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圈 > 专栏文章 正文

刘建昆:马礼逊即是马理生

2013-07-11 09:25:38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提到烟台开埠,有一个人不能不说,那就是英国领事Morrison(本埠有的不少文献作毛里逊,近年又多作马礼逊)。1858年6月,英法两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中,明确规定了开辟登州等10处为通商口岸。就是这个Morrison,经过勘察认为登州“滩薄水浅”,不宜作通商口岸,看中了烟台太平湾,提出将通商口岸由登州改为烟台。1861年5月,清政府只好下旨,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英国人为了纪念Morrison,把烟台山上新建的第一条道路命名为Morrison路(曾名“履信路”,现名“历新路”)。

  其实,Morrison是英美常见的姓氏。《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收录了十四个近代来华的姓Morrison的英美人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Robert Morrison(1782-1834),他自己译成中国汉字叫马礼逊。马礼逊从1807年来到中国到死在广州,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创之功:是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教的开山祖,又是在中国的伦敦会教会创始人,也是基督教圣经的最早翻译者;他出版印刷了中国第一部汉英字典《华英字典》;《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把中国文化经典《三字经》《大学》等翻译成英文,诸如此类。

  老马礼逊的儿子叫作John Robert Morrison(1814—1843),即马儒翰。他生于中国澳门,是马礼逊的原配夫人玛丽生的第二个孩子(长子夭折),他精通中国语言文字,十六岁(1830年)就在广州作英国商人的通译,1833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商务指南”(Chinese Commercial Guide)。1839年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中英交涉日繁,英方文件大多由马儒翰经手翻译;后来又参与了鸦片战争直到签订《南京条约》的全过程。1843年,任香港立法行政委员会委员兼香港殖民政府秘书的马儒翰因疟疾死于香港。从马儒翰开始,Morrison译名就开始多起来了。除了“秧马礼逊”,《清史稿》等书写作“马利逊”,《筹办夷务始末》作马履逊。

  那么,这个烟台英国领事Morrison,与老、小马礼逊有什么关系吗?有。原来他就是马礼逊的次子,马儒翰的异母弟弟马理生(Martin C.Morrison,1826—1870)。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马礼逊的原配夫人1821年6月去世,1824年11月,马礼逊在英国续弦伊丽莎白·阿姆斯特朗(E1iza A.Morrison),1826年举家返回中国,他们后来生了4个孩子,马理生很可能是生在澳门的,并且生活到1833年底才随其母返回英国。

  马理生这一译法不知起于何时,但是流传较广,新华社译名室编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亦认可此译。马理生在二十岁时即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福州领事馆翻译。1855年,任驻华商务监督的秘书兼翻译。次年,调任英国驻广州领事。1858年调厦门任领事,同年12月调回任福州领事。马理生很可能是著名地理历史著作《外国史略》的作者:魏源著名的《海国图志》中引用《外国史略》达60处。有的人怀疑马理生的中文能力,认为他的中文程度不可能写出《外国史略》,其实这是没道理的。《西方汉学经典译丛中国的犹太人》提到他1850年即翻译过一封某人写的中文信件。1855年10月厦门绅商抨击外国人贩卖劳工的一个揭帖传单,其英文译者译者亦为马理生(M.C.Morrison,资料中译为莫里逊)。1857年伦敦出版的一本书(Robert Fortune: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中则写道“英国驻广州的副领事,摩里逊先生(M.C.Morrison)中国话的程度很高,表示愿意陪我同去。”

  咸丰年间,在清朝官员的文件中出现的马礼逊,一般就是马理生。例如1858年2月闽浙总督王懿德的奏折称“马礼逊因新到福建管理通商事务再三求见”。山东巡抚则和孔府曾奏报皇帝《邹县白莲教势众官军接仗溃败及防范英领马礼逊等在德州活动通商情形》。

  清朝的总理衙门档案中,1860年12月有一份《派马礼逊署理天津领事官由》照会,可知此时马理生被调到天津任领事。这也与“1861年年初,英国驻华公使派马礼逊到登州筹办领事馆和开埠事宜,马礼逊从天津由陆路到达德州”的说法相吻合。马理生先考察了山东省内地,认为河流狭窄水浅,大船不能行进,遂仍在登州沿海选择开埠地点。3月5日,马理生行抵济南,7日,与山东巡抚文煜相见,随后来到登州考察,最终的结果是:烟台芝罘替代蓬莱成为开放口岸,从此,烟台商埠开始了一百五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马理生本人也顺理成章的成为烟台山上的第一任英国领事,直到1869年11月。1870年,马理生死于英国。

  二○○九年六月十五日

编辑:孙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