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化博览 > 人文风物 正文

京剧名流与烟台(下)

2013-06-14 11:51:38   来源:胶东人物   【字号:

  早期来烟的两位女老生

  京剧舞台上出现女演员大约是在清同治末年和光绪初年,其最早产生于上海,当时称为“京班髦儿戏”,是由京伶李毛儿(二路丑角演员)创办的。李毛儿因为演戏收入微薄,便在安庆收买了一批贫家女孩儿,带回上海,教给她们唱戏,颇受人们青睐。随后,南京、天津、武汉、北京等地相继有类似的“坤班”兴起。

  来咱们烟台献艺的京剧女演员,最早的是号称菊坛第一个女老生的恩晓峰。恩晓峰原是武汉市一家“坤班”的台柱演员,后来走红在上海。她先学谭鑫培、刘鸿声,又学汪笑侬。在烟演出的剧目大多是《哭祖庙》、《受禅台》、《马前泼水》等汪派戏。恩晓峰的扮相潇洒,嗓音圆润,做派细膩,文武兼长,颇受烟台戏迷的欢迎。另外,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恩维铭,演文武老生;一个叫恩维贤,演青衣花旦,也都十分出色。

  令人称奇的是,另一位来烟的女老生小兰英也是母女三人,各展艺才。小兰英的大女儿姚玉兰,演青衣、花旦,兼演老生、老旦,还演花脸和红生戏;二女儿姚玉英演丑角、花脸,兼演武生与小生戏。而小兰英则文武兼备,是显赫一时的名演员,她曾与李吉瑞合演过《巴骆和》、与盖叫天合演过《八蜡庙》。小兰英不仅来往于上海、北京、天津、烟台等地,还远涉重洋红遍新加坡、菲律宾等异域他乡。她来烟台期间最受欢迎的剧目是与其女姚玉兰合演的《三娘教子》、《南天门》等戏。据云,这些戏轰动一时,久演下衰,深受烟台观众的欢迎

  技艺超群的周啸天

  一代京剧名须生周啸天与烟台有着特殊的缘分。周啸天虽然是天津人,但他从小就在烟台跟丹桂戏院的后台老板陈麒麟和京剧名家张少甫学戏。他天资聪颖,嗓音甜亮,身材健美,是个天生唱戏的好料子。

  周啸天七岁登台客串,12岁开始挑大梁,14岁时离开烟台。临行之前他在丹桂演出《四郎探母》,由于唱做俱佳,扮相出众,观者无不交口称赞。之后,他的名气响遍关里关外、冀鲁京津,成为一位文武兼重、独树一帜的京剧名家。

  周啸天离烟,一别六载。当他20岁重回烟台时正值艺术成熟期。他在丹桂首演《一捧雪》,当莫成踏着锣经曲牌“水底鱼”一上场,几个潇洒帅美的台步,顿时博得满堂喝彩。他的唱做念表,如醇酒让人陶醉,似甘泉沁人心脾,观众异口同声地赞叹道:“周啸天的玩艺儿就是高。”周啸天这期间遍访名家,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帅、脆、硬、美和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周啸天在拜马连良先生时,马先生曾对他说:“有的地方我比你强,但有的地方你比我强,今后咱爷儿俩互补吧。”由此可见周啸天在艺术上的成就。

  周啸天的代表作之一《打登州》,是一出脍炙人口的杰作。他采取先声夺人的处理方法,把“投店”一段跺板唱得流利舒展,从容不迫,使人百听不厌,堪称梨园一绝。

  周啸天第二次来烟台,住在所城里西门外的文成居,这期间他和邻居一位叫张淑芳的丹桂旦角演员喜结良缘。他还广交票友,与曲学海等结为金兰之好,留下了许多艺坛佳话。

  坐镇丹桂的张少甫

  至今,烟台的老戏迷们一提起张少甫来仍赞不绝口,他坐镇丹桂数十年,是位文武全才的硬看家老生,堪称烟台梨园之翘楚。程砚秋来丹桂首场演出《窦娥冤》,前面的垫戏是张少甫的《剑峰山》。程先生扮完戏站在台边,偶尔看到这位扮演邱成的演员,唱做念打无一不精,非同凡响,便惊异地问:“这是谁?”身旁有人答道:“这不是张少甫吗。”程先生当即赞叹:“好,在北京也找不到这样的啊!”等张少甫一下场,程先生便迎上去握住他的手说:“张先生,在北京就听说过您,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张少甫忙拱手道:“程先生过奖啦,还望多多提携。”

