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 > 文学 > 散文学会 正文

柳新华:依依柳树情

2008-03-05 15:54:27   来源:胶东在线   【字号:

  我的老家高疃村位于马山脚下、清洋河畔。清洋河发源于胶东屋脊——栖霞,从福山区西部的马山脚下孤石湾急转东流,在它的下游就是蓄水1.2亿立方米的门楼水库,是港城烟台的主要水源地,清洋河也是夹河的主源流之一,因此有烟台市母亲河之称誉。

  我是在清洋河畔长大的,我对清洋河印象最深的是大河沿的柳树。

  童年的欢乐是柳树给我的。我是五十年代生人,一个姐姐,三个哥哥,两个弟弟。父亲上过几年私塾,算是农村的读书人,在生产队干过多年会计。农村有句话说,“头生高贵老生娇,没人疼的是半截腰”,我就是孩子中的半截腰。孩子多了,父母爱莫能顾,只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记得小的时候,跟着哥哥、姐姐到大河沿玩是最高兴的了,只要到了大河沿的柳树林边,闻到柳树那特有的清新气息,总有一种令人愉快的感觉。在春天里,常常是一帮孩子一人做一个柳哨或柳笛,我们叫做“叫叫”,咿咿呀呀吹起来,就像一个混合乐队,记得大哥竟然能用柳笛吹出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来,让我们这些小孩子羡慕的不行。每当柳芽吐翠飘絮的季节,我特别喜欢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离家不远的那一片柳林,枕着柳根、吹着“叫叫”,透过飘舞的柳絮,尽情观赏ᄈ面上的层层浪花,那叫美呀!现在想起,童年固然幼稚,却充满了希望,书包、口袋、提篮里装的多是欢笑,而其中大半是柳树的功劳。

  说起来,柳树在我的童年还曾经救过我的命。20世纪60年代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家孩子多,加上奶奶和我们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吃饭都成问题,父母就轮流把我们几个小一点的孩子,送到离村四五里地远的同在清阳河边的湘河村姥姥家,让姥姥给口饭吃。姥姥家日子也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大约是我7岁那年春天,姥姥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姥姥还要到生产队干活,邻居一个姓侯的比我大点的女孩要上山挖野菜,姥姥请女孩带我一起去挖野菜。由于身体太弱,走路总也走不快。爬山坡时我双腿发软,两眼冒金星,呼吸困难,一步也挪不动,一屁股坐在地上,那种感觉多少年以后一想起来仍然有些后怕。当时邻居女孩也吓坏了,以为我病了,赶忙让我躺下休息,并劝我回家。我实在是没有劲头爬上山,只好拖着软软的双腿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丛嫩绿的柳树芽,就捋了一篮子带回家。姥姥回家后把柳树芽放进锅里用热水烫了一烫了一下,然后用凉水浸着。第二天早饭,姥姥端上两个菜团子,我一吃,哇,好苦啊,这是什么东西呀。姥姥说这就是你捋的柳树芽呀,吃吧,吃了身上就有劲头了,说着大口吃起来。说来也怪,第一口很苦,然后再吃几口竟然苦中有香了,自从吃了柳树芽后,腿再也没有那样发软了。后来,姥姥就经常让我去捋嫩柳树芽,又从生产队的仓库囤子底下扫出一些虫蛀的地瓜干,剁碎与浸过的柳树芽、柳树叶掺和在一起蒸,虽然味道不那么好吃,但可以果腹充饥,我和姥姥靠柳树芽、地瓜干度日,终于度过那个难熬的春天。你说,柳树不是救了我的命么。

  但是,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有些疏远和冷落了柳树。后来,日子渐渐好了,吃饭的问题逐步解决了,农村吃的先是地瓜为主,接着玉米、小麦当家了,吃饭不用愁了,用不着吃野菜和柳树芽了,后来,村里有了拖拉机,驴骡马牛逐渐失去了用场,也就用不着到大河沿柳树林割草了。再后来,学大寨毁林造田,农村盖房子缺少木材,村民大量砍伐柳树,农村新房一栋连着一栋,河畔和山峦的柳树却越来越少了,昔日的柳树林很快变成农田和沙丘,只有几株大柳树孤零零地挺立在大河沿上,任凭风吹沙打。在农村可以读到的有限书籍中,我只能反复看到一些关ホ赞颂松树、竹子、梅花的文字,有一篇中学课文是茅盾写的《白杨礼赞》,我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但没有读到一篇赞颂柳树的文章,然后渐渐感觉柳树太普通了、太渺小了、太不值得关注了。大河沿的柳树越来越少,竟然使人在春天中随手折一枝柳枝作个“叫叫”吹吹也成了奢望,而在一度的文化沙漠中,人们什么也难以看到,柳树就更不见踪影了。柳树似乎已经与我没有任何关系,逐渐淡出我的视野,甚至忘却大自然还有柳树的存在。

  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我有幸在离开校门近六年之后,重新走进高等学府,那时,我已经在农村脸朝黄土背朝青天劳动了近三年,又在人民公社以农代干爬格子近三年。在我完全放弃高考的念头时,大学的大门突然又打开了。我凭借在寂寞的日子里,曾在柳树下自学的初高中课程知识,竟然考上了大学。我的大学入学通知书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骑着自行车从30里外的县城亲自送到我家的。我当时在公社下乡,回家后,父母把录取通知书交给我,我竟有些怀疑是不是在做梦,当我一个人跑到大河沿久未晤面的大柳树下反反复复把录取通知书看了不知多少遍,才确定是真的,那时我的眼泪已如决堤的河水滚下,任由风吹柳条轻抚脸颊。到大学后,我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读书,恰巧我读得是中文系,有机会阅读和浏览大量古今书籍,自习和晚上甚至寒暑假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读书,上床后不熄灯绝不放下书,那种学习热情可以说是恶学、恶补了。我在读书中与柳树不期而遇,像发现新大陆似地重新发现了柳树,原来在历史的诗词典章中,到处可以看到柳树的身影,原来柳树承载着人类天长地久、生生不息各种宝贵情感。

  我越来越喜爱柳树、迷恋柳树了。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马山脚下清阳河畔的柳树也越来越多,每当回到老家,看到大河沿“春风吹又生”的柳树摇曳轻抚清清河水,心中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的心在呼喊,柳树啊,您是我最坚定的精神支柱,是我最善良的良师益友,是我最富有情意的兄弟姊妹。我们一定要多种柳树、热爱柳树、保护柳树呀,让柳树在我们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的浇灌下绿满山川大地;也让我们像柳树一样活在人世间吧,使自己的人生朴实而美丽,为他人留下一片绿荫。

  柳树,我永远爱你。

编辑:周军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您的昵称: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胶东在线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 文化热线:0535-6785690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7001

网站简介   |   标识说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胶东在线