宋琬所著。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人,名门之后,清顺治丁亥进士。他既是一位著名诗人,又是一位颇受人民拥戴的清官。诗人王士祯把他和当时另一位很有名望的诗人施闰章(安徽宣城人)并提为“南施北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宋琬一生著述很多,现在能见到的诗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赋2篇,剧本1本,均收在《安雅堂全集》里,共计26万余字。《安雅堂全集》为7种20卷,14册。为清顺治至乾隆年间刻本,分为安雅堂诗1卷、安雅堂书启1卷、安雅堂文集2卷、重训文集2卷、安雅堂木刻稿8卷、八蜀集2卷、二亭词3卷。

  宋琬一生,仕途坎坷,陷囹圄,遭逆变,“流离困顿,备尝险阻”。宋琬的诗之所以为世人推重,首先是因为他的不少诗篇揭露了封建王朝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和美好愿望。如《渔家词》一诗中,诗人愤怒地揭露了租吏的凶相与贪婪,反映了渔民生活的艰难。渔民生活十分穷苦,还要“烹鱼酌酒”招待凶恶的租吏,最后没办法,只好“泣向前村卖网罟”,把借以维持生活的渔具变卖了,读了使人潸然泪下。《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一诗中,诗人写到:“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几家。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诗人的愿望正是广大人民的愿望。

  宋琬的诗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古体诗和律诗写得尤好。用语奇丽,比喻清新,委婉含蓄,属对工巧,构思精细,不落俗套,把而读之,脍炙人口。例如“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用语清新秀丽;“檐前云如新蕉碧,台上山连大漠青”,比喻新奇形象;“白发来如不速客,青山应笑未归人”,构思精巧,不落俗套。与他同时代的金之俊,在为《安雅堂全集》所作的序中说他的诗“其识宏,其虑远,其情长,其气清以厚,其调隽以永,其格严以老,其言确以质,殆有如怀远游,屈了悲愤之所感乎。”张重启在《重刻安雅堂集序》中说他的诗“兼庾、鲍、李、杜之长,词擅秦、柳、苏、黄之胜”。

  6、《尔雅义疏》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撰,共20卷。郝懿行(1755—1823)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己未进士,官至户部江南司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潜心著述,于《尔雅》用力最久。毕生著作多至30余种。

  《尔雅》系中国第一部训诂专著,其作者与成书时代,至今未能确定。《汉书·艺文志》载:《尔雅》3卷、20篇。今存19篇,计有《释诂》、《释言》、《释训》、《释案》、《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前三篇是解释古代单音词、重音词和连绵字的,其下则包罗了天地万物及人事、制度等。

  《尔雅》汉人旧注失传,现存有晋代郭璞注、宋代邢炳疏本、唐代陆德明《尔雅直音》(福山王懿荣天壤阁刻本)、清初邵晋涵《尔雅正义》等。因前人对《尔雅》的说解过于简略,很难理解,郝懿行立志对《尔雅》作进一步疏解。他“用‘因声求义’、‘音通义近’之法,对该书穷源竟委,博及群书,凡古今一字一异,一义之偏,罔不搜罗,分别是非,著成《尔雅义疏》,成绩超过前人。”

  《尔雅义疏》矫正了晋郭璞注《尔雅》的许多疏漏,比清初邵晋涵的《尔雅正义》也有独到之处。后人评价其“精博邃密,足资考证”。在《辞海》等现代辞书中引《尔雅义疏》为注处甚多。《尔雅义疏》先后有阮元、陆建瀛、商务印书馆、北京中国书店、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多种版本刊行。

  7、烟台福建会馆(天后行宫)

  福建会馆(天后行宫)位于烟台市毓岚街。清光绪十年(1884)始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成,是清末福建商贾在烟台集会联谊的场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由山门、大殿、戏楼和两厢五部分组成,南北长92米,东西宽39米,占地3500平方米,具有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并承袭了清代乾隆盛世之布局均匀、联接得体、雕刻绚丽、宏伟壮观的建筑艺术特色。所用的全部砖瓦木石,均从福建泉州一带精选,由良工巧匠就地雕琢、彩绘,然后运至烟台,按蓝图组装而成。山门是一座高大的木石结构建筑,主门3间,两侧次门各一间,外加两耳房,高约10米,有14根柱础支撑。屋顶由雕饰精美的斗拱托住,上覆翠蓝琉璃瓦,屋脊上有“二龙戏珠”龙吻,屋脊瓷板画有花卉、走兽、仕女图等。山门南面是大殿,为天后行宫的主体建筑。高台石基,以细作方石和青砖为承重墙,歇山重檐,12根柱基支撑屋顶,雕梁画栋,屋顶覆翠蓝琉璃瓦,屋脊上同样有“二龙戏珠”龙吻。

  福建会馆突出的特点是雕饰极其华丽,可以说是一座雕刻艺术品的展览馆。以品种而言,有木雕、石雕、琉璃雕;就形式而论,有圆雕、浮雕、深浮雕。各种雕刻艺术品引人入胜。大殿重檐间的琉璃雕色彩鲜艳、精巧细密;山门础柱上的盘龙凌空取势、活龙活现,石狮、石鼓俏丽玲珑、风韵独具;迎壁上的盘龙、“米芾拜石”、“苏武牧羊”等石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还有整座大门、大殿的构件可以说是无木不雕、无雕不美。悬于山门梁枋下的花篮和乘莲珠造型优美、流金溢彩。触目皆是的龙凤、狮兽,或怒目、或舞爪,千姿百态,各有情趣。梁枋、雀替等处还雕有近百个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诸如“八仙过海”、“刘海戏金蟾”、“赵子龙长坂坡救阿斗”等,刀法细腻,惟妙惟肖,为中国古典建筑中所罕见。

  8、《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当代著名作家曲波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曲波(1923—2002),山东龙口市人,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38年,曲波15岁时在胶东参加革命,从此转战于胶东半岛和东北战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曲波随部队到东北,以团政委的身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深山老林,配合大部队剿匪,在原始森林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与武装土匪周旋了大半年。这段惊险的革命斗争经历为他日后创作《林海雪原》打下坚实丰厚的生活基础。曲波是以创作革命军事题材长篇小说著称的作家,他怀着深情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描写昔日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他在《林海雪原》的扉页上写着“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林海雪原》以剿匪斗争为题材,描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精悍的小分队,在严寒的冬天,深入深山密林,以惊人的大智大勇,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彻底干净地消灭了数股力量占优势的武装土匪。小说成功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情节曲折惊险,故事引人入胜,细致深刻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富于传奇色彩。

  《林海雪原》1957年出版后在社会上立即引起强烈反响。的英雄人物。小说还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在国外有着广泛影响。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烟台电视台公益鉴宝活动《慈善拍卖会》启动 2013-08-01
烟台民俗:老烟台人的忌讳 2013-07-30
传统书画结缘现代科技 名家齐聚烟台办画展(图) 2013-07-29
烟台少儿钢琴表演赛 青烟威三地选手同台竞技 2013-07-26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