  张少甫是位有个性的人,凡为尊重他的角儿配戏,总是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而碰到那些傲慢角儿,他只要一显身手,便将其栽倒在台上。如有次他为一位自负的角儿配演《群英会》的诸葛亮,一上场四句原板便要了个满堂彩,等后边那位饰鲁肃的主演再上台时,尽管卖尽力气,也竟未讨得一句彩而“黑”在台上。难怪人们说:张少甫的“好”就在口袋里装着,什么时候要,一掏就有。就连演《乌龙院》的宋江,几个潇洒的台步,几句顿挫有致的念白,都能来个碰头好。马连良在烟演出临走时曾约他搭班:“张先生,请帮帮忙吧,月薪一千。”但张少甫却婉然谢绝,不肯离开烟台。张少甫自幼就在烟台跟一位外号叫韩瞎子的艺人学戏。15岁那年倒仓,师傅无奈领他去求在烟的大名角尚和玉。尚问:“为啥哭啊?”师傅忙说:“这孩子嗓子一字不出,今后可怎么办。”尚说:“别哭,没嗓子不要紧,跟我学武的,反正得弄碗饭吃,但嗓子一定要吊。”从此张少甫便跟尚和玉和马德成学武戏。他天资聪颖,长得腰细肩宽,天生一副好身架,不久,武功大见起色。17岁那年,尚和玉临走时把他叫到跟前,让他吊吊嗓子,尚一听高兴地说:“好,嗓子回来啦,从今天起学文戏,武戏暂不要练了,折腾半天也吃不饱。”从此,张少甫又潜心数载、苦学文戏,终成一位文武全才的名家。后来去了上海,曾为周信芳代演过《乌龙院》,还为梅兰芳配演过《贩马记》等戏。

  烟台观众青睐云燕铭

  来烟献艺者,久演不衰上座率最高者莫过于名旦云燕铭。云燕铭来烟时大约在三、四十年代间,她在两年之内往返烟台五六次之多,每次演出,场场客满,座无虚席,本来不大的光陆剧场,总是沸沸扬扬,红火一时。云燕铭何以受到向来爱挑剔的烟台观众这般青昧,究其原因,一是她的艺高,她出身梨园世家,其父朱百岁擅演彩旦,颇有名气;二是她师承上海京剧革新名家冯子和,加上她聪颖过人,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做戏出色,所以十几岁便走红江南。她博采众长,能戏甚多,来烟演出的剧目有《临江驿》、《锁麟囊》、《青霜剑》、《圆珠恨》等。她和小赵松樵合演的《武松与潘金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云燕铭另一优点,便是敢于突破陈规旧习,新戏新演。她主演的时装戏《万世流芳》,是出宣传吸鸦片误国害民,劝人戒吸鸦片的颇有教育意义的好戏。她在剧中扮演了一个卖糖的小姑娘凤姑。那甜甜的唱腔,那爽利的京白,那传神的一双大眼睛,演来活泼可爱,丰采照人,博得彩声阵阵。每演至高潮处,她便手提竹篮走下台来,在观众席间卖糖献艺,观众喜买,并慷慨付钱,每场收入甚丰。然而演出票价并不算高,池座才4角5。艺高价廉,这恐怕也是她久演不衰的原因之一。云燕铭还有个优点,就是善于交往票界朋友,像烟台票界的傅志鉴,陈芳玉等都珍藏过她相赠的玉照。每离烟台她总是以悲剧《孔雀东南飞》而惜别;而每当回烟时,却又以喜剧《凤还巢》来慰藉观众。真是用心良苦,耐人寻味。老观众们还不曾忘记,她最后在光陆的一场惜别演出《孔雀东南飞》。这一飞就是五十多个春秋。千里有缘总相会,95年芝罘京剧研究会老会长傅志鉴,在沈阳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票友节上,竟意外地遇见了年过古稀的云燕铭,谈及以往激动不已。她紧紧握住傅老的手说:“烟台好、烟台观众更好,最捧演员,我真想烟台啊!有生之年一定再回去看看。”

 

  作者:周峙峰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